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根廷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场以支付危机为主要特征的债务危机。它是因阿根廷政府丧失偿债能力、不得不宣布倒债而引发的。阿根廷债务危机启示人们,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政府只有坚决控制财政赤字,保持健康的财政,不断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保持合理的资金流入,制定并实施恰当的债务政策,控制内外公共债务的规模,减少对外债的依赖,维护公共财政的平衡,保持政府信用,才能有效地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18日,美洲开发银行行长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先生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做演讲,重点阐述了他对拉美金融及银行业的危机、代价、教训和防范问题,以及中国加入美洲开发银行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所发生的金融危机,其频率之高、对危机的易感性之强、所付出的代价之大都超过其他地区。在所发生的5次大的金融危机中,有3次是“源发性”危机,即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和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有2次是“感染性”危机,即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感染所引发…  相似文献   

3.
拉美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兼评“布雷迪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800亿美元外债为标志,拉美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债务危机。迄今为止,这场危机已持续了将近10年。虽然债务国、债权银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多边机构曾为解决拉美债务危机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拉美国家的负债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从1982年的3300多亿美元增至目前的4200多亿美元。人们不禁要问:拉美债务危机究竟有无出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似乎有必要提出另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才算解决了债务危机? 历史经验表明,适度规模的外债不仅不会带来危害,反而有利于弥补内部资金不足和加快经济发展。南朝鲜、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举借了不少外债,然而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2008和2009年是金融危机年的话,那么,到了2010年,债务危机已经取代金融冲击,成为威胁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次生灾难”,而且现在还愈演愈烈。在美、欧、日三大主要经济体中,欧洲是总体债务负担最轻的一个;日本2011年初的政府债务接近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0%,是所有主要发达国家中债务水平最高的  相似文献   

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日本经济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日本MIMIC模型的建立发现了影响日本"危机强度"的国内信贷/GDP和政府债务/GDP两个国内主要影响因素,对各种传染渠道进行检验后发现了这次引起日本金融危机的主要是贸易传染渠道,对上述国内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扩张性政策,在金融市场中并没有转化为有效的投资和需求反而大大增加了政府债务。  相似文献   

6.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与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和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既有共同特点或相似之处,又有区别。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相同或相似,但各国存在的问题也有区别和差异,因为各国国情和采取的政策并非“千篇一律”。世界银行19...  相似文献   

7.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演变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虽然此后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缓解了金融危机的蔓延,但2010年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再度表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相当脆弱,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仍可能出现"双底"复苏。因此,本文以国际金融危机的起源与演化为背景,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对广西"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藉此提出广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 1 997年 1 1月爆发的韩国金融危机的背后 ,有一系列制度性因素 :如政府对金融机构及其活动的过度干预、融资体制上的缺陷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完善。这些制度性因素一方面使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缺乏商业导向 ,从而导致巨额坏账并最终危及其自身 ;另一方面则形成了企业对国内银行间接融资和外债的过度依赖 ,并最终引发了以外债偿付危机为表现形式的金融危机。这些教训对于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1982年第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广泛和严重的债务危机。第三世界的债务已成为一个世人所注目的尖锐问题。本文准备就第三世界债务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对第三世界经济和南北关系的影响,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后,拉美国家实施了应急性的财政调整。由于实行顺周期的财政政策、债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大量的隐形债务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没有理顺等因素,为90年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严重地威胁了拉美国家的金融稳定。分析拉美国家金融动荡的财政因素,可以为中国采取合适的财政政策,协调并支持金融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发生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看似渡过了危机,但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全球性的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治理体系中的消极因素不断蔓延。当我们把这些消极因素汇聚到一起时,会惊讶地发现,世界已接近冲突的临界点。一是世界经济继续低迷。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不到3%,而从冷战结束到金融危机前年均增速为3.75%。10年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幅年均超过4%,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年均增幅不到2%。  相似文献   

12.
泰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涛 《东南亚》2004,(1):11-1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在泰国金融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资本金短缺和巨额不良贷款的问题,造成银行体系在爆发的危机前失去抵御能力,加速了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后,泰国银行体系开始全面的改革,加强资本金管理是改革措施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经过近6年的改革,泰国银行的资本金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资本结构开始改善,但是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2 0 0 1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修订草案的通过,对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提出了更准确和全面的定义,使泰国商业银行面对一个更加严格的外部资本金…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自1982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已进行了三年多的经济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德拉马德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紧缩措施,使危机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1984年经济略有回升。但是,由于债务负担过重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调整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1985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墨西哥经济调整的前景如何?摆脱困境的出路何在?这些问题已引起普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郭勇  潘玉 《东南亚纵横》2010,(11):53-5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给本来就复苏缓慢的欧盟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并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对此次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要认真吸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教训,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过程中,各国政府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政策协调机制、危机应对机制和监管机制,以防范区域性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前泰国政府的公共债务攀高不下,根本原因在于199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为了防止再度出现债务危机,泰国政府已经和即将采取长期性的偿还债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1981年起,拉丁美洲陷入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这场经济困难是以债务危机为中心的。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和一系列经济调整,随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拉美国家的经济形势已开始有所改善,债务危机有所缓解。其具体表现是  相似文献   

17.
从金融危机看中国的立法与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滨 《亚非纵横》2009,(1):18-21
次贷危机自2007年2月在美国爆发以来,已经逐步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对此,各国政府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积极应对。在宏观调控方面,各国政府主要采取协同降息,向金融机构注资,实施国有化以及提供担保等措施。在金融监管方面,呼吁重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完善金融立法,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应该在金融立法和监管方面汲取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去年7月初旬,泰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继而波及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国家。泰国爆发金融危机,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评选为1997年十大国际新闻之一。泰国发生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旅游业以及引进外资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场危机已经持续10个多月,目前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因此,我们需要加以关注。金融危机爆发最近几年,泰国经济不景气,出口锐减,财政赤字增大,银行出现巨额呆帐。去年五月,金融危机已出现苗头。2月,国际大炒家索罗斯等掀起一股抛售奉体的风潮,引起泰殊对美元的汇率大幅度下跌。5月,国际炒家再度兴…  相似文献   

19.
应对金融危机:从比较中看俄罗斯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和2008年的两次金融危机俄罗斯都没能幸免。两次危机中,虽然诱因不同,但俄罗斯均表现出了股市下挫、银行遭遇流动性危机、卢布贬值等特征。就危机前的宏观经济背景而言,两次危机期间都发生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挫,但石油价格下降的原因、幅度及其对俄罗斯造成的影响却有所不同;两次危机都使俄罗斯受负债拖累,但1998年以主权债务为主,而2008年以企业债为主。从根本上来讲,两次危机都暴露出了俄罗斯"依靠油气收益和外国低息贷款来发展经济"的致命弱点,并且显示出近十年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其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通过两次危机的对比,也再次证明市场经验不足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慎重对待金融的开放与自由化。  相似文献   

20.
阿根廷的"2005年债务互换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年底阿根廷危机某种程度上是巨额外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因此,阿根廷债务重组计划备受全球的关注,尤其是针对国际债权人的重组计划.2003年阿根廷首次提出"迪拜提案",但由于国际债权人的强烈反对而夭折.2004年阿根廷政府再次提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提案",这充分说明了阿根廷政府的诚意和努力.在债务互换计划的条款、债务减免幅度、财政状况和清偿能力等方面,阿根廷做出了更大的让步,这是"2005年债务互换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