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78年我国广泛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当代中国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这场运动的发生和发展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之成为他谋划改革开放、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光辉篇章中的一个精彩序曲。一、邓小平是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倡导者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直接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进行的。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这本应成为实现新的历史性转折的重要契机。然而,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做好吕梁工作的前提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说:“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发起吴江(时任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1977年春,邓小平同志就已经正式向当时的党中央表明“两个凡是”的提法不妥。到1977年9月和11月,在中央党校的哲学课程和党史课程中已经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问题并进行讨论。其后,在有的...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9,(1):19-2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前,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邓小平同志指导和支持下,在胡耀邦同志直接和具体组织下取得了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划时代的伟大胜利。1978年下半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的前夕,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支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批判两个凡是,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结合起来,恢复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他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忠诚卫士,真正的身体力行者。…  相似文献   

6.
粉碎“四人帮”后,“两个凡是”和“左”倾错误仍然严重阻碍着拨乱反正和端正党的思想路线的进程。在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胡耀邦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点燃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熊熊烈火。胡耀邦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组织者和推动者;邓小平控制着大局,一掌定乾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萍 《前沿》1998,(12)
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到今年已整整二十年了。20年后我们再次回顾这场大讨论,仍能从中得到许多启发。一、实践标准的提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在中国历史迫切需要结束过去,开辟新阶段的背景下发生的。“文革”后,中国走到了一个矛盾的叉口,中国要不要变,怎样变,即“往何处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摆在了全国人民面前。当时,在揭批“四人帮”和拨乱反正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毛泽东同志时,当时有人提出了“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小平同志就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倡导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带来了全党思想的大解放,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那次思想解放落脚到经济上的最大成果,是在八亿人口的农村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确立与思想路线密切相关。2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上统一了认识,思想从“两个凡是”和“文化大革命”及其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了新时期第一次思想大解放,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则带来了新时期第二次和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如果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决了“唯书”与“唯实”的问题,推翻了“两个凡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藩篱,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讨论则解决了姓“资”姓“社”和姓“公”姓“私”的问题,冲破的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  相似文献   

11.
二十年前的初夏,在祖国的大地上掀起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令长期禁锢在极“左”思潮下的人们感到震惊和振奋。他们起先是疑虑和沉默,继而思考和反省,进而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场讨论中。真理越辩越明,真理之声锁不住。人们的思想活跃起来,争论一浪高过一浪。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论最终战胜了“两个凡是”的观点。这场论争终于形成一场空前高涨的伟大的思想运动,从而在思想上彻底推翻了“左”倾路线的束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关于…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提出之前,先提出了实践标准,进而又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一般来说,“三个有利于”标准多是针对生产力标准的局限、产生的误解和当时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文革”以后,思想领域存在的基本问题是,一些人把他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来框衡现实,搞“两个凡是”,以此来禁锢人们的头脑。针对这种状况,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  相似文献   

13.
周谦 《群众》2008,(9):41-42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最宝贵的经验就是解放思想,30年前真理标准大讨论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这个法宝,勇敢地从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在理论上早已解决了的基本原理,在2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竟然成为在全党、全国范围内的被称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主题。实质上,这场讨论,是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全国从...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22日,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作为一个在小平同志身边多年的工作人员,我更加怀念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呕心沥血、奋斗了一生的小平同志。一1977年,在中央许多老同志的强烈要求下,在广大群众的一片呼声中,73岁的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了,他的复出引起全世界轰动。当然这也是人们预料之中的事。然而小平同志很少谈自己,他总是把话题引向中国急迫的现实问题。他亲自发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论,击中了“两个凡是”的要害,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提高了广大党员、群众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方法看…  相似文献   

16.
试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运用和发展张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贡献,突出体现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70年代末期支持和倡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二是80年代中期提出“生产力标准”;三是90年代初提出“...  相似文献   

17.
杨冬权 《传承》2004,(4):11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在邓小平的思想启发和亲自主持下开展起来的一场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运动。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后,有人提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4月10日,还没有恢复职务的邓小平经过反复考虑,给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5月3日,中共中央转发此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正确意见。5月24日,邓小平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说:“前些日子,中央办公厅两位负责同志来看我,我对他们讲,‘两…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八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人们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这场革命,使人们深切认识到:“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从而冲破了几十年来的教条主义的禁锢,挣脱了“两个凡是”的羁绊,抛弃了唯书、唯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的五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红五月。从当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起,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当时尚未恢复职务的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无产阶级革命胆略,积极支持和领导了这场大讨论。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问题。不仅理论工作者撰文参加讨论,而且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发表文章或讲话,一致拥护和支持《光明日报)文章的观点,从最根本的理论观点上对“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20.
一、转型初期的思想文化复苏和科学理性恢复2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揭开了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和思想文化变迁的历史序幕。当时,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对于破除“两个凡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权威,实现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的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