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络的快速发展应用,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导致网络安全及犯罪问题频发。因此,亟需进行顶层法律规制设计,统筹规划网络社会的司法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在加强和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方面,需要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协作互动,加强传播秩序立法,以整治网络虚假新闻,规范网络新闻传播秩序;在加强网络传播内容立法方面,要注意调整网络社会中涉及公权力网络公法、调整私权利法律关系的网络私法以及针对技术应用标准的网络技术性法律规范;在规范网络传播行为方面,网络立法的过程中要考虑建立起网络主客体"为我而存在"关系的价值联系及其实践基础,推行网络实名制,确立正确的利益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孟祥娟 《理论探讨》2008,2(2):170-172
利益平衡是法律的价值取向,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成为法律的目的和任务.立法以权利与义务为利益调节机制.司法的终极目的是维护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司法的理想目标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司法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专门性、技术性及思辩性都很强的民事立法。基于其调整对象的复杂性、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多元利益的复杂权衡和多种价值取向的艰难博弈中,侵权责任法吸纳当今中外最新立法、司法经验智慧和学理研究成果并努力将现代立法技术发挥到极致。侵权责任法犹如一座法律富矿,在立法考量、立法理念、立法价值、立法关切、立法逻辑、立法传承等方面浸润着极其深邃的人文气度和极富理性的规则取向,充分展示了颇为独到的立法特质。  相似文献   

4.
利益博弈的时代,法律成为协调利益关系的根本手段和谐社会首先应是法治社会。如果说司法是协调具体利益主体的最终手段,那么立法则是更为广泛的利益群体博弈的最终裁判者。回顾2006,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个趋势:利益博弈越来越深地进入规则制定尤其是立法领域,法律之手越来越广地伸向利益协调之中。而民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使他们不仅使用法律,而且争当“规则”制定者。  相似文献   

5.
谭波 《理论导刊》2012,(8):91-93
PM2.5标准在当今社会的兴起实属法治发展的必然。从PM2.5标准地方化的趋势来看,围绕其出台和监测主体又会衍生不同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先行解决其相关权力的归属,其中又涉及立法的路径、标准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以及法治保障渠道的融入等。围绕此项工作的有关制度的确立必须依照法治规律,合理配置权力,同时应开阔视野,坚持借鉴他人经验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由于内容、性质、结构、运作机制、存在状态、表现形式、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区别,政策向法律的转换有必要设定相应的规则。该类规則有:社会需求规则、社会成本规则、内容核定规则、可操作性规則及兼容对接规则。这一命题的探讨对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2条规定了对于涉外消费合同的法律适用专门做了规定,这在我国立法中尚属首次。而该条的一个最大亮点就在于,通过法律适用条款贯彻了弱方当事人利益保护原则这一冲突法的发展趋势。本文从这一弱方当事人的界定入手,介绍了冲突法上对弱方当事人利益进行保护的价值基础,分析了这一原则在我国涉外消费合同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的概念不明确、地位较低、联结点僵化等不足之处,提出通过明确含义并确立为基本原则、引入"最有利于弱方当事人的法"的系属公式、增加对网络消费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等方式,完善我国目前在弱方当事人利益保护方面的冲突法规范。  相似文献   

8.
从提升法律制度正当性与实效性的角度来看,倡导自由、平等理念的交易者道德,才能够与法治建设的伦理价值依据相契合。因此,研究者需要慎重分析法律制度、伦理价值与道德习俗之间的互动关系,避免盲目夸大某种伦理信条或道德习俗影响的偏颇举动。在立法过程中,依据宪法确认的政治伦理共识确立的法律原则,应为社会伦理规范与具体法律规则之间的传导媒介。  相似文献   

9.
李晓安 《理论探索》2020,(4):100-110
"信用"纳入《民法典》回应了消费经济时代民事主体的权利要求。《民法典》信用规范适用主体、调适利益的规定,既回避了"信用权""入典"论证不清的诸多问题,又弥补了自然人"信用"权益保护的立法空白,显示出高超的立法水平;在面对涉信"社会评价""开放式"的"事实结构"时,运用《民法典》内在体系的自洽系统,能够对"信用"规范内涵进行价值填补与规则指引;对"信用"主体权利救济及责任承担的规范性效力,能够实现对民事主体信用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0.
360和腾讯纠纷案提供了分析网络立法与网络自治的绝佳样板。网络立法与网络自治的冲突以鲜明方式体现出来,探究两者共存的基础显得必要而紧迫。法律多元理论为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在法律多元理论视角下存在自治与立法的双重逻辑,一是网络立法是优先法益立法,也是有限立法,法益标准的确定是网络立法的前提;二是为解决网络自治与网络立法的现实冲突,部分赋予网络自治规则予以习惯效力,促使网络规则向法律规则的转化,亦是互联网发展的有效途径。但转化过程中应当注意网络自治规则的普适性与实用性,防止垄断性企业对网络自治规则的滥用。  相似文献   

11.
法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调整相互冲突的各种利益,因此,除了在司法上进行利益衡量之外,还需要在立法中包括在行政立法中进行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利益平衡与利益衡量既有事前与事后、抽象与具体、前提与补充的差别,又有很多一致之处。行政立法上的利益平衡必须遵循以下标准:考虑应当考虑的因素、排除不应当考虑的因素、尊重各种社会利益、利益位阶以及其他标准。只有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达到合理妥当的利益平衡,行政立法才能获得实质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法律拟制是将两类不同事实赋予相同的法律效果,既能适应社会需要,又能体现法律基本价值之目的的立法方法,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其基于调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与相对稳定的法律制度两者的矛盾而出现,具有合法性、合宪性,在我国各部门立法中均有运用,集中体现着我国宪法的精神与社会主流价值追求。但是,立法上我国对法律拟制尚无系统的限制性规定,容易导致拟制不当的情况出现,违背拟制初衷,造成司法混乱。所以,在立法过程中要限制拟制主体随意扩大,严格遵守立法原则,遵循必要的程序,这对法律拟制目的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从社会公正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中,社会公正基本规则要求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新的诠释.针对失地农民构建确保社会公正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是当下失地农民问题的初步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谢伟 《学理论》2013,(12):118-119
相对我国20多年前制定颁布和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而言,欧盟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防治PM2.5、臭氧、多环芳烃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促进大气污染情报信息交流和公众参与等制度构建方面都比较完善,可考量借鉴相关制度,完善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规范主义与立法的兴旺杨宗科立法是为社会提供法律产品的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生产的方式和过程、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产品的价值和质量,直接受内化于立法活动之中的法律意识形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的规范主义法律思想,取代了长期困扰立法工作的意志主义、法...  相似文献   

16.
谢轶 《学理论》2012,(35):126-127,160
法律一方面是强硬的规则,另一方面也是存在弹性的规则。一个社会不可能只有法律一种规范,社会中的一个特定的领域也不可能只有一项法律进行调整,法律规范和其他规范、各个法律规范之间都是共同交叉的对社会事务加以调整的。法律同其他规范,各法律之间都不可避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要么法律战胜其他规则独自进行管理,要么法律进行妥协,借助其他规则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7.
超越部门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博弈进入立法领域,要求对立法程序的公正有更高的标准追寻近年立法的进展,如物权法、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反垄断法等,会发现不同法律或其草案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依法办事,即是公平。而在初始法条制定中体现公众利益,平衡各方博弈,方能达到“正义”目标。由法律正义保证实  相似文献   

18.
规范性法律文件清理是由特定主体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专门活动,它具有主体特定性、对象特定性、原因多样性、结果有效性和程序严格性等法律特征。我国进行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是为了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而由于传统立法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因而我们要根据WTO的透明度原则和法治建设的需要,革新立法观念与体制,保持立法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与WTO通行规则相接轨。  相似文献   

19.
作为议会审议法案的一项关键机制,立法辩论所具有的多元价值已为人们所认可。自由与秩序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民主与集中的结合、多数与少数的协调是立法辩论的形式价值。提高立法质量、实现利益整合、制约行政权力和保障法律实施是立法辩论所追求的目的价值。而设置议事障碍、理性不足、为政党所左右和议员缺席等现象导致了立法辩论价值呈现衰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20.
周伟 《理论与改革》2014,(3):147-152
不受歧视权源于平等权基本权利,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独立的法律权利,目的是保护自然人不因其某些固有的、社会的特征受到不合理的区别对待。我国不受歧视权的立法体现在宪法、行政、民事、刑事法律,以及行政法规、部委规章、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禁止歧视规定。其范围涉及就业、教育、公共服务、经济贸易等。禁止歧视立法无具体的法律标准、歧视种类、法律制裁等法律实施支持体系,不受歧视权的实施长期无法可依。促进不受歧视权的实施,要制定反歧视法,明确歧视的定义、法律构成、歧视种类、法律责任等;建立专门执法监督负责法律实施监督;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反歧视倡导的活力;完善人民法院裁判歧视诉讼案件的司法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