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怡 《传承》2008,(21):51-51
20年前,母亲和邻居为琐事争吵,邻居仗着她儿女都是吃商品粮的,出言不逊:"你命不好,活该在农村受罪。我丈夫是商品粮户口,我的儿女也是。看看你,丈夫是个种田的,儿女皆是农民。我怀疑你的女儿都嫁不出去,要嫁也只能嫁个土包子,若能嫁商品粮的那就算有本领……"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19岁的我虽然不能出面和她争吵,但在心里定下了目标:你等着,我一定要嫁个吃商品粮的男人为母亲出口气。这成了我后来择偶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女人撒野可恨,百依百顺则可怜,只有撒娇可爱,撒娇的女人,鲜活、明亮,其实也是娱人悦已的情调享受。谁不喜欢精灵鬼怪的黄蓉?而那个小奸小恶的还珠格格,更是让皇帝都为她变得不讲“原则”……爱包括许多能力,其实撒娇是最具风情的一种———港台腔:抱抱我嘛。我就要嘛。老公……(长音)。我好冷……音色、声调修饰到位,可敌一对丰乳,更胜一个翘臀。上帝为什么赋予人两个耳朵,目的是用来听的。风情不仅仅可视,更是可听。“枕边风”之所以那么有说服力,就在于“声”的迷惑水平高,连“声色犬马”这个成语,“声”字也是排在首位。明白了这些,你就…  相似文献   

3.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4.
备课卡片     
“让人家磕完头再说”一次出访亚非拉诸国时,周恩来对警卫人员说:“我们住在人家这里,你们不要去检查人家饭菜,警卫工作也不要搞得过严,叫人家觉得我们不信任他们。这样不好。”在访问马里时,这个国家的人信教,太阳一下山就跑出去磕头。一次周总理要出去参观,可不见司机和警察的人影,一问,他们都在大树下磕头,警卫人员问总理怎么办?,总理说,“不要急,不要催,让人家磕完头再说。”“她应该坐着,是我打扰了她!”1994年12月10日下午,朱铝基副总理到苏州机床电器厂视察工作。当朱副总理走到装配工场建美跟前同她交谈时,女工…  相似文献   

5.
驶向上海的228次列车隆隆地开出了湘潭火车站。1996年6月7日,阳光明媚,绿色的长龙在大地上飞驰。14号卧铺车厢里,欢声笑语。但在我对面床上,却默默地坐着一个神情忧郁的年轻的姑娘。她一D湘潭口音,一问,她住在我曾经生活过的那个住宅区。但她说她出生于上海。“探亲?一我问。“不是,是去打官司。”我有点不信这稚气未脱的姑娘会要打官司。“和谁打呢?”“和妈妈。”天底下.人世间,有哪个儿女愿与父母打官司?夜色无声地降临了。夜幕中,我在想象着这对母女的这场相见,想象着是不是会有一个和睦的结局。于是,我开始了我的追踪…  相似文献   

6.
天职     
天职○申爱萍你听到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世上只有妈妈好”那充满童稚与忧郁的旋律吗?那是孩子唱给自己亲爱的妈妈听的。幸福的孩子和苦命的孩子都唱过这支歌。当你听到这曲简洁朴实、近似民间小调的童声时,你若是位母亲,无论你走到哪里,又身处何方,相信属...  相似文献   

7.
“责任”二字伴随我走了六十多年.最早,是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小时候,妈妈管教我们很严,有时弟弟们犯了错,妈妈也用尺子打我.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也打我?”妈妈就一边用尺子打自己的手,一边回答我,“因为你是老大,弟弟们犯错,你就有责任.我更有责任!”现在,妈妈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已经十多年了,多亏我两个弟弟昼夜照顾,有时我忍不住要对弟弟们说句感谢的话,他们就说,“这是咱们做儿子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老实交代 ,你昨晚是只喝了一杯啤酒吗 ?”士兵的办法上尉问一士兵 :“在战争期间 ,你用什么办法才不致使我们的铁路落入敌入手里?”“我把他们所有的火车票全烧掉。”生理缺陷一头母骆驼对别的骆驼哭诉道 :“我真不幸 ,我唯一的宝贝女儿竟会有严重的生理缺陷。”“是吗?她怎么了?”“她不驼背。”“快散开”提醒起床在旅游饭店里。客人 :看门的 ,请你明天早晨五点钟叫醒我。看门人 :好吧!先生。不过 ,您最好在四点半时给我打电话 ,免得我睡过了。对等在法庭上。“被告 ,”法官问 :“你是让这位医生镶的牙吗?”“是的。”“你为什么付…  相似文献   

9.
佛。”“主席怎么知道?”“你说她心善嘛。出家人慈悲为怀啊。”“您、您母亲也信佛吗?”我问。“我也喜欢母亲。”毛泽东说,“她也信佛,心地善良。小时候我跟她一起去庙里烧过香呢。后来我不信了。你磕多少头,穷人还是照样受苦。”“磕头不如造反。”“好,讲得好。”毛泽东点点头,继续散步,走过一圈,又停下问:“怎么样,愿意到我这里工作吗?”我低下头。怎么回答呢?唉,与其说假话落个虚假,不如闭上眼睛说真话,做个老实人。“不愿意。”我小声喃喃着。一阵难熬的沉默。毛泽东终于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你能讲真话,这很好…  相似文献   

10.
女警察手记之一:我想做个好警察小霏“妈妈!空调能不能把房子变成一个大冰洞?”“等有一天我们装上你就知道了。”“妈妈,蚊子咬人,公安局抓它们吗?”“不抓。”“为什么?”“好了,儿子。妈妈该上班了。”“是不是又去抓坏蛋?”“嗯,差不多。乖乖等妈妈回家,再...  相似文献   

11.
一、认错了人 呆呆母亲好不容易走后门为呆呆在商店找了个售货的工作。一天,妈妈问呆呆:“这布面有多宽?”呆呆连头也不抬说:“你没长眼睛还是没长手?不会自己看自己量!”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能这样与妈妈讲话!”呆呆说;“妈,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报刊杂志,座谈会、课堂上,在学生的习作中,“子不嫌母丑”,“子更不甘母丑”这两句话成了爱国的“豪言壮语”,我对此有点另外的看法。从现实的生活角度来讲,这两句话是不真实的。“世上只有妈妈好”,但嫌母亲穷者有之,嫌母亲老了无用者有之,而嫌母丑而弃之,则闻所未闻。其实,母亲在儿子的眼里,是不存在丑的。有谁听到过一个儿子对人说我母亲长得很难看?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两岁多一点的女儿突然仰着小脸问我:“妈妈,你幸福吗?” 我并不吃惊,因为女儿常常会问一些让我感到很意外的问题。 我说:“你是妈妈的女儿,你幸福妈妈就幸福,你快乐妈妈就快乐。” 可没等我说完,女儿却小身子一扭,毫不客气地说:“我不幸福!” “什么?你不幸福?” 我和老公赶紧凑过去追问她:“你为什么不幸福呀?妈妈天天给你洗衣  相似文献   

14.
星期六下午,波阳县城春风发廊的饶晓燕,早早关上店门,收工回家。 吃过晚饭,她独自关门在房中一阵打扮,母亲看到女儿淡妆浓抹,略显惊异,不由地问: “你还出去?” “老邻居刘仁元给我介绍朋友。”她不好意思地回答。 “不能明天去吗?”母亲很不放心,想阻止她。 “白天说好的,我不好失信的。”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住回来呀!”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  相似文献   

16.
风儿 《观察与思考》2008,(24):59-59
今年九月,家里买了42寸新一代高清液晶电视机,一家人都很高兴,女儿欢欢喜喜地抱着电视看个不停。只有母亲在旁边黯然神伤。于是我先生问她:“妈,您这是怎么了?换了新电视应该高兴才是啊!”母亲感溉地说:“孩子,这是我们家的第四代电视机了。你不知道你们小时候家里有多困难噢!改革开放真的让日子好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名”之惑     
“名”者,代号也。有了名字,人们才能准确地指出一个人一件物。这世上究竞有多少“名”?谁也说不清。“人名”、“地名”、“学校名”、“猪狗名”,形形色色一大堆。看一些古装剧和文学作品,“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早成了豪爽大侠的口头禅。当然,今人已不兴这套。起了名,又觉得土气拗口,命不好要转转运的,闹着改名的人比比皆是。时下,已不仅仅是个人改名,连“校名”、“地名”都讲究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18.
“代理妈妈”的赞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入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脍灸人口的妈妈歌,曾风靡大地,令多少人热泪盈眶。如今,在长春这座美丽的城市,却是“代理妈妈”的赞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10万之众的“代理妈妈”队伍,承担了2...  相似文献   

19.
王玺 《中国保安》2005,(10):52-54
前段时间,我们家搬到一个新的住宅小区,收拾废旧书报的时候,我到楼下找来了一个等着收废品的人,当她动作麻利地拆装捆绑称好我堆放在楼道里的东西,抬起头来跟我谈价钱的时候,我才惊讶地发现,在那顶破旧的帆布帽子下面,竟隐藏着一张年轻的、非常俊秀灵气的脸庞,和我平时见的收废品的人形象太不一样了。好奇心大增的我禁不住问她:“你是哪里人,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干这个呢?”话一出口,我就意识到这话问得挺让人尴尬的,“湖北黄石。”她淡淡一笑。我和翠菊就这样认识了,交往几次后,她断断续续地告诉了我她的故事:我今年20岁,老家在湖北黄石农…  相似文献   

20.
初见妈妈,真的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妈妈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的和蔼可亲;在她的身上我读懂了许多,我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妈妈的好,还是用一句:“世界只有妈妈好”来表达所有和我一样的人对妈妈的爱戴和祝福吧。人世间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帮助,您就是其中最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您却靠着坚强的毅力和恒心在时刻帮助着别人,我向您致敬! 一个执著地去傲艰难事情的人——我对你的毅力表示钦佩一个深深地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我对你的爱表示崇敬一个坚强地面对病痛的病人——我对你盼坚强表示敬佩我永远支持你! 有了你的存在,明天会更加绚丽多彩。谢谢你,网络妈妈。——以上摘自网友给“网络妈妈”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