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案例资料2005年4月27、29日,5月2、6日在某河流不同河段分别发现了人体躯干上段、双上肢、双右小腿、1条左小腿、1块盆腔组织、1个人头。1.1现场勘验除“4.29”现场外,其余现场均位于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4.27”现场发现上段躯干,尸块南侧发现一袋口用绿色电线打死结捆绑的透明薄膜袋。“5.02”现场发现用50cm×40cm的黑色背包包装的人体臀部、会阴部及盆腔组织。“5.06”现场发现用3层“华润超市”购物袋包裹着的人头1个,已高度腐败。“4.29”现场位于某废水排泄沟内,发现1条右小腿及双上肢,手掌皮肤及指甲脱落,赤足。距该处北侧15.5m、3…  相似文献   

2.
烟蒂检验破获1起重大盗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1月8日16时20分,云南某县离休干部邵××,发现其放在家中柜内的“七七”式手枪1支及弹匣1个(内有子弹6发)被盗。经现场勘查,发现罪犯系戴粗纱线手套作案,室内现场未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勘查室外现场时,在邵××家东围墙外篮球场西北角的台阶上发现提取到新鲜烟蒂3枚,经调查走访及现场分析认为,3枚烟蒂应为罪犯所留。  相似文献   

3.
<正>案件现场是最重要的证据的来源。通常、最先在现场的都是公民:受害人,目睹人,发现犯罪后果(尸体、撬门、火灾、物质财富丢失、售货员骗人等等)的人。民警人员和侦查员赶到现场,只是在得到实施犯罪行为的消息之后。因此,公民在发现犯罪行为最初时刻的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公安侦查人员在各种刑事案件的现场勘察和检验过程中,应如何发现和提取案件现场中的生物检材。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员,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是参加各类案件现场的勘查,在现场勘查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提取到能认定犯罪分子的痕迹物证。近年来,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手段的不断提高,在一些案件现场上经常发现手套印痕,犯罪分子戴手套作案,很难发现提取到手印。实际工作中,我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分析1574例盗窃案件中提取的2496个现场生物检材,为提高DNA在盗窃案件侦破中的应用成效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496个生物检材的类型、现场提取方法、重点提取部位、DNA检测结果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总结常见类型盗窃案件现场生物检材的主要发现提取部位以及不同方法提取的现场生物检材DNA检出率。结果接触类检材已成为盗窃案件最多见的生物检材类型,但检出率仍然较低,对混合分型应进一步分析筛选以提高DNA的认定率;不同方法提取的现场生物检材在DNA检出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接触类生物检材以植绒拭子和原物提取的方式为首选;现场生物检材的主要发现提取部位根据盗窃案件的类型不同有所侧重。结论现场勘查人员在盗窃案件中发现和提取到有价值的生物检材是提高DNA检出认定能力的关键因素,应着力培养现场勘查人员的微量生物物证意识,提高现场勘查人员提取和处理微量生物检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1 案例 某年2月18日某乡发生一起命案,村民杨某夫妇被杀死于家中,现场门窗紧闭,火炉边发现5枚烟头,家中一头耕牛丢失。尸体检验发现两人都是被锐器杀伤后失血性休克死亡。现场有大量翻动痕迹,未发现现金等财物,判断杀人动机应为谋财杀人。  相似文献   

8.
犯罪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提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进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和提取技术的同时,也要进行理论创新和体系构建,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全局的观点、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和犯罪现场重建对于现场勘查中有效地发现、提取和利用生物检材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外围现场是侦技人员收集手印等痕迹物证的重要场所,现场勘查中应注意综合分析现场环境、现场痕迹、作案手段、被盗物品特点及现场访问情况等信息,善于逆向思维,建立中心现场与外围现场之间的联系,并从外围现场发现手印等重要的痕迹物证,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侦查员或现场勘验人员在进行现场分析时,可充分利用勘验过程中发现的人的活动痕迹,同时结合人体损伤特征,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还原,达到现场重建的目的。本文介绍了一起出租屋内的死亡案件,现场勘验人员利用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情况,成功地对现场中人的活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完成了现场重建,为判断案件性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纤维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检验方法及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不少地区刑侦部门在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中对纤维物证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我国纤维物证研究应以现场发现方法、综合检验技术研究及数据库建设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4年5月,辖区河道内相继发现多块人骨骸,由于尸源不明确,案件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2020年7月办案部门查明尸源,同时锁定谢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嫌疑人到案后,发现抛尸现场没有太多有价值的指向,分尸现场变为租房,缺乏完整的证据链。后从案发现场墙上发现可疑斑迹,从关联现场找到2014年嫌疑人寄存的装修工具、被子、床单及衣物等物品,但时间间隔久,物证存储条件差,物证检验面临种种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9年7月29日晨,清洁工人在我市某封闭小区垃圾回收车厢内发现一人体下肢(图1A),据称,前日其来收垃圾时未见该尸块。1.2现场情况中心现场位于该小区垃圾车厢内。尸块盛装物为一白色背心袋。现场周围未发现血迹和其他尸块。  相似文献   

14.
佐匹克隆中毒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年9月20日10时许,接报警称某户有浓烈的液化气味,抢险过程中发现独自租住该房的王某(女,41岁)已经死亡。现场勘查现场门窗均关闭,死者俯卧于卧室床上,头下有一枚枕头,身上盖有棉被。床头柜上死者提包内取款单显示9月19日有大额取款。现场未发现可疑的药品包装。  相似文献   

15.
1案件简介王某,男,41岁,其妻于2003年3月3日报案称:王某死于自家卫生间内。现场观察死者倒在血泊中,尸体旁有一支崭新的小口径运动步枪,现场不凌乱,无撕打及搏斗痕迹。在随后的现场勘查中,刑技人员发现5.6mm变形枪弹一枚,5.6mm枪弹弹壳一枚,并在房间顶部发现一弹着点。尸体检验  相似文献   

16.
金洪年  周晖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27(2):145-146,179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邓某,男,24岁,农民。某年2月5日被发现死于同村村民李某家的粪坑内。经勘验现场和尸检,认为邓某的死因可疑。现场勘查现场位于李某家的粪坑内,附近有一  相似文献   

17.
1案件简介2004年7月16日上午,某工厂职工林某某被人杀死在某公路上一桑塔纳轿车内,后排座坐垫上遗留大量血迹。现场勘查中,在轿车车内后排座位左侧坐垫表面发现一枚指甲碎片,经拍照后实物提取。对现场水泥路面进行勘查,发现在轿车外的水泥地面遗留有大量滴溅血迹。尸表检验发现  相似文献   

18.
现场勘验检查就是通过刑事案件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证认识和记录犯罪现场的过程,其中现场上遗留的手印痕迹是认识现场的重点特征,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发现和提取手印痕迹,这就要求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在勘验现场、检验手印时采用正确的方法,力求完整、真实记录现场手印。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DNA技术的进步,现场勘验检查时应当将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与其他学科技术相结合,使现场手印痕迹的证明力更加直观、稳定。同时应当注重加强现场勘验检查人员人身防护,防止显现手印时使用的化学试剂和特殊光线造成人身伤害。  相似文献   

19.
1案件资料 某年3月,昆明市某小区一房间内发现一名女性死者。经现场勘查,在涉案玻璃瓶外壁上提取到指印1枚。将提取到的现场指印置于马蹄镜下观察,发现该枚指印反映出部份中心纹线,且整体纹线清楚、连贯,具备比对条件(见图1)。  相似文献   

20.
犯罪印象痕迹犯罪印象痕迹,是指在现场访问中,案件的最早发现人和报案人、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周围群众、可能的知情人等等,在发案前后看到、听到、了解掌握的有关现场情况、犯罪分子相貌、现场声音、受害人的家庭背景等等情况,这些情况留在其大脑中,形成印象痕迹。这些犯罪印象痕迹往往可以为推断案件性质、作案时间、犯罪地点,甚至寻找发现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