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在经济和社会各自的维度内,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是一致的,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之间以及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之间,都毫无矛盾可言。即使是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之间,也不存在矛盾。公平与效率的不一致或矛盾主要体现在经济公平和社会效率之间。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其实现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效率与公平都是公共管理追求的基本价值。在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在价值层面上是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障。在实现机制层面上,效率与公平可以通过不同机制的作用实现有机的统一。在经济性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它表现为市场机制重在实现效率,政策机制重在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3.
新旧制度经济学派公平、效率分配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龄 《湖湘论坛》2003,16(5):50-52
新旧制度经济学派因为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不完全相同 ,坚持的公平效率观也不一样。旧制度经济学派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公平效率观 ,新制度经济学派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公平效率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可以借鉴新旧制度经济学派的不同公平效率分配观。  相似文献   

4.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芬 《前沿》2005,25(7):177-179
笔者认为要真正搞清楚公平和效率的内在关系,必须认真思考人的本质及其发展与公平、效率的关系,只有把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看作是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体论基础,才能正确解释它们的对立统一,才能科学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把人作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体论基础,根据现阶段的历史条件,目前我国应树立以效率为重点、公平和效率同时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效率与公平二者并重,不可偏废。舍弃效率只求公平,只能够导致共同贫穷;突出效率忽视公平,势必造成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与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社会稳定的基本点则在于是否能够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主要是关注公平问题,而极少关注效率问题;古代西方思想家也主要是关注公平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将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或有机统一体来研究,只是通过剩余价值的研究将二者联系在一起。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才开始探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时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的关系才历史地凸现出来。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社会主义应致力于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的研究,推导出其主张的公平效率观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认为经济的发展、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制度的公平程度;并且把规则公平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只有规则公平才能获得高效率。“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公平效率观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百强 《山西政报》2012,(Z1):95-96
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效率与公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对立统一的。它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本身受一定社会形态或经济形式的基本矛盾和经济规律的制约。以公平来促进效率,以效率来实现更进一步的公平,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辩证法。一、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林水鑫  曹鲲 《桂海论丛》2006,22(1):46-48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理论问题。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包含公平、效率、实践性、可行性等,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价值问题。转轨时期的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应以社会公平为第一要义,以“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替代“效率基础上的公平,”塑造和维护社会公平,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辉  张军伟 《传承》2013,(4):72-73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兼顾效率与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理清这一过程,了解当前效率与公平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海峰  张忆寒 《求索》2010,(7):84-86
传统意义上,讲公平是在分配领域内,而且只重经济公平,忽视其它的公平,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只是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由于公平是政治、经济与伦理三个层面的公平,单从一个角度讲有失偏颇。因此,要理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从公平的三个层面去讲,且这三个层面不能相互混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公平的提法上经历了从"兼顾效率与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到"更公平"、"三个公平"的演变。本文从对公平关注的领域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两个角度探索了演变的规律,并对十八大报告中"更公平"提法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初始分配是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的有机统一。作为利益分配的一种方式,初始分配强调公平,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市场机制,初始分配关注效率。公平原则包括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拍卖规则着眼于机会公平,而平均主义规则则专注于结果公平。效率原则要求初始分配应减少制度变迁成本并带来整体制度效率的提高,当前占有规则正是效率原则的具体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的指导下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格局应当是一种分配规则为主,多种分配规则共存。  相似文献   

14.
曹登科 《传承》2010,(36):96-97
公平与效率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最多的话题,不同领域对于公平与效率的争论也不尽相同。通过阐述公平与效率的涵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浅谈公平与效率问题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平和效率及其相互关系,在高等教育这个领域内争议颇多,原因是人们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经济性,有的侧重于伦理性,但最重要的还是对公平和效率两个术语内涵的不同理解,甚至是误读。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深层次解读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高等教育的效率也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只有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考察才能澄清两者的关系。高等教育的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经济公平,是指投入和产出相适应。高等教育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服务。从西方公共财政的角度看,人类社会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公…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公平与效率相互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证社会公平与提高经济效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政府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效率高又公平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公平与效率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把握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最优平衡点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强弱的有效检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决破除在公平与效率相互关系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的路径依赖逐渐被“闭锁”之后 ,社会开始形成对“效率优先”的分配制度的路径依赖 ,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公平问题。“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把那种在同一时点上既要公平又要效率的公平效率观向前推进了一步 ,明确了在收入分配路径的两个阶段分别实现效率与公平 ,为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公平实现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效率是硬道理虽然不能改变,但必须改变实现这一硬道理的方式.必须为效率注入公平,用公平的方式实现效率有利于达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与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朱金  王微 《人民论坛》2012,(36):234-235
公平效率观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坚持将公平和效率做到高度统一;邓小平则吸取了毛泽东的精华思想,在改革开放建设中更强调效率的作用。学术界应对毛泽东、邓小平的公平效率观进行比较分析,重新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质上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即生产要讲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分配要讲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生产与分配互相联系,效率与公平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