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谭献在晚清同光年间学界、词坛影响至巨,为常州词派继往开来之一大家。从词选本批评和编辑词选实践来看,谭献对常州词派系列选本大加揄扬而批评浙派《词综》补辑选本,委婉肯定《草堂诗余》;编辑《箧中词》和《复堂词录》选录由唐至清之词,皆可见到谭献阐扬推衍常州派词学之主观意图,但其同时又不固守宗派门户之见,颇能折中二派之长而避其短。  相似文献   

2.
莫立民 《求索》2013,(2):142-144
摘要:临桂词派在词系传承上属常州词派,是常州词派在晚清后期的发扬光大。它之所以得名“临桂”,并最终独立成派且统领清末民初的词坛。除了因为其领袖人物王鹏运、况周颐为广西临桂(今桂林)籍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社会与文学创作的诸多因素。其中临桂词宗王鹏运的词学结社活动与I临桂词派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为临桂词派得以蔚然勃兴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袁志成 《求索》2014,(1):140-143
道光年间,孙麟趾与孙廷镲、秦耀曾、孙若霖四词人于金陵结江东词社,词坛前辈汤贻汾社后评阅社课,并辑《江东词社选》。江东词社成员以孙麟趾为领袖,受其词学思想的影响,江东词社在创作上以浙西词派清空、高超之境为主,偶有常州词派比兴、寄托之感。在浙、常二派的交织过程中,孙麟趾等江东词社成员承绪浙派的同时,有变革浙派与汲取常派的填词倾向。  相似文献   

4.
豪放词派在两宋之际的承传是随着政治走向变动的。在其开创期的北宋,虽然有着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作为其开宗鼻祖,但在北宋词坛,豪放词派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相反,随着北宋灭亡,这种词风被蔡松年带去了北方金朝,形成了"程学盛南苏学北"的情况。蔡松年让豪放词风成为金朝词坛的主流之一,并发扬光大。辛弃疾早年师从蔡松年,很好地继承了此词风,并随着归宋而将此词风重新带入南宋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起源于苏轼,成熟并发展于北方金朝蔡松年,最后被辛弃疾带回南宋,才是豪放词派的承传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袁志成 《求索》2011,(10):187-189
晚清时期,词坛楚军突起,欣欣向荣。湘社是晚清湖湘词坛重要的词社,成员之间相互切磋,不断提高词艺,在词风上表现出对浙西词派咏物词风的承继。湘社虽然是偶然的暂时性的词人社团,却也给晚清湖湘词坛带来了新气象,既是对湘中六家词的继承,也促进了晚清湖湘后期词坛的发展兴旺。  相似文献   

6.
《词源》作为中国词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其接受史折射出历代词学思潮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轨迹,对于蓬勃发展的清代词学而言尤其如此:从清初云间派词学家对它的浅层接受,到清前期浙西词派在继承其理论的同时根据自身需要对其进行概念偷换,再到清后期常州词家为调和词学内部"言志与缘情"、"守律与破律"、"雅化与俗化"三对矛盾,对该理论进行了合理吸取与深化,并通过"意内言外"的词学理念,完成词体最终的复合建构;这一漫长的过程《词源》作为一个参照系和理论源,对清代各时期各流派的词学思想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并最终促成了词学向诗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尚慧萍 《人民论坛》2010,(6):264-265
宋代词论中建立的"骚雅"词学观,不仅对词的文学精神和审美取向提出了要求,还体现了正统文学及文化传统对于词体创作和词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以尊体为核心的清代词学理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挥,对清代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宋代词论中建立的"骚雅"词学观,不仅对词的文学精神和审美取向提出了要求,还体现了正统文学及文化传统对于词体创作和词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以尊体为核心的清代词学理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挥,对清代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代后期编选唐宋词之特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后期选唐宋词之风甚盛,其选词范式与前期大为异趣:后期唐宋词选本偏于精选细论,选家的理论批评意识较强,词论型词选渐成词坛主流;就操选政者的身份、编撰态度,以及选本中体现出的对唐宋词的校勘、考订等方面,无不显示出更为学术化的特征;此外,后期选本更加注重读者之接受状况,选家十分重视以选本向学词之人开示门径,度人金针。这一论题对于从选本之角度考察唐宋词在清代的接受状况,以及研究清代词学论题皆有裨益,对于今天的唐宋词选亦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寄托”是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中一个颇为重要的审美范畴,过去一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它虽直接出自于常州词派的提倡,但却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古代的诗论、词论、书论及画论中皆含有寄托的主张,常州词派的贡献就在于把它改造为审美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审美范畴,并详尽论证了寄托范畴内部的微观结构及其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清人对宋词的体认与清代词学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人正式将词确立为赵宋之代表文学。他们认为两宋词坛词人济济、名家辈出 ,篇什繁富、佳制林立 ;宋人填词按宫制谱、审音协律 ,风格竞出、流派纷呈 ;而且宋人理论成熟、词话渐出。这些认识不仅影响了清代词学中词史之学、评点之学、校勘之学、图谱之学和词韵之学的形成与发展 ,而且影响到清代词学流派的形成、词学话语的建设以及词话的整理与撰录  相似文献   

12.
李岳 《湖湘论坛》2007,20(5):100-102
蒋捷是南宋的一位重要遗民词人,著有《竹山词》一卷.其词风格独特,有继承前人的一面,又不专主一家,且颇有创新,因而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若简单地将蒋词的风格归为"辛派"、"姜派"或只追求形式的"格律派",都是偏颇的.  相似文献   

13.
梁鼎芬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词人,《款红楼词》是其词集,目前学人对梁鼎芬及其《款红楼词》的了解相对较少。就内容而言,《款红楼词》分为欢愉之词与愁苦之调,记录了梁鼎芬前半生的喜乐哀愁。就风格而言,《款红楼词》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特点,既有吐语幽窈之作,亦有感慨深沉,吐语直切之作。梁鼎芬的词在清末词坛是较为有名的,在《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中被钱仲联先生置于天满星美髯公朱仝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郭凌云 《求索》2013,(6):133-135
仁宗朝词坛是宋词发展的第一个成熟繁盛期。仁宗朝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了仁宗朝词坛的兴盛和新变的产生。“无南北之异”的取士政策促进了仁宗朝词的兴盛;分别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中心进行的词学活动.促进了仁宗朝词坛疏隽与婉雅两种词风的产生:词之功能发展至仁宗朝有了极大的扩展。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大词人产生于仁宗朝,并不是偶然现象。对仁宗朝词坛新变的探析,对更好地把握词史流变、进行词家的个体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州恽氏家族享誉中国画坛,清代以来出了20多位书画家,尤以恽南田、恽冰成就最高,彪炳画坛,名垂青史。素有“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称”的记载。直到如今,恽家还有几位教授级美术家,或活跃在书画界,或活跃在油画雕塑领域,都颇有建树。上海《新民晚报》也有一位恽家传人,他就是——  相似文献   

16.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标识性人物.他大量创制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他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他创作主体介入,改变了以人物类型表现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方式.柳永在北宋词坛这个"极其变"[1]的时代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金初“吴蔡体”开金百年词运,大定、明昌词坛正是沿着金初词坛的风格走向成长和繁荣起来的。金词在大定、明昌间融入北方地理文化的质素,因词传统的渊源和时代风气造就了雄健、旷逸、自然清新的多重风格,与之相适应的是词体表现形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靖康之耻”,使文学家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创作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爱国词人辛弃疾和爱国诗人陆游的同时出现,标志着诗词方面的最高成就,对诗词风格发生了重大影响。诗词创作又一次出现了“中兴”现象,所谓“中兴四大诗人”、“中兴词派”就是由此而来。在南宋词坛,被称为“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丽绵密处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的辛弃疾,是一位能文能武、有个性、有雄心、有韬略、有才气的人才。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曾活  相似文献   

19.
日前,最新一期台湾《慈济》月刊飞跃海峡,送到原常州纺织工业学校校长金小坡手中。刊物用整整35页的版面,追思了一位从常州青果巷走出的老人--金义桢的人生传奇。他是金小坡的哥哥,30岁不幸患上麻风病,受尽折磨,最终,却享有常人不易企及的92岁高寿,还被许多台湾人尊为"菩萨"。金小坡告诉笔者,自己两三岁时,日本鬼子打散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哥哥原本在他脑海里丝毫没有印象。上世纪80年代,一个"台湾哥哥"从天而降,掰着手指一天天算,老哥俩78年一共只相处了短短54天时间。  相似文献   

20.
陈少松 《群众》2010,(3):64-64,68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顾浩同志于公务之余,掉鞅词坛,尝试起“新古体词”的创作。1995年。当他“投石问路”的第一部词集《金陵春草》一问世,即得到国学大师、著名诗人、原苏州大学终身教授钱仲联先生的首肯和赞赏。钱先生喜题二绝:“词坛唐宋曼殊后,境界千年迹已陈。准则韶山高唱在,金陵新草又随春。”“落手新篇快读余,精彩绝唱辟千夫。碧云天末怀人处,梦绕秦淮与北湖。”记得那年他将题诗让我转交时,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赏道:“顾书记的词写得真刮刮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