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以“公众听庭评审”活动为载体,设立程序,建立保障旁听人员发表评议意见制度,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让人民群众参与司法、见证司法、监督司法、支持司法。这一做法不仅成为铜山法治建设的一张名片,还被徐州市政法委在全市推广,获得“江苏省政法工作创新奖”。该院今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徐州市十佳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陕西法院坚持以“审判工作五进”和“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和建议活动”为司法机制创新切入点,扩大公民有序的司法参与,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支持实现司法公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仅以2009年为例,全省法院共有20150件案件采用“五进”的方式进行审理和执行,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0,(11):64-64,F0003
近年来,立足服务于余杭区六大发展战略,余杭区法院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实践省高院“八项司法”为主线,以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使命,认真履行司法职能,  相似文献   

4.
全面深化“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促进以智慧援助、智慧矫正、智慧公证为主的司法行政正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信息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与深入,新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缺乏问题也随之愈发显著。对标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紧跟司法行政部门用人需要,开展司法行政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分级分类标准、综合性产教融合基地、现代学徒制专班、司法大数据实训平台、动态联席工作机制等系列研究与探索,可为推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提供技术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5.
王灿发  张祖增  王政 《长白学刊》2023,(3):90-100+2
科技理性的纯粹化催生了生态风险的社会化,内生于此的风险预防原则因具有突破传统意义上“生态环境无损害则无救济”思维范式的价值功用而在环境司法中获得充分的适用空间,其内在价值主要体现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视域下对救济性环境司法的“补充功能”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视角下对行政权在环境风险规制中主导地位的“督促功能”。目前,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司法裁判中适用虽已初具共识,但仍面临作为适用依据的体系性法律规则缺失、作为核心要素的“重大风险”的认定存在困境以及作为适用场域的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呈现“单轨制”运行特征等三重困境。为进一步发挥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司法中的作用,需要以环境保护法规定的预防原则为接口,塑造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法典中的文本表达方式;以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司法中适用的核心要素——“重大风险”为概念起点,完善“重大风险”认定的司法裁判规则;以确保司法权的谦抑性为前提,拓展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司法中的适用场域。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10,(7):52-52,F0003
今年以来,东方市人民法院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平安东方、文明东方、富强东方”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司法能力为目标,以“制度落实年”为抓手,强力推进政法四项重点工作,为该地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7.
近期,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首例“开瓶费”终审结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虽然维持了“酒店退还100元开瓶费”的一审判决,但裁定理由却变成了“酒楼没有‘明示’收费”。这一变化意味着,法院不准备以司法的方式叫停“开瓶费”,也不准备对开瓶费之争做出“司法定论”。  相似文献   

8.
许身健 《求索》2022,(2):165-175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作为两套评价标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着眼点不同,一个更多在法体系内展开评价,另一个则是超越法体系的判断。联系在于社会效果的判断并不是一种任意的非法律性判断,它仍然要建立在法律效果评价基础上,亦即要以司法裁判的“实体裁判质量”作为参照基础。构筑于“法律效果”基石上的司法裁判在回应社会期盼时“力有不逮”,这已凸显于司法改革进程中诸多方面。实体法规范结构中的事实与规范的绝对分离,及该结构对诉讼目的之影响,导致了诉讼与纠纷之间内存的张力具有内在恒定性。“从规范出发型”的司法裁判方式可以从“以事实出发”的司法裁判方式中获得有益借鉴,进而提升和实现司法裁判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法的滞后性易导致司法在面临“无法可依”境况时出现“同案异判”的结果。司法机关主要通过完善“类案检索”机制统一司法适用以缓和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张力,然而判例的非法律渊源地位决定了“类案检索”机制的局限性。为实现类案统一裁判,应当探索一条司法裁判上升到立法规范进而指导审判的路径。面对司法与立法之间的鸿沟,在法院、法官二元结构下,实现从裁判到规范、从实体到程序两方面,都有一定的探索和经验。架构于理论正当与制度可能的基础之上,在实体、程序两方面突破及立法权下放的背景下,通过厘清立法中司法输入的理性边界,畅通立法对司法裁判的甄别、吸收机制,在理性的边界内实现从司法裁判到立法规范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司法警务专业执法类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司法警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专业培养的是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主要面向法院和检察院,能够胜任保障司法审判安全、司法裁判文书强制执行等的高素质实战型警务人才。为充分体现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法”与“警”的双向特征,[1]以《法院执行实务》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建设现状和立足“法”和“警”双向度建设等方面探索执法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法院党组把切实加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作为锻造优秀司法队伍、打造优质司法环境、创造优良司法业绩的强大动力。以文明塑造法院、用公正铸就天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司法”三项重点工作。该院连续1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两届荣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全院9个业务庭6个被省高院评为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法院以“二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司法工作主题,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方针,狠抓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管理和文明创建,全力实施“四项工程”,做到了公正司法与文明司法同步发展,“三个文明”协调并重。该院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模范集体”、“集体一等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  相似文献   

13.
“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司法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目前公民参与司法的两个重要途径,承载着“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的现实理想。然而,无论是人民陪审员制度还是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方面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精英化”和“法律缺失”的弊端让公民参与司法严重形式化、花瓶化。在这方面,宁波江北区人民法院的“大陪审制”实验,广安检察机关在人大选任、管理人民监督员方面的探索,都为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无论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何时出台,增强公众的参与度和决定权已经成为司法改革的一致取向。让社会民众参与司法、了解司法、影响司法、监督司法,进而改良司法。无疑将是司法改革的一条有益探索之道。因为公民参与司法已经成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杜苏 《求索》2013,(5):161-164
古代中国和法国,同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典型样本.但在司法体制方面却有很大差异。法国的传统司法体制极大地影响了以“三权分立”、“司法独立”为特征的近代法国司法权理论,而中国对此问题的研究几为空白,类似的知识缺失在我国司法权理论研究当中已经造成了很多偏差。本文对两种传统司法体制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从中总结差异,厘清误解,希望能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坚实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司法”这一范畴的使用频率很高。姑且把它归成三类,即狭义的、中义的和广义的司法。中义的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审理案件的专门活动”。这里所说的“司法机关”,不仅包括法院,也包括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司法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而且司法制度改革应该包含司法体制。回顾中外司法改革的历史,对当前中国的司法改革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司法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当前的司法改革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6.
游伟 《民主与法制》2013,(22):64-64
公开是公正的前提。司法公正,同样需要以“公开”作为保证。司法过程只有真正做到依法全面公开与透明,才能促进司法的公正,确立司法的公信。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奋力起航,以“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为目标的改革方案,最终指向同一个问题:如何确保审判者的自主意志不受干扰。为此,改革既要保障司法机关不受党政等其他机关的不当干预,也要保障在司法系统内部,审判能够真正按照司法规律独立自主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逃犯移交是海峡两岸之间开展最早、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司法互助事项。《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将“逃犯移交”称为“遣返刑事嫌疑犯或刑事犯”,并专条规定了“人道、安全、迅速、便利”的原则等内容,但是对其基础和核心的原则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中的逃犯移交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引渡,性质不同,但问题相...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司法改革的提速,“人性化”已成为一个非常耀眼的司法关键词,在司法实践中,各级审判,检察机关温情关怀的创新之举层出不穷。“司法人性化”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司法形象,提升了司法文明的品质,但与此同时,一些缺少规制的“司法人性化”探索也遭遇了不少困惑和质疑,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命运抉择。  相似文献   

20.
市二中院自6月份以来,按照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的统一部署和市高院的具体要求,以强化司法责任、提高司法能力、培育司法素养、完善司法管理为重点,不断深化认识、细化措施、强化落实,扎实开展“规范可法行为,促进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整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