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因此,美国民众拥有持枪权,该权利一度成为共和国自由的守护神。但是,美国逐渐枪支泛滥成灾,枪害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怀疑私人持枪的正当性,美国民众在对待枪支的态度上逐渐分化。美国多数普通民众是介于"护枪派"和"禁枪派"之间的"限枪派",他们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应该加强枪支管理,他们害怕枪支泛滥、痛恨枪害频发,但又不愿意轻易放弃持枪权。美国在枪支问题上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被告人为抢劫而携带枪支并不等于为抢劫而使用枪支,使用枪支是指行为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故意向对方显露抢支或开枪射击的行为。但如果行为人毫无针对性地将枪持在手中则不属于使用枪支,而是携带枪支行为。携带枪支而使用的情况实施抢劫,不能认定为持枪抢劫。被告人非法携带、运输枪支,根据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刑法理论,应以非法运输枪支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和尊重检察机关的公诉权出发,法院只能针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来认定,不宜改变指控罪名认定。  相似文献   

3.
枪支及枪支分类在《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枪弹痕迹检验》一卷中枪支(Amm)是指发射枪弹的器械,是利用火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型射击武器。枪支口径通常小于10毫米,重量不超过50公斤。在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以下简称《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枪支是指以火  相似文献   

4.
王景 《法学》1983,(11)
枪支、弹药是爆炸性、破坏性很强的武器,它必须掌握在忠于保卫社会主义事业的专门人员手中。早在一九五一年我国就公布了《枪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不容许任何人非法制造、买卖和收藏枪支、弹药。多年来,全国各地严格实行枪支管理,维持了社  相似文献   

5.
关于非法携带炸药、雷管、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罪的几个问题姜虹铁路法第六十条规定:“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是对我国刑法的补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6.
1991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以下简称铁路法)第60条第2款规定:“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比照刑法第163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没有对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以致使这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打击和遏制.铁路法把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对我国现行刑法的具体补充.但是没有具体规定科什么刑,只是规定“比照刑法第163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实质上是立法上的法律  相似文献   

7.
杜威  铁铮 《法律与生活》2016,(15):15-17
“枪支文化”在美国的盛行,要追溯至200多年前美国建国时.对于早期踏上美洲大陆的欧洲人来说,面对印第安部落环伺、野兽出没的危险境地,没有任何东西比手中的枪支弹药更可靠.1775年,莱克星顿的第一声枪响拉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美国的政治先贤们认为,为防止政府作恶,可允许人们持有武器.1791年,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明确写道:“纪律严明的民兵是保障各州自由和安全所必需的.因此,人民持有、携带枪械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8.
持枪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中,民警往往比较注重射击技术的掌握而缺乏对枪支基本情况的了解和学习、轻视射击持枪动作的安全性,甚至认为,枪支仅仅是手中用来震慑犯罪嫌疑人的武器,从未认识到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会成为毁灭自己的凶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主要用于装备军队、警队的致命武器,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枪支在我国和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受到了严格管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都禁止个人持有枪支。但由于历史及法律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国家对个人持有枪支的现象采取过于宽松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民警非工作时间的个人生活日趋丰富,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越来越广.新形势下各种腐朽思想不断侵袭,民警非工作时间社会交往引发的违纪违法问题呈逐年增加趋势.本文着重分析了民警非工作时间社会交往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民警非工作时间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正确执行铁路法中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严惩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秩序的犯罪分子,最高人民法院于1993年10月9日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刑事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司法解释,本文拟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对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行为,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铁路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比照刑法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生活》2012,(15):22-23
美国枪支管理法历史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国内才有一些管理枪支的法律规定出台,不过,绝大多数都是各州和地方上的法律。这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纽约州在1911年出台的《苏利文法》。但是,由于各州的法律差异很大,造成了枪支管理上的困难。因此,联邦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就成为必然。在罗斯福政府的推动下,国会通过了《1934年全国枪支法》。该项法案禁止传输和拥有机关枪和锯短长度的霰弹猎枪,对于制造和销售这类枪支征收税收,要求拥有这类枪支的人进行登记。不过,司法部关于实施手枪登记的提议并没有获得支持。时隔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1938年联邦火器法》,禁止销售武器给已经确认有重罪的犯人和逃犯,规定运输被盗枪支为非法。这一时期,枪支管制立法的主要支持者来自行政部门中的一些执法机构,面对有组织的反对  相似文献   

13.
现年53岁的查普曼堪称是美国最厉害的“赏金猎人”,他专门追捕美国警方悬赏缉拿的逃犯或保释期间逃跑的嫌犯,在几十年“赏金猎人”生涯中,他一共捕获了6000名在逃犯,并赢得了一笔又一笔的赏金或酬金。第6000名逃犯正是他在不久前抓获的。此外,他还是美国惟一一个曾逮住过联邦调查局通缉令上在逃犯的普通平民。据悉,查普曼逮捕逃犯时从来不使用枪支,因为他自己早年时也是一名罪犯,曾被判一级谋杀罪,这意味查普曼一生中都不能再携带枪支武器。查普曼现在已经成了美国的超级名人,他的故事已经被拍成了美国电视连续剧,查普曼目前和第四任妻子生…  相似文献   

14.
杨成然 《江淮法治》2011,(14):33-33
不久前,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公诉了一起持枪索债案件,一审法院经开庭审理,依法判决侍某犯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判处拘役4个月。  相似文献   

15.
自制小口径手枪的检验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颁布实施以及近年来公安机关对枪支、管制刀具管理力度的加大,使持枪暴力犯罪案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自行制造小口径手枪进行贩卖,牟取暴利,导致非法携带该类枪支、弹药进入公共交通工具及公共场所,用于商务活动,持枪作案的犯罪案件不断发生.仅我地区近年来就在进站上车的旅客中查获此类枪支百余支,对社会治安构成了极大威胁.我国《刑法》第125条,第30条规定对非法制造,携带枪支、弹药进入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应追究刑事责任.据此,对自制小口径手枪的击发及杀伤性能进行检验鉴定,就成为法律诉讼活动中的关键依据.笔者就近年来对此类枪支进行检验鉴定中的一些作法和体会作以下介绍,以求有所裨益.1 自制小口径手枪的构造及特点1.1 送检的自制口径手枪外形多采用仿照国产“五四”、“六四”式手枪制造,亦有少数为仿照国外“转轮”式及“毛瑟枪”外形制造,其形状各异,种类各不相同,外观颜色多为金属材质本色,少数表面涂抹有黑色油漆,其外形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孙昊 《法制与社会》2014,(11):74+80-74,80
使用武器、枪支是法律赋予警察的神圣权力。依法使用武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警察的重要职责。但现实中刀枪入库,使得武器的使用权形同虚设。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这种非对抗性的冲突,更加要求警察慎用警械武器。特别是对于使用杀伤性武器,争议更是不断。做为非致命性的驱逐、制服性武器就越发重要。本文探讨驱逐性、制服性等非致命性武器的使用权及法律规制。有利于保护警察执法权益和警察生命安全,法律尊严的宣泄。从长远更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警察队伍庞大、机构庞杂,主要分为联邦、州、县三级警察,警察种类多达80余种。面对庞大的警察队伍,美国没有制定统一的警用武器标准,即不存在所谓的制式枪支。因此,各州、各警种的配枪各不相同。一些部门甚至还允许警察自行购买执勤枪支、对所配枪支进行个性化改装,这就出现隶属于同一部门警察的配枪不尽相同的局面,甚至可以在一个警察局找齐所有国际知名轻武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15例枪支上接触DNA提取、送检及检验结果,探讨枪支上接触DNA检出情况及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自2013年以来受理的215例涉案枪支上接触DNA检材,按照提取部位、检出率、送检时间、检验方法进行分类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5例接触DNA成功检出35例,检出率为16.28%;枪支上不同部位接触检材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硅膜法与改良硅珠法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送检时间早的检材检出率高于送检时间晚的检材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枪支上接触DNA的检出率与提取部位、送检时间、检验方法等因素有关,日常类似检材应合理提取、及时送检并采取正确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杜威  铁铮 《法律与生活》2016,(15):10-14
第一位在美国开枪店的华人 从最初只在报纸、杂志上看各种枪支的精美图片到后来拥有自己的枪店,我在武器零售行业断断续续地走过了十几年岁月.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期以来,刑事犯罪分子有恃无恐地持火药枪杀人、抢劫银行、强奸妇女、聚众斗殴、盗窃国家重大资财和巨款现金、威胁公安执勤人员,甚至公然举枪与我公安干警对峙等恶性案件并非少见.火药枪成了行凶作案的重要工具,甚至在一些案件中,竟成了必不可少的武器.尽管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面清理、收缴各种凶器的工作,并已经收获了一大批散失在社会上的枪支、弹药、雷管、炸药,匕首等凶器.但青少年携带火药枪的情况仍然突出,据××市初步统计,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