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赵鹏 《公民与法治》2014,(16):18-18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对外公布,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指导意见》,公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力争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有关指导意见和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本次公车改革,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车轮上的浪费和腐败,是长期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巨大"疮疤"。在经过多年准备后,中央推出改革方案启动新一轮车改,改革的手术刀正式斩向公车顽疾。公众对推进公车改革呼声很高,此次车改方案中体现的比较彻底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方向,没有让公众失望。  相似文献   

3.
《政府法制》2014,(22):26-2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16日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全国公车改革启动。这次公车改革,主要是要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  相似文献   

4.
和苗  一鸣  济朋  郭洋 《政府法制》2014,(32):42-43
如何管理好公务用车,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多年来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面介绍其他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的有效做法,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3,(21):7-7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家称,这是中央首次将厉行节约上升到法规的高度。今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推进。也将有法、有据可依。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作出全面规范,对宣传教育、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对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政府"三公"(因公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消费公开开始破冰,各级政府由抵触逐渐走向配合。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新《预算法》)第14条、第45条对预算公开也作了程序性的规定。但纵观上述规则,可发现其存在一个重大缺陷:民众普遍呼吁的预算透明化,如今只是简单地诉诸公开结果和应当听取各界意见这一表面而简单的技术性层面,而罔顾预算公开的整体性逻辑,匮失预算公开的实体制度支撑。预算公开后,民意如何吸纳?在缺乏选举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已出台,探索20多年的公务用车改革办法破冰而出。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此次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措施,是顺应民意、反"四风"的具体要求,彰显了中央治理公务用车"痼疾"的坚定决心。然而,改革势必要动一些人的"奶酪",必须采取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具体措施。在以往各地公车改革试点中,有关利益群体对改革进行阻挠和"变通"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一些职能部门的领导一边领取交通补贴,一边以"借用"的  相似文献   

8.
台湾现行的惩治贪污贿赂条例,全称《贪污治罪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992年7月17颁布,共18条。这个条例是一部刑法特别法。全部条文除规定立法目的效力的条款以外,都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条款。《条例》适用于“依据法令从事公务之人员”,也适用于“受公务机关委托承办公务之人”,以及承“受公务机关委托承办公务之人”委托办理公务的私法人,其他团体的职员。后两种适用对象是对《刑法》有关贪污犯罪主体的扩大。这一作法,严密了贪污贿赂犯罪的法网。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我国婚姻登记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好评。但是,《条例》某些规定过于简练,有些问题没有涉及,有些改革措施还不到位,造成《条例》实施守程中出现若干突出问题。民政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底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不得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或者变相配备专车等一系列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三、对策措施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落实《条例》为重点,以完善和规范已有的改革措施为基础,认真贯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及市委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  (一)切实转变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一是要把转变思想观念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工作改革的前提和保障,切实增强改革意识,打牢改革的思想基础。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学习宣传《条例》…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4):36-37
前段时间,浙江温州市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通知》以及《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实施细则》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被网友称作“史上最细公务接待标准”,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这样的标准是否有意义。“公务餐”到底该怎么吃?留给人们的思考仍然沉重……  相似文献   

13.
从中央印发条例明确要求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以来,一些地方公车改革迟滞不前的情况正在好转。然而,沉疴已久的公车浪费、车轮腐败问题,在新一轮治理又面临新的问题,国有资产如何卖得合理,改革程序不够公开、拍卖流程不够完善,个别地方的“应付式改革”亟待纠偏补漏。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监狱在继续推行并落实“三公经费”支出、报销制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务用车次数、招待次数,提高“三公经费”预算结余量。伊金霍洛监狱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制定了严格的报销制度。2013年,伊金霍洛监狱因公出国(境)经费为零,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相比预算略有结余。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社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对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作出原则规定,有关部门正在统筹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问题,《条例》实施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实施。最近,社会上出现对《条例》相关内容的误读,应当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6.
任晓  杨恩 《行政法制》2005,(1):16-18
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器化工业社会中,它对于保障因工伤残和死亡职工及其遗属的法定权益,促进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历来重视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设。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颁布了企业职工因工伤残的保险制度,明确了工伤及因工残废时的各项待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推行,工伤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1996年8月12日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体现了改革的成果,是对我国旧的保险制度一次全面的改革。在对《办法》完善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设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结合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通过对《条例》的透析,可以反映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赵煜 《中国监察》2013,(21):47-48
实践中,认定行贿违纪主要存在两个疑难问题,一是行贿行为对象的认定问题。根据《纪律处分条例》第90条的规定,行贿的对象限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但执纪中常常遇到向冒充的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诈称能帮忙的党和国家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8.
中央纪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通报强调,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不折不扣地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及中央纪委近期发出的有关严禁公款购买赠送贺年卡、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20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的修订,标志着山西省依法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和有效保护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在第八章经济类错误中分别设立了“占用公物”、“挪用公款”、“借用公款”错误(下称“三用”错误)。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容易将这“三用”错误混为一谈。本文拟就“三用”错误异同,作一粗浅分析。《条例》第六十条所称“占用公物”错误,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规定,占用公物长期归个人使用的行为。第八十条挪用公款错误,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经手管理国家财物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