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一旦不能满足公共利益,其公共性流失就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如何进行管理”方面,通过‘签约外包制”的方式采用政府“掌舵”、市场“划桨”的策略,旨在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以避免公共性流失。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原理,通过建立政府与部门企业之间签订的线性契约模型的方法分析得出:由于道德风险的出现,政府“掌舵”、市场“划桨”的策略并不能有效的维护公共利益,政府依然存在公共性流失。对此,本文力图提出矫正公共性流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杰 《行政与法》2004,4(10):19-21
“公共性”是一个分析现代政府活动性质和行为的重要工具,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探讨有利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处在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研究政府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这种特定环境与制度下的内涵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根本理念层面、道德层面和政治过程层面来解释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容,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公共管理的根本理念定位———公众满意,国家公务员的公共行政道德责任建设及公民参与对“公共性”实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共性"视野中政府行为的市场化及其限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性”是政府得以产生、运行的内在依据和合法性来源。一个政府的“公共性”是通过其行为价值取向与行动能力来直接体现的。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长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市场化取向在强化政府的利益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政府“公共性”的流失。因此,合理设计市场经济中政府所应充当的角色,对政府行为进行限度分析,是增强政府“公共性”的理性选择。限定政府的行动范围必须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和适度性、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决策的法制化等问题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4.
潘跃 《公民与法治》2013,(20):20-21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关注。发展养老服务就是只发展“以房养老”吗?政府对发展养老服务不管了吗?《意见》对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无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厘革历经从政府垄断供给到市场主导的民营化改革再到公共性回归的嬗变演进,一直难以契合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滞碍了改革成果共享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掩藏于制度流变背后的逻辑,不应是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对立,也不是政府给付责任的市场化,而是政府、市场、社会合作供给体制的完备以及公私权责分配谱系的重塑。着眼于多元协同合作供给体制的构建,当务之急是彰显公共性根柢,实现公共权力的有效共享。不仅要基于契约治理框架,强化政府合同治理责任,更要回归公民权利,眷注公共服务消费者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现代政府职能转变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方向,这使政府责任问题更加突出。服务契约是现代社会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新型契约,政府对其管理经济和社会行为所负的责任要在权限确定的前提下遵循程序维度和绩效维度的问责进路。对服务契约中问责政府进路的论述,能为经济法责任理论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权是政府的重要责任,2010年后我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提供服务。本研究从居民满意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政府住房保障服务提供的质量与水平,研究发现东部居民对住房保障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不高。从东部地区分居住地类型来看,农村地区的满意度水平相对最高,市/县城的边缘地区居民的满意度相对最低;且省际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山东、天津与江苏居民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广东、上海与北京居民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政府应通过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性程度、推进地区间均等化等途径来提高住房保障服务水平与居民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根本性质,对公共性的理解有助于指导公共行政的实践。服务行政将成为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而宪法精神给理解服务行政的公共性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通过宪法精神可以对服务行政的公共性做出深刻的阐释,而这种公共性体现在行政权力的人本化和行政人员的伦理化上。  相似文献   

9.
苗政军 《行政与法》2023,(7):105-1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已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但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仍然存在短板弱项,呈现出“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问题。因此,需要聚焦多元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完善顶层设计;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面提档升级;聚焦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医养融合发展;聚焦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探索构建政府、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10.
社会契约的“订立”旨在使人类摆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作为国家“存在原理”,社会契约主旨是解决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其终极关怀是人民的福祉——保障安全、自由、财富和尊严等。但这些可欲的价值的实现须符合一种正义的原则和道德要求:平等对待和惠及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合作体系中的每一个立约者。平等、互惠构成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和道德义务,也是社会契约和社会秩序的实现条件。在这一意义上,不保护弱势群体,社会契约目的就不能达到,政府合法性就被质疑。弱势群体保护需要对社会契约进行动态完善——创新保护模式、着力后续调整、突出经济权利、建立诉讼制衡机制、高扬人本立约观。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总体上定位其研究的热点主题、概括其研究特点,可以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前瞻。本文以CNKI作为数据来源,采用共词分析法,通过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绘制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研究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研究热点包括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模式、体制机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等;呈现出以政策为导向、以实践为导向、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研究特点。研究内容将呈现多样化趋势,研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热点将聚焦在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公共数据的概念范畴作为公共数据治理的基石,并未达至立法统一和学理共识。无论是当前立法采行的以数据主体要素公共性为核心的归属标准,还是学界提出的以数据内容公共利用价值为内核的用途标准,皆有所短。基于公共数据之事物本质与价值特征,公共数据的范畴勘定应当坚持“主体+内容”双重公共性的标准,即只有数源主体和数据内容本身皆表征公共利益的数据才能作为公共数据,并负担相应的数据处理义务。主体要素的公共性以公共资金保障或政府授权经营为表征,内容要素的公共性则因作为公共产品供给活动的副产品而具备。根据主体要素与内容要素的公共性差异,公共数据呈现为公共性渐次降低的政务数据、公共非营利主体数据、公共营利主体数据和授权经营主体数据四类。  相似文献   

13.
刘波  李娜  彭瑾  常爽 《公共行政评论》2016,(4):23-44,205-206
从环卫服务外包实践和已有研究成果出发,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环卫服务外包中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对外包效果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政府合同管理能力这一重要变量;接着对深圳市环卫服务外包相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正式契约与关系契约都对外包效果产生正向影响,而正式契约对外包效果的影响小于关系契约对外包效果的影响,可见,在环卫服务外包中,关系契约是正式契约重要的补充者;正式契约的严密性与外包效果呈负相关关系,与研究假设相反,表明在我国现行背景下,过于严密的合同不利于保证外包效果;关系契约对外包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且关系契约中信任和伙伴性对保证外包效果至关重要,表明政府会选择其信任的且与其有过合作经历的服务商进行合作;同时,政府合同管理能力在环卫服务外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务民营化,某种意义上是基础设施领域“公私伙伴关系”的重构,由于水务行业在特定地区内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自然垄断特征,因此有必要通过招标投标的形式展开缔约前的竞争,并对公用事业特许协议的延展、终止与变更,也适用特别的规则。而出于公共性确保的需要,政府还要对特许后的公用事业予以后续规制,这主要包括价格规制、质量规制、对普遍服务义务和公众参与及知情权保障的要求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安捷 《法制与社会》2011,(5):169-169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趋势,政府逐渐从直接提供服务向服务资源协调者的角色转变。建立政府对养老服务购买的制度,增强NPO(NPO即非营利组织,指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组织)承担养老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的能力,对于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和NPO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有关“契约外包的边界”问题正伴随我国新一轮公私合作模式的倡导而获得关注.在美国,契约外包模式开始渗透到司法系统.既有以电子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变革催生的契约外包,也有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的契约外包;既涉及与司法职能相关的业务外包,也包含核心的审判职能外包.“政府固有职能”为公共机构职能外包提供了法定标准,也成为质疑司法机构职能外包的核心论据.学理和实务界通过一系列的学理和制度回应来缓解“政府固有职能”标准对司法机构契约外包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的公共性主要指社会保障产品的公共性。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立法举办的一项强制性公共事业,其提供的保障项目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部分具有公共性。社会保障的公共性在某些情况下的缺失会阻碍其功能的发挥,需要对公共性的缺失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18.
因体质脆弱的老年人易发生损害事故,公平裁判养老机构多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就成为达致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与保障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之平衡的关键。养老机构并非入住老人人身安全的保险人,应当仅在过错未尽照护义务时才承担责任。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着眼于判断行为人在损害发生之时点的行为有无过错,基于养老服务是以维护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的之继续性、劳动密集型服务,应综合“结构—过程—结果”而贯穿养老服务合同关系始终,从“硬件、软件、环境、主体”四个维度分析养老机构应当预见和防范的风险,在尊重老年人人格尊严的前提下,综合考量法律规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合同约定以及老年人身心状况之需求,认定养老机构有无过错。针对受害人举证困境以及司法虚化过错认定之现状,可以通过明确养老机构的义务以及推定过错、事实自证等过错认定客观化路径,为司法明确标准,为养老机构的规范运行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增进公众福祉的重要手段,它天然地具备“公共性”.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公共性”衰减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从各角度厘清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价值内涵,分析“公共性”衰减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购买服务是我国当前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创新。政府由此必须经常在"制造还是购买"之间进行选择,其决策质量将深刻影响购买服务政策的效果。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购买服务的前提是政府在服务的生产和交易环节获取比较经济效率。论文从公共服务的公共属性出发,认为在权衡购买服务的比较经济效率时,必须纳入对服务公共性治理的制度效率。为检验扩展的比较效率分析框架,论文对我国22个省41个市县的756名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研。研究发现,公共性治理效率会显著影响公务员对购买服务的态度,同时当前购买服务的整体效率还比较有限。研究认为,用公共性视角来补充和完善购买服务的市场化视角,能够深化和拓宽对政府效率、核心竞争力及其制度基础的理解,辅助政府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