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映占  段红云 《思想战线》2011,37(4):112-117
民国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对于边政人员的选拔、培训、任用、待遇、考核等方面,逐渐从通行的公务员行列中分离出来,给了一些特殊的对待,然而,整个民国时期专门施行于边政人员的相关政策,并未形成系统,且在实施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能有效贯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边政人员在边疆治理过程中的作为。从整体上看,民国政府与边疆地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林士俊 《前沿》2010,(7):116-119
康有为的边政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所著《官制议》之中。在论述中央官制改革时,康有为结合当时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和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对边疆治理进行了详细地勾画,提出了区域治理和边疆地区自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摘要:近代中国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历史的惯性作用其间,对其特性及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思考,十分必要。历史惯性总是在长时段下形成并塑造着下一个时代的基本面孔,这被称为“世俗的面相”。以“大一统”为核心政治诉求形成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格局,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历史惯性,它与传统“早熟”文明衍生而来的文化惰性,成为分析、把握世俗面相的基点。中国在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得之于现代民族国家之“形”,而失之于民族文化自信之“憾”。  相似文献   

4.
英国现代化的诸种要素,多孕育于中世纪晚期,尤以都铎时期为甚,其标志在于以向海发展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而这一国策能顺利推行,以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等为代表的英国王权,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都铎王权顺应了时代潮流,它在扩展外贸、巩固海防、建设海军等领域的作为,有效推动了包括海洋事业在内的国家发展。当然,都铎王权的运行没有脱离英国传统的轨道,在王朝利益与新型的民族国家利益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性的平衡。在英国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这个关键性节点上,这样一种"适度"王权的出现是英国人的幸运。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东扩,西方民族国家以其强势的话语权冲击着传统中国的民族观,迫使其向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方向转型.这一转型的过程虽然复杂而艰难,但同时也是促使中华民族观念诞生,中华民族、国家认同意识觉醒的过程,这一转型处于传统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民族众多的西南边疆地区, 同时也是多种民族语言并存的地区, 在民族交往频率低的传统王朝时代,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通常要借助通事来实现。 近代以来, 随着国家的转型, 国家统一与民族语言多样似乎成为一对矛盾, 语言看似成为了族际交往的最大障碍, 然而多整体来看, 决定族际关系的根本因素不是语言, 而是掌握语言民族群体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7.
建构现代国家,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议题。辛亥革命把中国拉出了帝制王朝的循环轨道,引入了宪政共和的探索之路,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成为建构现代中国的伟大开端。但是辛亥革命未能成功地巩固新生政权、捍卫民主共和,其原因就在于,以同盟会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当时政治舞台上的弱势行动集团,其阶级基础的狭隘、组织结构的涣散和政治资源的薄弱,决定了其无法也无力在专制传统根深蒂固、专制势力盘根错节的近代中国完成"民族-民主"国家建构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8.
临时参议院的失败充分昭示了中国从传统专制国家向近代民主国家过渡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宪政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其中,国民养成严格信守政治信条和遵守宪法的习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从传统到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治理的方式也在发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是社会环境变化与社会治理主客体互动的结果。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由于实现了社会价值一统、强调礼制教化以及充分发挥了基层宗法与行会组织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近代社会面临着社会文化、政治形态、社会结构的转型,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中,实现了国家政权向基层社会渗透,在国家法团主义模式下重组社会,但由于国家权威不足及没有充分尊重社会自发秩序而出现社会治理失败。  相似文献   

10.
封安波 《求索》2011,(7):244-246
在20世纪初期,中国传统的华夷观逐步向近代民族观转变,立宪派对待国内民族问题上,提倡"满汉一家"及"大民族主义";对待国外民族问题,由天下观变为近代国家观;革命派初期的"反满"宣传蕴藏浓厚的华夷之辨色彩,后来则提出"五族共和"的近代民族观念,体现于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宪法》之中。这种转变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大价值:在中华民族内部,"满汉一家"、"五族共和"等主张体现了民族平等的理念,强化了"中华民族"及中国国家的认同;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中华民族及中国国家的定位逐步建立在理性和现实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教学应构建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的,以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教学训练环节,使培养对象在掌握侦查讯问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讯问对象,开展针对性侦查讯问工作,顺利地完成讯问任务。  相似文献   

12.
始终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学的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11,27(3):120-124
党校作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性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当前,在党校教学中党性教育存在着对党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性教育规律研究不多以及教育方式陈旧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把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党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根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 《思想战线》2002,28(1):11-15
西部开发作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设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转型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则是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语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现状及近年来实施的保护措施 ,印证着这个文化变迁进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备战奥运的各项准备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奥运比赛场馆建设、交通路桥改造、街乡环境整治等均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奥运安保、奥运宣传、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5.
曾志伟 《桂海论丛》2010,26(1):55-58
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力,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党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发展力包括发展民主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和驾驭网络媒体的能力。"六种能力"构成了基层党组织发展力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6.
战场环境是警察执法战斗的依托和舞台,也是战术运用的客观依据。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警察战斗力的使用是不能脱离战场环境的,因此战场环境对警察战斗力及其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对警察战斗力构成的影响:即对参战人员的影响,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人与武器结合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战斗力使用的影响:即对战法选择的影响,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个体价值定位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体价值定位经历了一个从个体依赖到逐渐获得个体独立的演变过程。集体主义也随着个体价值地位的演变,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开始由传统集体主义向新集体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8.
现场重建作为全面再现案件经过的科学方法,在揭露和查明犯罪,排除犯罪嫌疑,保证侦查准确性和保障人权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愈来愈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比西方国家发达的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和技术,我国犯罪现场重建仍属于起步阶段,有关概念问题仍存在争议。文中就犯罪现场概念问题以及犯罪现场重建的启动和结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综观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其执政观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理论创新——永葆执政活力的理论之源;执政为民——永葆执政活力的阶级之源;发展兴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动力之源;依法治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制度保证;从严治党——永葆执政活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的条件的规定过于简单,并且将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对案件的处理方式一并表述,没有完全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条件的规定要求,不利于侦查人员及其负责人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时,应单独规定侦查终结的条件。即“侦查机关或部门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案件全部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性质认定准确,法律手续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