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说“有病乱投医”,有道是“良医治病、庸医害命”。近年来,在农村许多地方,庸医致人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2004年1月1日国务院颁布施行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主要规定是:  相似文献   

2.
古代也有庸医,既然有“庸医”,“医闹”也就在所难免,但闹得太凶的并不多。尽管少见,但不等于没有,有了医疗事故,除了“私了”解决外,历朝官方是什么态度呢?  相似文献   

3.
一 深夜电话的语调很冷很冷 夏末的夜晚,上海西南角的田林新村,已不见8月的喧闹和嘈杂,显得十分宁静。 青年剧作家瞿新华从灯影下抬起头来,归理了一下桌面,准备搁笔入睡。 正在这时,他身后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瞿新华提起话筒,招呼了一声,随即听到对方问:“瞿新华吗?” 谁打来的电话,半夜里语调这么冲?剧作家心里一惊,马上说:“是,我是瞿新华。” “我是王阿利。”听筒里传出的声音,让瞿新华听得极不舒服。 怎么了?王阿利是辽宁电视剧创作中心的副主任,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编辑瞿新华相熟,又有创作上的合作,过去通电话时,都是和和气气的,而1991年9月12日这一回却语冷话硬,一反常态。剧作家马上问:“阿利,什么事?听你的口气,好象有点火。”  相似文献   

4.
“治病”于“未病”之先,强调的是要重预防,把工作做在前面,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不仅是科学的,也是“良医”之举。此理自古就有。古人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联系到我们党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当前,要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也就是所谓的不“患病”或少“患病”,我们也应善做“良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性,增强预见性,“治病”于“未病”之先。反腐倡廉工作“治病”于“未病”之先,首要的是“医”好思想,从认识上解决问题。一个人之所以腐败,思想上的动摇是关键的。河北省国税局原…  相似文献   

5.
上期我们讲到了如何识别碰瓷防敲诈,今天我们来讲讲遭遇不同类型的敲诈,我们如何解决,如何出招。抓小辫子型先来讲一个真实的案例,叫做“稀硫酸泼下身冒充性病,青霉素真过敏医生被坑”。这个案例听起来有点不雅,却是真实发生的。一个男的将稀硫酸泼到自己的下半身,结果一下就把下身给烧了,看上去很像得了性病。然后,他就到路边的电线杆子上找那些专治性病小广告,按照小广告上写的地址去看医生。他说:“大夫,你看我这是什么病?”其实这些医生大都是些无证的庸医,巴不得他是性病,一看又像性病,就说:“你这是性病,我包你打一针青霉素就好。”结…  相似文献   

6.
漫画与幽默     
三位母亲自豪地谈起她们的儿子。第一位说:“我之所以相信我的小彼得将成为一名工程师,是因为不管我买给他什么玩具,他都把它们拆得七零八散。”第二位说;“我为我儿子感到骄傲,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因为他现在总爱和别人吵架。”第三位说:“我儿子将来会成为一名医生,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现在体弱多病;俗话说:‘久病成良医’。”  相似文献   

7.
刘秉光 《政府法制》2011,(33):40-41
历代中国帝王中,除名字之外还有外号、诨名、绰号的不乏其人,如一心向佛、四度出家的梁武帝萧衍被人称做“皇帝菩萨”;如不辨是非、爱和稀泥的唐中宗李显被人称做“和事天子”;再如晚上纵酒、白天大睡的辽穆宗耶律璩被人称做“睡王”;至于人们所讲的“赤脚大仙”宋仁宗、“促织天子”明宣宗、“蛤蟆天子”弘光帝等等,  相似文献   

8.
叶承琪 《方圆》2023,(2):64-67
<正>奢侈安逸的“牢狱生活”没让弗朗西斯忘记判决日期即将临近,真正的联邦监狱不会有热气腾腾的美食和殷勤的仆人。逃跑计划被提上了日程如同大多数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一样,伦纳德·格伦·弗朗西斯在警界和坊间留下了自己的诨名——“胖子伦纳德”,但这个外号并没有概括出他的老辣城府。这个大腹便便的马来西亚富商长着一张宽阔的方脸,古铜色皮肤的丛丛沟壑流动着深沉心思,  相似文献   

9.
她,文雅、平和、带着书生气,以育人之心诠释审判真谛,有着“法庭上特殊园丁”的雅号。她用慈母般的爱心令无数少年迷途知返,少年犯们称她为“法官妈妈”;她为失足少年的父母擦干眼中的泪水,被誉为拯救孩子的“良医”;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1月我依法接受被告人张全金的委托,为张全金被认定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一案担任二审辩护人。我深入调查取证后,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了一系列辩护意见,得到了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重视和采纳,使这起死罪案得以及时纠正,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猜疑酿成的杀身大祸死者张某与被告张全金同系江西省南丰县某村村民,她们门户相对,却是一对冤家。1992年10月的一天.张全金在街上赶街,张某的妹夫聂某过来与张全金碰了一下。过后,张全金自感不适。平日听说聂某擅长点穴,“莫非他点了我的穴?”她找到了乡土庸医,庸医告诉她穴道已被人点,并…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   唐 李林说:“你总不会疑心我在这茶里给你投毒了吧?唉,有时候这人呀,认识了还不如不认识呢!唐,你说,如果我们从不认识,你会把那案子跟我联系起来吗?”李林的话让我的脊梁骨感到阵阵发冷。李林这是要先发制人吗? 我沉住气,装作翻书的样子问李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你看这四根茶叶,就好比四个人……” “哪四个?” “你、刘柳、我。我们是浮在上面的这三根。” “还有一个人呢?” “那个人我也不认识,可能就是沉在杯底的那一根吧?” “哦,这比喻实在是新鲜!我想听你给我解释。” “你看吧,这四根茶,…  相似文献   

12.
我是检察官     
“我是检察官”,当我随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感觉是平淡平凡的——它仅仅是我的职业,就像平常人的职业一样。“我是检察官”,当我略加惦量和思考,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了一份责任和一种自豪——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名字,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我是检察官”,当我想起古希腊的天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再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惊恐和不安——不由自主地轻声自问:我合格吗?我称职吗?我能让供养我的百姓满意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人们思考和追问自己的人生意义时无法绕开然应比业余的更专业,更纯正,更地…  相似文献   

13.
如果给“清官”下个定义,肯定会有各种版本,包括来“大讲堂”坐坐的专家们也各有见解。然而,“清官”的核心是“廉洁、正直”似乎并无争议。这就是为什么在社会昌盛,人们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仍然有那么多人有“清官情结”。问题是,我们该如何看待“清官情结”?如何去粗存精?如何将这种“情结”化为“廉政”的氛围?这是我们刊登这组稿子的期盼。 本期另一话题“房产市场,谁主沉浮”将继续由《上海房产》主编赵也初先生客串主持,感谢他的鼎力相助。  相似文献   

14.
五月的阳光柔和明丽,令人身心愉悦。陈婉许久以来的压抑似乎有些释然,快下班的时候,她盘算着六·一节给女儿的礼物。 电话。一个陌生女人找她。 “你是准,有什么事?”陈婉问。 “我是谁不重要,只想问问你,威桑是你的什么人?”对方的声音颤颤的,仿佛挺害怕。 “这……你问这干吗?”陈婉一下子慌了。 “我……”对方迟疑了一下,“我有个小姐妹被他害得挺苦,我想找他,可是他失踪了。他在你这儿吗?”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     
枪决前的愿望法官:“你就要被枪决了,最后还有什么愿望?”犯人:“我希望穿上一件防弹背心。”80岁的小偷法官:“被告,您干的这件事简直令我们难以置信,您怎么会在80岁高龄的时候去偷别人的汽车呢?”被告:“法官先生,您当然无从了解,在我年轻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汽车呀!”拒不交代在法庭上,法官在审问窃贼:“你老实交代,你是怎么打开那个保险柜的?”“这可不能告诉您,法官先生,”窃贼说,“因为本庭上在座的说不定就有想吃我这碗饭的。”诚实的贼“你声明你偷东西是因为你快要饿死了,”法官问小偷,“那么你为什么不拿吃的,却偷光了钱柜呢?”“因…  相似文献   

16.
去年,某县惩腐办主任因嫖娼被公安机关查处。今年5月,该县常务副县长在台上作“严打”报告后的第3天,因受贿被检察机关抓获。他被提任常务副县长不到20天,就跌下了犯罪深渊。同时因受贿被查处的还有该县监察局局长。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所犯罪行都是在提任之前所为,而这些丑闻又都是发生在县委大院内。“严打”打到了自己头上,“惩腐”惩到了自己身上,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奇怪的是,这些“劣马”在提拔重用之前,就劣迹昭著,群众早有议论。不知我们的“伯乐”是如何“相马”的?把这群“劣马”选到疆场上,“伯乐”该负何责任?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形势下,有人提问:既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了,为什么还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法是否还是专政的工具?有的人则公然主张削弱或取消专政。那末,究竟什么是“专政”?为什么现阶段仍必须继续坚持专政?社会主义的法是否已经丧失其专政的功能?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有待澄清的理论问题。“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与“实行专政”概念不是等同的什么是“专政”?列宁说过:“专政是个大字眼,大字眼是不能随便乱说的。”(《列宁选集》第3卷,第517页)但人们在使用这个字眼时,往往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与“实  相似文献   

18.
一个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的农村妇女,在5年之内迅速积累了3000万元的财富,这可能吗?她做什么生意?2005年9月16日,随着云南省德宏州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旺信跨国赌博案的终结,“女赌王”旺信暴富之谜终于大白于天下。“赛替”盛行“半夜时候,坐立起;力睁眼,听叫声。”“这火光,近处闪烁;晚上时,本明亮。”“谁经商,会守规章;众男女,别偏离。”“相爱时,身有引力;像垮堤,洪奔泄。”你能猜出这四个谜语的谜底吗?如果你能猜中,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获得27倍的奖金。不过谜底可能是你怎么也想像不出的——这四个谜语的谜底都是:孔雀。这就是被称为“赛替…  相似文献   

19.
姜少勇 《政府法制》2010,(14):22-22
绰号,又称外号、诨名,往往是按照人的容貌气质、性格特点和一贯做派所取的别名和戏称。读唐史,读到一些官员的绰号,既形象地展现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也反映出当时的社情民意,官风政声。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世界妇女解放蓬勃发展的时期,欧洲的戏剧舞台顺应了这一潮流,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女性形象。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首次提出女性要与男性享有平等地位的要求,标志着新女性形象的确立。随后尽管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和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在《父亲》、《朱丽小姐》与《理想的丈夫》等剧中塑造了一些“反”新女性形象,但新女性形象并没有中止发展。终于在戏剧大师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圣女贞德》等剧作中,女性解放的主题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