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法律至上,“刀枪不入”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一名法官,特别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刑事法官,时常经受公与私、情与法的特殊考验。王鹏翔以他“什么大也不如法律大,任何时候都要对法律负责”的坚定信念和坦荡胸怀,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人民法官本色,从未让天平在他手中倾斜。  相似文献   

2.
24年风雨24年情,一个来自巴里坤大草原的哈萨克族法官。在平凡的基层司法战线上心系百姓、默默奉献,传递着党对各族人民群众的关爱;在情与法、钱与法、权与法的激烈碰撞与交锋中。践行着“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于是,他被誉为草原人民的“保护神”、哈萨克族“铁包公”……  相似文献   

3.
男孩出生第二天即被养父抱养。四年后亲生父母前来认亲。一边是养父母的养育恩。一边是亲生父母的苦苦寻盼。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王宁以一个女人的善良、一个母亲的真诚、一个法官的严谨,巧妙解决了这场法与情激烈冲突的特殊案件。  相似文献   

4.
尹祖光 《江淮法治》2008,(22):30-31
妻子误甩飞刀致使丈夫丧命,承受丧子之痛的年迈公婆却并没有怨恨儿媳,而是强忍巨大悲痛,写信给法官为儿媳求情。庭审当日,老两口还当庭向法官下跪,跪求法官能对儿媳从轻处理。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情与法之间,法庭又该如何抉择?  相似文献   

5.
为增进中国法官和其他司法工作者对外国司法制度的了解,由国家法官学院周道鸾教授主编的《外国法院组织与法官制度》一书,已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该书根据实地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英、法、德、印、日、泰、韩等10国法院的组织体系、法官制度、法官培训和陪审、律师、检察等制度,并根据考察结果,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改革我国法官制度、法官培训、法院管理的建议;分法官资格、法官任命与选举、法官培训、法官工资与待遇、法官管理等12个问题,对世界五大洲的29个国家的法官制度作了简介;收录了美、法…  相似文献   

6.
图片故事     
《中国审判》2011,(10):52-53
精心调解,情满藏家。宝兴法院的法官到藏民家调解家庭纠纷案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藏族同胞交流。  相似文献   

7.
霜沐 《中国监察》2010,(16):55-55
全国优秀法官陈燕萍在司法活动中,在法、情、理中寻找最佳结合点,做到无情法律、有情办案,无情判决、有情操作,表现了一个人民法官对国家、对事业的忠于职守,对人民群众的真诚之爱和炽热之情。她的感人事迹,颠覆了自古以来法官铁面、冷峻、无情的传统形象,走到了当事人的心里,走到了人民生活之中,使我们既看到法官的威严,又感到特别的亲切、和善。这是法律的力量、人格的魅力,集中反映了人民法官的真情,大爱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法官和检察官之间也应规定任职回避万长红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分别对法官之间、检察官之间任职回避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法官与检察官之间的任职回避却没有规定。笔者认为,法官与检察官之间也同样存在任职回避的问题。第一,规定任...  相似文献   

9.
西方古老法谚云“汝给我法律,吾赐汝法律”,该原理反映在西方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中就是辩论主义只涉及事实,而法律问题则属于法官的专属领域。在我国,法官的法律观点是行使审判权的体现,专属于法官,这也一直被视为天经地义。既然法律问题为法官专有,那么法官自然没有义务向当事人披露自己的法律观点。但是诉讼中的事实不是生活事实的简单再现,  相似文献   

10.
詹红荔,汉族,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在任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院党组成员、少年法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誉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党员、好法官。曾荣立个人一等功,先后被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优秀法官”和“全国模范法官”等称号。  相似文献   

11.
法与道德既有共性,又有特性。道德在许多方面影响法的运行,在司法领域的表现之一就是公共舆论对法官审理案件的干预。富勒在其著作《法律的道德性》中也提及了法官应如何对待民意和舆论的问题。根据其关于法治的八项原则,不难看出法官对公共舆论的过度倾向和采纳,容易造成对法治原则的违背,也有其局限和缺陷。因此,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正确对待公共舆论,将对法律的维护和道德因素的考虑通过正当的程序加以区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夏劲松 《法庭内外》2008,(12):49-51
对民事法官来说,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定分上争,案结事了,最好的结案方式莫过于调解、调撤,而每一次新的调解都会带来新的感受。前不久,一起旷日持久的分家析产纠纷案件的调解使我对调解工作中的“情”、“理”、“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时评     
《中国律师》2011,(3):88-88
最高法出台规定 配偶子女为律师的法官实行任职回避 2月16日,据《人民法院报》消息,为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廉洁问题的关切,防止法官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直接冲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试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婚姻家庭案件妥善处理有利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社会的安定及伦理道德的维护,本文从情、理、法、法官四个方面加于分析,以求达到最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个案公正是在尊崇理性形式法的前提下,按照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对个案整体进行综合性价值考量,从而作出恰当性处理的司法过程。个案公正的实现依赖法官对个案正义问题的敏感度,也依赖于法官在制度框架内的勤勉程度。个案正义的实现需要司法精细化,而司法精细化需要法官能动地运用自由裁量。法官是戴枷的舞者,法官不能戴枷不舞。  相似文献   

16.
法官的级别和工资待遇──外国法官制度简介之五胡健华世界各国法官的工资,一般规定有专门的工资系列,与普通公务员相比,法官的工资一般定得较高,其他待遇也比较优厚。法宫的工资待遇,一般有专门的立法或规定,有的国家则规定在宪法中,如印度。法宫的工资,有的是按...  相似文献   

17.
周曙 《江淮法治》2008,(6):19-1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12个省区市800余家基层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法官与书记员之间设立“法官助理”职务,试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组织模式,以此减轻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分担法官工作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8.
法官的素质是司法公正的基础,而法官的职业道德则更是强烈地影响着司法的形象与法律的尊严。目前,部分法官违法违纪等司法腐败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法官道德修养是我国法院一个亟待解决而且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首先从定义与构成方面阐述法官道德修养的内涵及特征因素;其次,针对法官职业道德不良现象,深刻反思与检讨当前法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成因;再次,从导向角度分析法官道德修养的正当性基础,指出加强法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最后,以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视角探求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与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民间法与裁判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晖 《法学研究》2011,(2):173-181
裁判规范是法官在司法中援引或运用一定规则以直接适用于个案的规范。裁判规范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官援引一定规范所直接形成的裁判规范;另一种是法官运用一定规范而构造的裁判规范。民间法作为法律渊源,既可以被法官直接援引作为裁判规范,也可以被法官作为构造裁判规范的“原材料”加以运用。民间法作为法律渊源有一些制约性条件,需要法官识别民间法,也给法官增加了论证义务,以便使民间法作为裁判规范或者以民间法为据构造裁判规范时,获得当事人及其他社会主体的接受。  相似文献   

20.
11月12日,江西省樟树市昌傅镇长兰村村委书记代表该村给樟树市人民法院执行局送来一面印有“积案一朝结,执行也是情”的锦旗,感谢该院法官通过和解与救助的“柔性执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