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琐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拉康的象征秩序中,男性是超验的能指,女性扮演的角色是男性主体的"他者"、客体,是从属于男性主体的边缘人物,而边缘的内涵就是被统治、被压抑和被排斥.在《琐事》中,格拉斯贝尔却解构了这种格局,她将女性从男性主体中剥离重建,从被男性中心的意识形态"异化"的状态中解救出来,让女性从一个被动客体转变成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从而颠覆了女性的绝对服从地位,也颠覆了男性的权威.本文拟从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尝试分析《琐事》中的两性关系和同性关系,揭示格拉斯贝尔对男性神话的消解.  相似文献   

2.
张国蓉 《前沿》2009,(13):194-197
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继老子之后中国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老子的"道"的思想发展为绝对精神,他认为人活着就要追求一种超然于万物之上的绝对精神和人格自由,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庄子自由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其主要内涵的分析,从而揭示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吕颖梅 《人民论坛》2010,(10):186-187
陈师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他出生于名门世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教育,因此练就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后来他远渡东瀛,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日本的留学经历对他绘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接受西方文明的洗礼并没有改变他"中国式文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4.
正"我绝对不会变成你。"伊森·霍克对着容貌与他一样,却是"未来时间"的他(样貌似流浪汉的炸弹客)这样说,并且把他枪毙了。他杀了自己,也创造了自己。他与好几个自己相对应谈话,找到他(她),并且跳跃时空,奋力寻找炸弹客,是为了挽救世上更多的人。当鼓声咚咚咚、隆隆隆以弹跳或波动的旋律响起时,是这些人物的心绪:面对破碎的时间记忆,以及追寻毁灭自己的人。当线索随着一个个自己心理的人物出现时,已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的同时还要以德治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是主要的内求标准.三国人物在用人上的"德行",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新时期做好统战工作,就要注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言传身教、做好表率;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以德为先、善交朋友.  相似文献   

6.
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是新常态下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有力举措,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三变"改革,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厚植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在农村"三变"改革方面各区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资源与资产挖掘利用效率需要提高.一方面,目前郊区大部分自然资源,如土地、林地、山场等都由个人承包,且分散、低效,闲置未利用现象比较突出.早期承包合同不规范,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盘活资源推进缓慢.另一方面,资源变资产过程中,对资源特别是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价值评估上,缺少比较科学的方法,对有形的经营性资产又缺乏项目包装,使资产的商业价值、交换价值不能充分显现,导致主动接收资源的开发方和承接主体较少,许多资源名义上变成了资产,但缺乏运营而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现金资产因政策因素多数以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为主,而没有有效投入产业发展获取更高回报.  相似文献   

7.
戴永课 《湖湘论坛》2007,20(2):57-58
茅盾和老舍都实现了对中国古典小说全知叙事视角的突破,但突破的重点与方式却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二人在继承"以情节为中心"的传统叙事结构的基础上,均着力于开拓"以人物心理(性格)为结构中心"的叙事结构,但人物心理刻画的视角与方法以及对"人"关注的侧重点都不相同.在叙事语言上,茅盾用词华丽铺陈、细腻生动;老舍则惯用纯粹的北平方言口语,幽默风趣.  相似文献   

8.
一柳永是北宋词坛高手,武夷山是他的出生地。到武夷山不去见见柳永,肯定会留下遗憾。热情的东道主似乎把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照顾到了,却没有安排去看看“柳永”。于是,在拜谒“朱熹”的路上,我和同行的唐瑜先生便匆匆拐了一个弯,来到了“柳永纪念馆”。这是一尊大理石雕像:风尘仆仆的柳永刚刚步出家门。柳永要去哪里?他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是曾自谓“流浪词人”吗?难道那尘世的风风雨雨并未使他疲惫,依然眷恋着家外的万千风景吗?二武夷山碧水丹山,人杰地灵,曾孕育生成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历代达官来这里印下过足迹,…  相似文献   

9.
罗屿 《小康》2012,(9):36-39
正作为经济学家,他说自己不会从政,以期更为独立全面地观察社会;他亦不会讲些绝对化的"狠话"。他以下棋为经济学家作比,有的人看得远些、全些,但没有人绝对正确,都需不断修正自己  相似文献   

10.
郭象是魏晋玄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是玄学崇有派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适性逍遥"的理论.本文以郭象的"适性"理论为基点,以追求一种现实和超越的统一为暗含于全文的主线,以"适性"即"逍遥"为一个过渡性的论证,归结出郭象所指出的"圣人"的即世间的"逍遥"这一魏晋玄学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11.
梁楷是南宋画家,他在继承前人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融入到绘画理念里,创造了以"减笔"和"泼墨"为表现形式的新的绘画技法,他的"禅意画"有如神来之笔,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画法。他用写意展现人物、景象的精气神,让神韵尽展画面,以此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精神。他的绘画富有生命力,对后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庄子精神自由的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精神自由是庄子人生哲学的精髓。由于无法改变现实,庄子只能通过"游心"的方式来寻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他指出了实现生命自由境界的两条路径,一是自然无为,二是"心斋"、"坐忘"。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意味着达至"得道"的人生境界,这种超功利的境界即为审美的境界。庄子哲学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与美学密切相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刘练军 《人大研究》2012,(6):2-F0002
<正>当下我国一切诉求归根结底都是权利诉求,我们正处于一个为权利而奔走的时代。在这个对权利和权力认知双重觉醒的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已然笼罩我们数千年之久的儒家传统文化,委实让吾国与吾民纠结不已、焦虑不堪。众所周知,本土儒家代表人物蒋庆先生竖起了"儒教宪政"的大旗,他以排斥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的政治儒学为基  相似文献   

14.
简析网络教学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的角色.该文通过分析网络教学的特点,就大学英语教改中如何提高网络教学的课堂组织情况进行探讨,希望以此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达到教学大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苏轼作为旷世奇才,其思想壮浪纵恣于儒、佛、道三家之间,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以儒学"济世爱民"的民本思想为基点,提出诸多"恤狱慎刑"的良策;他时刻关注民命,突破刑罚万能论的思维模式,主张通过道德教化达到社会和谐的效果;他时刻关注民生,突破"重义轻利"的传统说教,提出义利并重、先富后教.这些充分地显现了他"为民自重"的人本精神及其明德亲民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德育“人学空场”问题及其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德育"人学空场"是指在传统德育实践中,不是以人,特别不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它所传授的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背离了把握人性所特有的过程与规律."人学空场"的背后,实际上包含着人与社会关系的错误理解;人与道德关系认识的倒置;把握人与把握物方式同一化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是解决传统德育"人学空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立 《台声》2006,(3):10-11
利用节庆放话是陈水扁惯用的一种伎俩。在新春佳节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期盼台海和平安定的时刻,他又利用返乡拜年,在台南县宴请地方人士时再次放话,陈水扁在餐叙中抛出了“三个诉求”:即“坚持民主改革的理想,绝对不变;坚持走台湾主体意识的路线,也绝对不会改变;坚持要将台湾建设成一个正常完整、进步美丽伟大的国家,这一信念及路线也不会改变。”公开宣称,现在已是认真思考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适当时机,并声称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可见陈水扁正准备放弃“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一步步迈向“台独”。一个月之内,陈水扁竟两次大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画家张英,被称为"神"画家而闻名.这位六十四岁的老画家有一枝"神"笔,他笔下的人物呼之欲出,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同时,他擅长画"神",无论弥勒、观音、罗汉、或是各种神话人物,在他笔下,都是那么生动、传神.他所作的佛像、神像及古典人物画,深受旅居东南亚、日本的侨胞和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人所喜爱.我到张英的住所访问他时,有幸欣赏  相似文献   

19.
以歌妓为参照物,词人兼有词中的自我、词外的自我双重身份,前者指向娱乐生活,后者指向主体的精神境界,分别显现出词人游戏与严肃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二者的结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苏轼是完美的典型;前者向后者的逾越是对社会的挑战,柳永的遭遇最典型。词人对后者的选择高扬了人类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庄子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超越困境而实现自由,他视个人的自由为人的终极性价值或终极追求,追求心灵的自由境界是庄子思想的灵魂所在.庄子哲学以安命论为基础,以齐物论为起点与归宿之间的桥梁,以"体道论"为达到最高境界的途径,从而构成了庄子人生自由论的基本框架,最终达到了人生的逍遥,即超越困境而达到心灵的绝对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