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指按户逐人记载公民基本身份信息、自然变动、迁移变动、身份变动等内容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焦点是不平等的二元户口结构 ;严格的“农转非”户口迁移政策 ;走样了的户口功能。政府对户籍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 ,但仍要在加强引导、解决焦点问题、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解决深层问题等方面作出努力。改革中注意不能全盘否定户籍制度的作用 ,要有法律意识 ,要朝缩小城乡差距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2.
1949年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演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调整、准市场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调整与改革、市场经济时期户籍制度的改革三大历程。中国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关节,在于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多种利益,通过居民身份证、暂住证的实行,粮油关系的废除,以及住房的商品化和就业的市场化,以明显弱化户口的作用,从而达到调整失衡的城乡利益格局的目的,最终实现城乡居民真正身份平等的自由迁徙。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盲目性、不彻底性,法律规范滞后及定位不准等困惑。为此,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制度,强化户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分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以及尽快完善户籍立法等户籍制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弊病日益凸现。克服弊端的对策是:强化户籍管理基础性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加快户籍管理立法步伐;积极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从以户口为中心的静态管理逐步向以人为中心的动态管理过渡;提高户籍管理科技含量等。户籍制度改革呈现渐进性、步骤性和非物质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杨劲 《理论前沿》2004,(18):39-39
城镇化已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当前要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与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协调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障碍,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首先要进行户籍制度创新。要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尽快废除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可以完全打开城门,让农民自由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些地方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试验。但是由于制度上的障碍、利益集团的博弈,资源上的匮乏、政策上的阻碍等,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着难点。我国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的真正平等,注意改革的力度和顺序,对人事、教育、医疗等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剥离现行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和其它社会功能,促进户籍管理的法制化,建立城乡统筹、行政控制和市场推进相结合的体现平等和实现迁徙自由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要求改革户籍制度的呼声不断。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难点:1.从资源分配上,统一城乡户口并不意味着相关社会问题会随之解决;2.对于大城市户籍改革成本的认识难以统一;3.统一城乡户口意味着流动的双向性。动力基础:1.城市拉力不断提升;2.农村推力经济的持续发展;3.实现比较利润的平衡化。  相似文献   

8.
热词解释     
《社会主义论坛》2009,(1):50-50
13个省市区取消农业户口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河北、辽宁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了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我国的户籍制度经历了建国初期短暂的自由迁移、195 8年开始的严格限制户口自由迁移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以及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主要是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三个时期。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尚局限于小城镇范围 ,这有其认识上的严重误区。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实行全体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 ,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属于政府主导的推进模式,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投融资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当前,征地制度被赋予了重要的融资功能,户籍制度则基本停留在户口政策改革的层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制度改革,应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融资制度,征地制度改革需要赋予农民合理的补偿权,户籍制度改革不是户口改革,应该建立起公平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制度改革可以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获批后,为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武汉城市圈户籍制度的部门整体联动性不够,圈内的城镇需求受阻,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而且城市圈内的户籍政策不统一。应渐次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健全以居住地为主的户口登记制度,推进城市圈内人口信息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加快武汉城市圈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户籍制度改革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中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重溯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与户籍制度的关系的历史,梳理河北省新时期进行的几次户籍制度改革情况,在分析总结户籍制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厘清户籍制度改革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中作用,既要认识到户籍制度改革作用的有限性,又要看到户籍制度改革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全国大部分省、市在户籍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其中,在户籍管理制度中引入差异化管理理念?建立差异化户籍管理制度为城镇化发展提出具体的路径无疑是户籍制度管理的一种创新,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58年确立实施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和农村人为地隔离开来,在市场经济发展极大地阻碍了人力资本的流动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总体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以统计为唯一功能的户籍制度。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分立的历史现状,建立起统一的能够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镇户籍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口、人才的大流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城镇化进程,必须进行改革。制定城乡一体、统一规范、便民利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镇户口准入政策;规范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城镇户籍落户手续,使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我国户籍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作为现行户籍制度的核心,是以定量商品粮油供给制、劳动就业制度等辅助性措施为补充规定而形成的一系列户籍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的总称。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民工、高考移民、城市暂住人口等社会群体符号的出现,传统户籍制度与上述现象之间的张力愈加凸显。基于此,笔者以我国社会转型期户籍制度面临的诸多缺陷为视角,试图构建适应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户籍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透析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当代户籍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人群之间的差别,侵害了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户籍制度必须加强经济、文化、教育建设,尽快缩小和消除东西部地区、大、中城市之间的差别;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严密和完善户口管理;进一步调整城市户口迁移政策,继续放宽对户口迁移的限制;加强户籍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现行户籍制度与当代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发展形势极不适应,特别是城乡二元户籍体系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与推进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方向的城镇化建设不合拍。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加快户籍立法,制定统一规范的户籍管理制度,解决好“人户分离”问题,消弭“村规民约”的影响,逐步让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镇和乡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及其法律改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户籍制度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这导致其存在着损害法治、危害公民权利、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等弊端。对此,应出台旨在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不平等状况的户籍法,明确"迁移自由"作为基本权利,并规定户口申报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户籍登记管理机关的职权和责任,完善户口登记制度,实行"户籍与口籍并存,以口籍管理为主"的模式。同时修改相关法规,完善户口法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广西将要以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管理制度 ,逐步取消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农转非”计划指标限制 ,让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流动 ,加快全区城镇化建设进程。具体政策包括改革和完善城市户籍制度 ,放宽办理城镇常住户口条件 ,逐步取消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农转非”计划指标限制 ,放宽夫妻分居以及父母投靠子女和子女投靠父母户口迁移政策。对“农转非”的公民在子女入托、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实行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纠正对公民依法申报登记户口设置各种限制条件的做法 ,以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管理制度。广西将要以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