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行政指导实践的发展,行政指导规范不足、功能不确定、对相对人合法权益产生严重威胁等一系列行政指导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行政指导与行政法制之间的张力日益明显,这就迫切要求行政法学界认真对待行政指导,深刻反思理论与实践,尽快就行政指导的法律属性、构成要件、基本功能与法制化等问题达成共识,以便正确认识和实施行政指导,从而更有利于推动我国行政指导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或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不违背法律原则,依据有关政策,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对于特定的人、企业和社会团体运用非强制手段,获得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的同意或协助,以实现一定目的的行政行为.一方面,政府的行政指导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约束力,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既可以接受其行政指导,也可以不接受其行政指导;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政府的行政指导行为应当具备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行为的能力.否则,行政指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政府如何能用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政指导手段对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的活动进行有效管理,要求他们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呢?对此,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取缔,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法定职责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取缔的法律属性却始终存在着争议。在《行政强制法》出台后,厘清行政机关取缔的法律属性,解决其法律适用问题成为必要之举。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取缔的法律属性既不是行政强制措施,也不是行政强制执行,应属于一种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我国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指导越来越多,但由于其程序还不太完善,给行政 相对人造成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从行政指导的法律性质以及相关理论着手,回答了由于行政指导给相对人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时,是否应该予以行政相对人法律救济,并大胆探讨了行政相对人如何进行法律救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或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不违背法律原则,依据有关政策,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对于特定的人、企业和社会团体运用非强制手段,获得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的同意或协助,以实现一定目的的行政行为。一方面,政府的行政指导不具备法律上的...  相似文献   

6.
浅议行政指导与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泽银 《行政与法》2002,1(7):28-29
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我国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指导越来越多,但由于其程序还不太完善,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从行政指导的法律性质以及相关理论着手,回答了由于行政指导给相对人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时,是否应该予以行政相对人法律救济,并大胆探讨了行政相对人如何进行法律救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平 《河北法学》2004,22(1):87-89
行政指导行为在现代行政中广泛存在,在取得较好行政效果的同时,也存在大量的行政指导不当或错误从而造成行政相对人损害的情况,但理论与立法却将其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从而使行政相对人在受到损害时得不到司法救济,明显违反公平、公正的法律原则和精神。本文从行政指导行为的属性及在实施过程中对行政相对人可能造成损害等三方面探讨了其被纳入到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理论依据、事实依据及归责依据。并从诉讼法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以期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行政许可法》第69条规定的行政许可撤销行为的法律属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行政许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程序等内容进行了探讨。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撤销行为有两类:一类属于行政处罚性质;另一类属于更正有瑕疵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纠错措施。此两类行为的法律属性不同,因而其法律后果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苏海健 《法学杂志》2007,28(6):139-141
行政犯罪是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危害正常的行政管理活动,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依照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行政刑法,是指规定行政犯罪及其行政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关于行政刑法的性质目前有行政法说、刑事法说及双重属性说等不同观点.行政法说在行政刑法的概念界定上与我国法学体系不合,双重属性说从处罚对象、法律责任、渊源及指导原理等角度分析不能成立,从行政刑法的渊源、规制对象、适用程序、法律责任与调整方法来看,行政刑法应具有刑法属性.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行政指导的法律特征和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指导在我国迈入市场经济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行政行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 重要内容。文章从行政指导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行政指导重要的法律特征;重点从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承担、救济制度,法律依据和法律程序三个方面论述了对行政指导的法律控制。把行政指导完全纳入行政法的调整范围,使这种特殊的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在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行政指导实践的差异可以用两个概念来表示,一个是"作为行政活动的行政指导",一个是"作为行政制度的行政指导".在中国,由于行政机关具有法律上的指导权限,常常采取明确的表现形式进行指导,行政指导以行政行为的形态出现,易于识别和规范,功能积极.而在日本,由于没有法律权限依据,行政机关采取了各种制度性措施来保障行政指导措施落实,包括官民一体的体制、行政机关的事实强制措施,这些措施一起构成了"作为制度的行政指导".后者使得行政指导不具有具体形式,难以辨认,难以追究法律责任,从而消解近代的行政法治.中国行政指导实践应朝法治化发展,预防日本式行政指导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取缔行为的法律属性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当一部分行政法律规范规定 ,行政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未取得许可而从事某项活动的予以取缔 ,但取缔行为的法律属性则众说纷纭 ,取缔行为的法律属性不能到位 ,则必然影响执法质量和难以收到预期的社会效果。通过对取缔行为各种观点的评析 ,可以认为其具有行政处罚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3.
周鑫 《法制与社会》2011,(28):162-162
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或者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谋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而实施的鼓励、劝告、提醒、建议等引导性行为。作为是一种新型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指导已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等各个领域。本文旨在对行政指导的异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加强对行政指导异化的法律规制,从而推动行政指导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行政指导行为是现代各国政府普遍运用的实现其行政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制度本身的发展还不完善。本文由农业技术推广法引出问题,对行政指导法律救济的理论基础做出了分析,并时如何构建行政指导法律救济制度做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二)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规范调整行政关系的结果。它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行政关系都能转化为行政法律关系。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的职能是非常广泛的,实现职能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行政活动要求相对一方当事人作出相应的行为,有的行政活动则不要求这样,如在行政管理中经常进行的行政指导、行政建议和行政咨询等,虽说这些方面的行为也属于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活动,但这些行为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并不要求相对一方当事人必须作出相应行为,因此这种关系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相对人行为及其效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相对人行为及其效力是行政法学尚无研究的一个问题。文章从法属性、行政法的部门法属性、行为主体以及与行政行为的关联属性等几个本质层次进行分析 ,将行政相对人行为与公民一方的其他行为区分开来 ,对行政相对人行为作出了界定并概述了实体行为和程序行为各自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 ,文章进而分析总结了行政相对人行为对产生、变更和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特有效力 ,对行政行为的主导性以及对行政主体的法律约束力等效力内容。  相似文献   

17.
行政法律关系中缺乏意思自治的地位平等基础,行政主体在做出行为时缺乏自由选择的空间,行政法律行为的意思有悖于意思自治的基本要求,行政机关的行为与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不能达到完全一致。意思因素不具有识别行政行为的功能,并且其自身的行政属性还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因此,意思因素不是行政行为成立的一般要素,充其量只能是行政行为成立的特殊要素。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行政指导制度及其法律控制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行政指导是非权力的行政事实行为 ,存在多种类型 ,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必须注意对行政指导进行法律调控 ,包括法律保留、法律优先、行政裁量、行政程序、法律救济等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研生产法律制度立法主体多元,调整对象广泛,法律关系复杂,具有行政法律属性、军事法律属性和民事法律属性。本文认为要以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为原则,制定和完善各项国防科研生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因碳交易市场借助总量控制和市场交易来实现减排目标,且碳排放权制度兼具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主导和自由协商的私法自治,故对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学术界存在“公法属性”与“私法属性”之争。囿于“公私对立”的思维定式,现有学说对碳排放权法律属性的识别并未提供恰当的解释路径,因此有必要对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定位进行反思。在“公私协作”视野下以德国双阶理论为基础,将碳排放权运行中的配额流转阶段确立为前阶公法属性和后阶私法属性的法律构造:其中以配额确定和分配为核心内容的第一阶段属于行政处理阶段;以配额交易为核心内容的第二阶段视为民事合同阶段,从而将碳排放权界定为“行政处理+民事合同”模式。由此,碳排放权制度应在赋予行政机关必要职权的同时也对其予以适当限制,实现赋权和控权的最佳平衡;通过构建多主体共治模式,完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依据阶段划分和法律属性辨识来选择适用相应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