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1,(11):93-93
李秋高、袁兵喜在《法学评论》2011年第3期撰文认为,民权概念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全新的政治文化术语。民权的传统之源是古代民本思想,其理论支柱是近代自由主义国家的人权观念。深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的近代民权理论所表现的权利从属陛、工具性、不完整性等诸多特点,表明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衔接之艰难。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是受西方代议制民主影响,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相嫁接,而产生的既不同于西方近代的人权,又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一个亦中亦西的概念。改良主义的民权话语的涵义主要是"人人有自主之权"。与以个人为本位、以调解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关系为目的的人权相比,改良主义者言说的民权主要以群为基础,以重塑君臣关系为目的;与以解决国家权力合法性问题的民主相比,改良主义者言说的民权则力图将儒家的民本主义与民主相调和。革命主义者所言说的民权同样并非西方意义上的人权,亦非公民权,而是指国民权,人民主权被言说成了"主权在民",即人民作为整体被迅速提升为国家主人,同时人民仍然是需要被政治精英所引导的传统意义上的"民"。  相似文献   

3.
吴爱萍 《长白学刊》2011,(3):126-129
康有为与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住重要政治人物,面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民权主张,力图通过民权的概念激活民众.但是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康有为民权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从而使他"以民权变法"走向了"依靠君权"变法:梁启超则从"开民智,兴民权"着手解决康有为民权学说遭遇的难题,注重思想启蒙,提出了新民的思想,从而推...  相似文献   

4.
清末宪政运动是中国宪政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引发这场立宪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治上,清政府內焦外困,立宪势力崛起;经济上,清末封建经济体制遭到破坏,民族资本崭露头角;文化上,中西方法律文化碰撞融合,民权意识觉醒。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已意识到,从政治制度上革新,进行法制改革和立宪活动才是挽救民族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近代,民权思想是人民大众反对封建主义的理论结晶,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概括,民权加爱国,构成了近代中国进步思想的主体。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性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并且较阶级矛盾居于更主要的位置,因此体现阶级矛盾的民权思想便受到民族矛盾的制约,无法独自发展。救国的使命刺激着中国近代民权思想的产生、发展,使其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而尤以甲午战争以前的早期民权思想为典型。  相似文献   

6.
有人将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混为一谈,其实,根植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民本思想与根植于近代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民主思想,尽管从表面而看是有相似之处的,但从更深的层次看,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是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观念。 首先,民本思想以君权为前提,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以民权为前提。 其次,民本思想是建立在君臣不平等的  相似文献   

7.
陈征平 《思想战线》2005,31(3):103-106
世界近代史发展脉络的实质,包含两个不同侧面:由工业化、商品化导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由民族主义诉求与民族国家兴起而导致的政治多元化趋向。具体、细微地研究近代中国边境勘界界务史实,可在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边界确认过程中,揭示出民族国家早期塑造之内涵,进而也凸显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民族国家趋向导致的政治多元化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8.
报刊兴起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新平台,国家意识与民权意识上升是知识分子现代意识的重要内容,回族在民国初期表达了空前高度的国家认同思想,同时也通过回族报刊表达出近代以来回族在政治上希望与时代偕同进步的时代要求,具有巨大的时代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晓霞 《人民论坛》2011,(10):206-207
报刊兴起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新平台,国家意识与民权意识上升是知识分子现代意识的重要内容,回族在民国初期表达了空前高度的国家认同思想,同时也通过回族报刊表达出近代以来回族在政治上希望与时代偕同进步的时代要求,具有巨大的时代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小康》2011,(4):8-9
专家点评这次两会我看到的不是"一民",而是"四民"杨宜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有人认为这次两会的主题是民生,即一民,我并不这么看。我认为这次两会的主题是民生、民主、民族、民权,即四民。切记不要把民主、民族、民权与民生混为一谈。四民分别对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对于民主,温家宝总理说:"我们已经在县和不设区的市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1.
段金生 《思想战线》2011,37(1):89-92
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民国政府的边政实践内容丰富,包括了边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层面。民国政府的边政特征体现出传统王朝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过渡中的多层属性,是中国传统力量与西方外力融合与交锋的结果,呈现出了过渡形态、边缘性、实用主义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政治思想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用政治学理论重新梳理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是当下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反帝反封建或"救亡"与"启蒙"只是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独立、政治民主的手段,不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现代民族—民主国家。在政治发展背景下构建民族—民主国家的思想历程应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轴,更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以及政治发展史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郭刚 《理论月刊》2006,4(3):69-71
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主要是在居日期间对西学的传播中形成的,其中西方的进化论、民权说是他启蒙国人的主要思想工具。随着西学的不断传播,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也逐渐成熟,《新民说》就是最为显著的标志。与西方英、法、德等国的“单线式”启蒙运动不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启蒙则是双重性的。近代启蒙思想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变革,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势。  相似文献   

14.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是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首要目标.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政治革命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完成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这一历史重任,也使中国政治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郑琼现 《岭南学刊》2007,1(1):39-43
西方文化传统支撑了西方宪政独特的人权观,固有性、不可侵犯性、普遍性和个人性构成其独特内涵。反观中国,人权观念自古以来就严重亏空,而近代民权启蒙过程中的“托古”路径更导致人权观念在中国发生岐变:近代中国宪政理论所谈论之人权实际上是“恩赐的人权,”恩赐性替代了人权原本的固有属性,并严重阻碍中国宪政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政治类1.不能迷信改革2.政治天平向精英政治方向太过倾斜3.政治体制之"体"不能变也变不了4.法治要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5.权力转移"隐性世袭"误国误民6.尽快弥补民权政治之课7.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8.对官僚主义决不能掉以轻心9.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属于自己的那张选票10.党内批评的习惯性壁垒太多了经济类1.不改革国有经济无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龙志贵 《湖湘论坛》2004,17(1):77-78,8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民族文化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根本要求。在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下 ,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功能 ,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论及的仅是狭义民族文化的范畴。  一、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同时 ,它又反过来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从而促进或延…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反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怎样评价洋务运动的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晚清洋务运动“顺应历史的潮流”,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兴办了一大批新式工业,就不能不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领域中产生深远影响;并由此认定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次进步运动。这个结论显然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19.
白锐 《求索》2005,(4):175-177
康有为的政治改革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实质是如何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的改革思路。我们通过对康有为大量文献的解读,从规范政治学的研究角度,剖析了康氏政治改良思维中的重心所在——民族国家观。康有为认为,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主权的确立、基于宪政的合法性的建设以及资本主义工商经济的成长是其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近代中国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历史的惯性作用其间,对其特性及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思考,十分必要。历史惯性总是在长时段下形成并塑造着下一个时代的基本面孔,这被称为“世俗的面相”。以“大一统”为核心政治诉求形成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格局,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历史惯性,它与传统“早熟”文明衍生而来的文化惰性,成为分析、把握世俗面相的基点。中国在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得之于现代民族国家之“形”,而失之于民族文化自信之“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