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静脉接种试验犬建立人工感染吉氏巴贝斯虫试验模型,利用MTT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MBC)的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中IL-6、IL-17、TNF-α、IFN-γ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吉氏巴贝斯虫后犬PMBC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占比降低显著(P0.05),CD8~+T淋巴细胞占比下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犬相比,IL-6、TNF-α、IFN-γ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果表明,吉氏巴贝斯虫感染对犬免疫机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成年牦牛肺支气管动脉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探索支气管动脉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支气管动脉分布于支气管、胸膜、淋巴结、小叶间隔、肺动脉与肺静脉外膜、迷走神经鞘膜及气管腺周围,其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率MT(%)的均值为(33.30±11.03)%。肺外支气管动脉内皮下层无纵行平滑肌束,但进入支气管壁后其内弹性膜分叉并包绕纵行平滑肌束;中膜平滑肌结构较致密,外膜中含纵向螺旋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小支气管黏膜固有层中含有大量的支气管小动脉,数量可达(120±51)条/mm2。虽然黏膜固有层与外膜中的支气管动脉管径相差较大,但中膜平滑肌的厚度却很相近。可见,成年牦牛肺内支气管动脉管壁中的平滑肌含量非常丰富,是一种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表明低氧对牦牛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用健康伊沙褐雏鸡250只,分为对照组、汞中毒组、3个水平的硒保护组,研究汞对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及硒与汞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汞可使血清中AST、ALT、ALP活性显著升高(P<0.01),使肝组织中GSH-Px活性降低(P<0.01),引发肝组织脂质过氧化,致使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且有时间-效应关系;硒可使血清中AST、ALT、ALP活性显著降低(P<0.01),使肝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阻止肝组织脂质过氧化,致使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且有时间-效应关系.从而说明汞中毒损伤肝功能;硒对汞致肝功能的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复方藿香口服液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10日龄雌性肉鸡80只,随机将其均分为A、B、C、D共4组,其中A、B、C组饮水中分别添加终体积浓度为0.5、1.0、2.0mL/L的复方藿香口服液,D组为热应激对照组,正常饮水。于试验第14天检测肉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浓度、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浓度以及血糖(GLU)浓度等生化指标,第14、28天检测血清、肝T-AOC、SOD活性浓度、GSH-Px活性浓度和MDA浓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A、B、C组血清ALT活性浓度、GLU浓度以及抗氧化指标(T-AOC、GSH-Px活性浓度、MDA浓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在第28天A、B、C组血清T-AOC、MDA浓度均降低,其中A组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血清SOD活性浓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A、B、C组试验肉鸡肝组织中TAOC、SOD活性浓度和MDA浓度均降低,B、C组GSH-Px活性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在第28天A、B、C组肝组织T-AOC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饮水中添加复方藿香口服液能不同程度改善热应激对肉鸡血液相关生化指标及机体抗氧化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铅、镉单独及其联合暴露对SD大鼠机体的氧化损伤以及α-硫辛酸的保护作用,以300mg/L铅、50 mg/L镉单独或联合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SD大鼠,α-硫辛酸保护组在铅、镉自由饮水的同时用α-硫辛酸(50 mg/kg剂量)灌胃,12周后测定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CAT、SOD、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铅、镉单独染毒组相比,铅镉联合染毒组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和CAT活性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升高,与铅单独染毒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应染毒组相比,染毒的同时添加α-硫辛酸组大鼠血清中CAT、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均有所恢复,除镉与α-硫辛酸联合组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述结果说明,铅、镉能够导致大鼠氧化损伤,α-硫辛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铅、镉引起的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铅、镉单独及其联合暴露对SD大鼠机体的氧化损伤以及α-硫辛酸的保护作用,以300 mg/L铅、50 mg/L镉单独或联合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SD大鼠,α-硫辛酸保护组在铅、镉自由饮水的同时用α-硫辛酸(50 mg/kg剂量)灌胃,12周后测定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CAT、SOD、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铅、镉单独染毒组相比,铅镉联合染毒组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和CAT活性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升高,与铅单独染毒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应染毒组相比,染毒的同时添加α-硫辛酸组大鼠血清中CAT、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均有所恢复,除镉与α-硫辛酸联合组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述结果说明,铅、镉能够导致大鼠氧化损伤,α-硫辛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铅、镉引起的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白藜芦醇(RSV)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致睾丸支持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系TM4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对照组、ZEA组(20μmol/L)、RSV组(5μmol/L)、ZEA+RSV组(5μmol/L RSV处理30 min后+20μmol/L ZEA),24 h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细胞内MDA含量和SOD活力,免疫荧光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Western-blot检测Fas/FasL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ZEA极显著抑制TM4细胞活性(P0.01),增加细胞凋亡率及提高ROS、SOD和MDA水平(P0.01),并能够显著增加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蛋白FasL、FADD、Cleaved-caspase8的表达水平(P0.05),极显著增加Fas的表达水平(P0.01);与ZEA组相比,ZEA+RSV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ROS和MDA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Fas、FasL表达下调(P0.01和P0.05)。结果表明,RSV可有效减轻ZEA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并能够通过调控Fas/FasL通路缓解ZEA诱导的睾丸支持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选取10日龄海兰褐雏鸡240只,随机将其分为8组。在牛磺酸处理试验中Ⅰ、Ⅱ、Ⅲ、Ⅳ为正常给药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牛磺酸0、0.5、1.0、2.0g/kg。在地塞米松(Dex)牛磺酸处理试验中A、B、C、D组为地塞米松处理组(混饮,25mg/L),并分别添加牛磺酸0、0.5、1.0、2.0g/kg。在给药后第15天和第30天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在牛磺酸处理试验中,与对照组(Ⅰ)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第15天Ⅲ和Ⅳ组显著升高(P0.05);在第30天Ⅱ组显著升高(P0.05),Ⅲ和Ⅳ组极显著升高(P0.0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第15天Ⅲ组显著升高(P0.05),Ⅱ和Ⅳ组变化不显著(P0.05);在第30天Ⅲ组极显著升高(P0.01),Ⅳ组显著升高(P0.05),Ⅱ组变化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第15天和第30天Ⅱ组极显著降低(P0.01),Ⅲ和Ⅳ组显著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在第15天Ⅱ、Ⅲ和Ⅳ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第30天Ⅲ组胸腺指数显著增大(P0.05),Ⅱ、Ⅲ和Ⅳ组脾指数均显著增大(P0.05),Ⅲ和Ⅳ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大(P0.05)。抗体效价在第15天和第30天Ⅱ、Ⅲ和Ⅳ组均显著提高(P0.05)。在Dex牛磺酸处理试验中,血清SOD活性在第30天C和D组显著提高(P0.05)。血清CAT活性在第30天B组极显著降低(P0.01),C组极显著升高(P0.01),D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MDA含量在第15天C组显著降低(P0.05),在第30天B组显著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指数、法氏囊指数和抗体效价各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上述结果提示,牛磺酸可提高正常海兰褐雏鸡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功能,对经过Dex处理的海兰褐雏鸡,牛磺酸也表现出抗氧化作用,但对免疫功能影响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葛根素对镉致大鼠肝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葛根素组、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葛根素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以200 mg/kg剂量每日灌服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的葛根素;对照组和镉组大鼠每日灌服相同剂量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从第15天开始,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在灌胃的同时自由饮用镉水(50 mg/L),持续90 d。试验结束后,剖检采集大鼠肝,测定肝系数,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用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组大鼠肝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肝系数和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GSH含量和CAT、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镉组相比,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肝系数和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GSH含量和CAT、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果表明,葛根素对镉所致的大鼠肝毒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驯鹿狂蝇蛆病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关系,分别对感染驯鹿和健康驯鹿血清中的微量元素硒(Se)、锌(Zn)、铜(Cu)、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染组驯鹿血清Se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Zn、Cu含量差异不显著;感染组驯鹿血清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uZn-S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T活性差异不显著;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机体患病后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抗氧化能力降低,引发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在 5 0只Wistar雌性未孕大鼠子宫角浆膜面上沿子宫纵轴埋植 1对Ag -AgCl双极电极 ,腹腔注射阿托品或异搏定或消炎痛后 ,观察注射怀牛膝 0 .6mL对未孕大鼠子宫平滑肌峰电活动的影响 ,探讨其兴奋的途径。结果表明 ,阿托品阻断胆碱能M受体后 ,腹腔注射怀牛膝水煎剂 ,子宫平滑肌峰电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兴奋效应 ;异搏定阻断L型Ca2 通道 (L VDCC)后 ,腹腔注射怀牛膝水煎剂 ,暴发波的最大振幅等 4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单波的正波最大振幅和峰面积则有明显增加 (P <0 .0 5 ) ,单波的负波最大振幅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腹腔注射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消炎痛后 ,注射怀牛膝水煎剂 ,暴发波的最大振幅等 4项指标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单波的正波最大振幅等 3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结果提示 ,怀牛膝对未孕大鼠子宫平滑肌峰电活动的兴奋作用是通过胆碱能M受体以外的其他途径实现的 ,部分可能与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异搏定敏感的L型Ca2 通道有关 ,部分可能与刺激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褪黑素水平对禽类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控制不同光照条件,分3组(短光照组、长光照组和对照组)饲养鸡45只、鸭45只、鹌鹑45只,采用荧光双色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鸡、鸭、鹌鹑外周血中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Bu-1a B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短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水平较高,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Bu-1a 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长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分泌较少,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Bu-1a 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内源性褪黑素对鸡、鸭、鹌鹑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卵丘细胞共培养对小鼠生发泡期部分裸露(PNO)和裸卵(NO)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分别用小鼠、大鼠、猪的卵丘细胞与小鼠PNO和NO进行了共培养。检测了小鼠PNO和NO的减数分裂能力、生发泡构型、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结果,PNO、NO的减数分裂能力显著(P<0.05)低于卵丘完整复合体(COCs)的减数分裂能力。COCs中SN型卵母细胞比率显著高于PNO和NO中SN型卵母细胞比率(P<0.05),大部分PNO和NO的卵母细胞核型为NSN型。与对照组相比,与小鼠或大鼠卵丘细胞共培养的小鼠PNO和NO的减数分裂能力没有显著提高,但是与猪卵丘细胞共培养却可以提高小鼠PNO和NO的减数分裂能力。结果表明,猪卵丘细胞能促进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但并不影响小鼠卵母细胞的受精和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4.
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经腹腔注射BALB/c小鼠及裸鼠各15只,每隔2周1次,共感染3次。BALB/c小鼠初次、再次感染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仅有2只小鼠出现病理变化;从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核酸及其ORF2抗体;同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增强,NK和CTL细胞杀伤率显著升高;CD4+、CD8+、CD3+T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裸鼠也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从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核酸,但未检测到PCV2 ORF2抗体;除NK细胞杀伤率显著升高外,其余免疫学指标无显著改变。结果表明,BALB/c小鼠比裸鼠对PCV2易感,各项免疫学指标变化与PCV2感染猪一致,但不表现临床症状,仅个别BALB/c小鼠出现病理变化,说明BALB/c小鼠对PCV2不如猪易感。  相似文献   

15.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基因对小鼠的DNA免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表达完整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和融合表达泛素与GP5成熟肽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I-GP5和pcDNA-U-GP5)分别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GP5的抗体水平,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LDH释放试验检测脾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发现,2种DNA重组质粒免疫后均可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免后第5周,pCI-GP5质粒免疫组诱导产生的抗GP5抗体水平及NK活性明显高于pcDNA-U-GP5质粒免疫组;而pcDNA-U-GP5免疫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及CD4-CD8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pCI-GP5组。表明,GP5基因可诱导产生较高的免疫反应,泛素与GP5的融合表达可增强PRRSV GP5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树突状细胞启动的CD4~+T细胞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iFMDV)树突状细胞对CD4+T细胞的活化效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介素-4(rmIL-4)将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MoDCs),以信号阻断法制备淋巴结CD4+T细胞,利用负载iFMDV的Mo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以iFMDV+MoDCs作为对照,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用溶酶体抑制剂处理MoDCs,2h后再负载iFMDV,并与CD4+T细胞共培养,对照组则用iFMDV+MoDCs+CD4+T细胞,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共培养后第9和48小时,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共培养后第24和36小时,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酶体抑制剂处理后,共培养第9、24、36和48小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MoDCs可通过溶酶体-MHC-Ⅱ途径向CD4+T细胞提呈iFMDV抗原,并且活化的CD4+T细胞可分化成Th1细胞。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水牛易感大片吸虫的免疫机理,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水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经贴壁法纯化单核/巨噬细胞,用Geriss法检测在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ESP)或脂多糖(LPS)作用下,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大片吸虫ESP或LPS都可单独作用刺激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大片吸虫ESP(0.1、1μg/mL)和LPS(0.1μg/mL)联合作用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低于LPS(0.1μg/mL)单独作用时的量,差异显著(P<0.05)。大片吸虫ESP(10μg/mL)和LPS(0.1μg/mL)联合作用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与LPS(0.1μg/mL)单独作用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大片吸虫ESP或其中组分能抑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这可能是水牛易感大片吸虫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对仔猪T细胞亚群及抗体的影响,将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为E/SA组、E/SA+CPG(未乳化)组、E/SA+CPG组、E/SA+IL-2组、E/SA+IL-2+CPG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第2周、免疫后第4周、感染后第1周及感染后第2周采集仔猪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对各试验组外周血中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检测,用IHA对抗弓形虫抗体水平做检测.结果显示,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免疫仔猪后第4周,免疫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特异性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大幅度升高;感染后第1周,免疫组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感染前有不同程度降低,感染后第2周,免疫组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上升至免疫后水平,CD8+水平下降,感染后特异性抗体效价进一步升高.表明,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能够提高仔猪外周血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特异性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B细胞表位与猪细小病毒(PPV)VP2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原性,将PCV2ORF2的B细胞表位基因(141~257bp)重组到PPV SC-1株VP2基因的N端,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I-VP2.ORF2B。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I-VP2.ORF2B转染至Vero细胞中,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并设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猪圆环病毒亚单位疫苗和空载体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别对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外周血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PCV2和PPV IgG抗体效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转染Vero细胞后第48小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能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检测到特异性蛋白的表达;pCI-VP2.ORF2B免疫组脾淋巴细胞从第7天开始对ConA有明显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免疫后第14天检测到PPV/PCV2IgG抗体。提示pCI-VP2.ORF2B能够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共轭亚油酸 (CLA)对缺氧大鼠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和血红素氧合酶 (HO)活性的影响 ,将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个组 :10g/LCLA组、10g/LCLA缺氧组、空白对照组和空白缺氧组。CLA组和空白对照组每日分别按 2 0mL/kg剂量灌服 ,10g/LCLA和蒸馏水连续灌胃 30d。灌胃结束后 ,将 10g/LCLA缺氧组和空白缺氧组大鼠置于人工模拟缺氧装置 (相当于海拔 5 0 0 0m处空气中的含氧量 )内 ,每日 8h ,连续缺氧 15d。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OS活性和NO含量以及大鼠心和肺中HO的活性。结果 ,在人工模拟缺氧条件下 ,与空白缺氧组大鼠相比 ,10g/LCLA能显著提高血清NOS活性和NO含量 ,降低心和肺中HO的活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