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制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不恰当的诉讼模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制没有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原因.确立恰当的诉讼模式,理顺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恰当配置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的权限,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民事诉讼程序,促进民事诉讼法制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民事诉讼法制的现代化.这种恰当的诉讼模式就是协同主义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27日颁布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又一重要法律依据。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指导,来解读和实施这部《监督法》。第一,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深刻认识我国《监督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其本质要求,一是必须反映和坚持先进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3.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司法和谐理念的提出不仅是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又一创新,也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提供了导向。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改革的历史实践证明,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都不是理想的选择。结合我国国情、顺应世界司法改革潮流、建立协同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应当成为改革的方向。构建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就要合理分配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诉讼权限,建立起协同诉讼的机制和诉讼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以诉讼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冲击,特别是关于诉讼模式选择的讨论,程序正义、程序本位作为现代诉讼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架构全新的体现程序正义、程序本位现代诉讼理念的民事诉讼体制的核心在于现行民事诉讼模式的转变,即选择以辩论主义和当事人处分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相对当事人主义诉讼基本模式。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对法院诉讼行为的适当规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及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指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许多国家民事诉讼撤诉制度的具体内容体现了当事人平等、自由处分、主体地位等诉讼理念 ,反映了诉讼程序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我国民事撤诉制度呈现出法官控制诉讼进程、当事人地位客体化的强职权主义民事诉讼结构的特征 ,不符合尊重当事人人格的要求 ,暴露出种种弊端 ,应予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的功能、作用、实施等方面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洽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一理念将现代法治理念与中国特色结合在一起,既反映了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无论是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还是刑事诉讼,举证工作都是诉讼进程中的重点,而物证保管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但是,我国相关法规并没有对物证保管作出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物证保管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已不能适应法治国家体制下的侦查和诉讼活动要求。公安机关规范刑事案件物证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陈玲 《前沿》2010,(20):105-107
民事公益诉讼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有效地保护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存在着阻碍。为此,应当进一步取消对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不适当限制,并进一步改造和完善诉讼代表人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进程中,信任的缺失已经渗透并危及到了诉讼制度领域,中国民事诉讼信任的缺失突出体现为:民事主体之间的不信任转移为诉讼当事人之间的不信任;诉讼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不信任颠覆着公众对诉讼制度的信心;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当事人与证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难以维系;诉讼当事人对实体法和程序法本身正当性缺乏信任。造成我国民事诉讼信任缺失的原因可以从我国法律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习惯、法治的现状,甚至法学理论等角度来剖析,应该从制度的保障、观念的养成以及舆论道德的监督等多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1.
1.1950年12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程序试行通则(草案)》,准备以此通则来指导新中国的刑事诉讼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这部通则,是新中国第一部诉讼法草案,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民政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以现代法治理念实施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已成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本文就民政法制建设与依法行政面临的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立法中没有确立答辩失权制度,而现行的答辩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有违诉讼公正原则,降低庭审效率,不利于现行民事证据规则的推行。国外的答辩失权制度体现的价值是,有利于落实诉讼平等原则,提高诉讼效益等。因此,应当借鉴英美的以答辩期间作为答辩权行使的法定要件的立法模式,构建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刘中正  丁国艳  李杰 《前沿》2008,(2):98-100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较大缺陷,主要体现在与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立法冲突,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对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充分。随着我国现代司法理念不断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有必要适时地对这一制度进行修改,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充分体现诉讼公正原则和诉讼效益原则,实现刑事审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笔者从我国的司法现状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通过比较与借鉴提出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损害救济制度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的分配既是民事诉讼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民事诉讼中的难点问题.我国确立了以当事人主义为主的举证责任分配模式,此种模式在实行诉讼公平和推行我国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其弱点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通过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剖析,来研究我国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并提出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法制建设成效很大,已经基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但在文化法制建设领域而言,如果从1999年文化部发布了重点文化立法信息,一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至如今10多年历程文化立法依然迟缓,空白点非常多。从现实发展看,国家治理理念转变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的要求,为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7.
任何法律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需要相应的运作环境。民事诉讼模式环境是民事诉讼自认制度建立与完善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国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的诉讼模式环境应选择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我国的民亨诉讼自认制度应从构成要件、自认的效力、自认的撤销与追复、对恶意自认的制裁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其中,中国特色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思想;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明 《云南人大》2007,(1):26-27
今年3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要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在立法、执法、司法等部门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体现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大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任.在行使监督权中需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促进诉讼理念以纠纷解决的民事诉讼目的论、保障听审权的程序保障论和当事人自我责任论为正当性基础,体现时间利益和实体价值与程序价值之间的平衡,并展现两大法系的诉讼制度趋同。与之相比,我国仅依靠审理期限宏观外在把控诉讼节奏,导致法院权力不规范扩张和当事人权利过度压缩等问题。我国目前引入促进诉讼制度还只局限于举证,缺乏全局性。全面引入促进诉讼理念,可以"合理"提高诉讼效率,重塑法院不合理的成本分配,并加强诉讼制度的程序保障。为切实贯彻促进诉讼理念,需要在《民事诉讼法》中增添促进诉讼原则,改变我国法官职权权限配置结构,并落实违反促进诉讼理念的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