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外包体系下的知识产权与国家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胜  刘林青 《知识产权》2008,18(3):31-35
外包和知识产权相互促进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形成,而该体系又推动了知识产权以知识商品的方式从幕后走上前台,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的焦点.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国家竞争优势不再按比较优势法则,而是按竞争优势法则来衡量,知识产权大战的实质是国家竞争优势制高点--创新优势--的争夺.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利用知识产权获取高额利润、巩固其创新优势的同时,也同样试图通过日益强化的知识产权保护阻断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道路.为避免落入"知识产权陷阱",主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专利战略则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并也竭制竞争对手,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整体性筹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与手段。本文简要的论述和探讨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所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燕飞 《法制与社会》2011,(15):106-107
随着信息领域的技术革命所有带来的全球信息化以及导致各国的经济边界日益弱化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义。市场的变化将由现有的信息库所决定,而保障这一切变革的重心又在于现代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促进市场贸易,激励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法律所赋予的一种在一定意义上合法的垄断权,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滥用知识产权行为也不免发生,企业所追求的是最大化利益,如利用知识产权所获得的市场优势地位去限制、排除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对知识产权垄断行为进行界定是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前提条件,本文试图从垄断行为认定的几项原则出发,找出能够准确认定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在海外维权,要充分了解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中小企业应当确认自己在相关的国家或者地区拥有特定的知识产权,以及竞争对手是否拥有有效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市场规则,无论是提起诉讼还是应对诉讼,中小企业都要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依归.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已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产业政策甚至干立国之本,更有不少发达国家已经确立并正在积极推行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由于在知识产权领域外国跨国公司已实现捷足先登,在中国基本完成了专利布局。因此,我国广大企业在“与狼共舞”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不用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就很容易遭受跨国公司的专利伏击,掉入其早就布置好的“知识产权陷阱”。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从现实性上来说,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至少应当高度注意防范商标抢注、商标替换、专利转让、知识产权诉讼以及低技术等以下几大方面可能遭遇的知识产权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存在着多种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权利滥用现象。一是规则滥用,即利用知识产权授权规则的不完善去申请和获得本不该享有的知识产权,以此排挤竞争对手,谋取不正当利益。二是滥用诉权。明明不侵权,却起诉对方侵害其知识产权,为的是贬损竞争对手商誉,扰乱对手的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从而轻易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两个市场加速并轨,国际经贸竞争日趋激烈,西方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这一利器对我国企业积极构筑市场壁垒或展开诉讼攻击。1建设创新型国家决策的提出是我国政府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的最好回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目标。2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具有内在的联系,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也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3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成本、技术、法律和服务等方面,而其中技术或知识产权正日趋显现重要的作用。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8.
"技术陷阱"是一种商业模式,大的技术领先型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垄断市场,以此获取更多利润。作者在国内外较早提出"技术陷阱"的商业模式概念。以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的生动实践为案例,结合对跨国汽车公司惯用商业模式的综合分析,对该所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综观2004年发生的涉外知识产权事件,我们明显有一个感触,那就是中国知识产权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和越来越大的压力。困境是中国现阶段基于企业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近期效益要求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长远需求的矛盾体现;而压力则主要是以跨国企业为代表的外部力量所带来的,这些外部力量以知识产权为手段打压竞争对手并积极推进符合其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海外并购中,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至关重要.海外并购中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之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并购领域技术发展状况、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状况;并购方的目标及目标公司业务模式;目标公司的知识产权资产状况;目标公司所签署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协议;目标公司在近5年所参与的所有诉讼;当地国家关于技术出口管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路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是指企业整合其资源,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的能力集合;具有对象的专有性、属性的法律性、过程的多维性与价值的经济性等特征;是企业学习、内化知识产权制度,形成其知识产权理念、配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人员与创设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的知识产权能力结构,促进专利、商标、作品等创造、运用与保护并谋求市场优势的过程。为此,企业应当从服务主营业务、内化知识产权制度,形成知识产权主导理念、梳理与落实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构建知识产权专业团队等方面建设其知识产权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专利技术图在企业专利战略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专利技术罔是搜集、整理和利用专利信息的重要工具,与专利管理图共同组成专利地图实现对专利信息的利用。所不同的是,专利管理图旨在了解某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该技术领域内的重要竞争国家、主要竞争公司的研发实力及该技术的热点申请领域等重要信息,以帮助企业掌握市场竞争状况,寻找商业机会等,其信息要素主要来自专利文献的著录项目。而专利技术图之目的旨在从技术层面了解某专利技术的扩散情况、以确立技术开发的方向、并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等,有助于企业  相似文献   

13.
核心技术缺失、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战略缺失以及国外市场利用科技优势构造知识产权壁垒这三大因素使出口企业常面临更多的知识产权风险,这些风险贯穿于出口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正确的应对之策是树立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战略和风险预警机制,以规避风险,更好保护和利用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垄断与反垄断立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入世以来 ,西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垄断行为已经给我国民族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拥有者 ,利用他们在知识产权领域里的优势 ,把知识产权作为垄断手段限制竞争对手的现象日趋严重。而从我国现有的法律来看 ,虽然有些条款可以用来对知识产权的垄断行为进行限制 ,但是由于可操作性不强。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我国应该联系世界发达国家的立法状况以及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尽早制定出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中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进步与知识产权保障的关系密不可分。我国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建设在国家、企业以及公众三个层面都与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亟需国家政策的导向、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以及公众知识产权习惯的造就等方面的完善改进。  相似文献   

16.
杨明 《知识产权》2005,15(6):10-15
反不正当竞争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到权利人的利益、竞争对手的利益及社会公众的利益等诸多利益形式,其法律手段无外乎两种:公法上的手段--国家制裁和私法上的手段--请求权制度.虽然这两种法律保护手段均统一在维护正当之竞争秩序的价值目标之下,但二者毕竟是以不同的利益关系作为保护的首要目标,因此知识产权的私法保护与国家制裁不可偏废,它们共同构成了市场竞争中知识产权的完整保护.  相似文献   

17.
商誉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来看的,商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一种综合优势,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软实力,但对于企业商誉却缺乏强有力的保护,中国目前的商誉体制仍旧不完善。因此,本文以商誉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内容,通过分析商誉的特征及组成,探究其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并借鉴国外经验,从知识产权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加强对商誉的专门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中强调:知识产权工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知识产权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正确处理激励科技创新和鼓励科技运用的关系、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关系、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公众利益的关系、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满足国家长远发展需要的关系,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6年4月19日在参观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时也特别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保护生产力。”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相关案件大幅增加。以美国“337调查”为例,其主要对象国已从日、韩转向中国,该调查成为继反倾销后“中国制造”对美出口的又一路障,索要专利费用和赔偿额动辄数以亿计.涉及范围从打火机、拉链扩大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成为部分跨国公司打压中国竞争对手、谋求更大利润的工具之一。目前,跨国公司每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中国发明专利总申请量的30%.密布的专利“陷阱”令许多中国企业深感棘手。此外,由于中国企业境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数量较低,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接连碰壁,其中商标抢注尤为突出。可以说,中国知识产权纠纷的高发期已提前到来。 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刊登一组以美国“337调查”案件为主题的文章,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法律界、企业界人士关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9.
创新和知识产权向来与企业实践息息相关,企业应根据整体经营目标,结合行业竞争环境、发展阶段和特点来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的发展亦离不开全球和国家知识产权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具备全球化和国家性的广阔视角是构建知识产权制度的应有之义。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之路充满艰辛,回溯人类知识产权发展史,可知我国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存在的形式性保护等缺陷以及面临来自内外部的挑战。应明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以及中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以知识产权促产业整合,淘汰落后行业,进而探求带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潘妍 《电子知识产权》2007,(5):13-13,15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能否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版权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是鼓励和保护智力创新、科技创新、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