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在驱动力,这是为世界历史所证明了的。发达的希腊、罗马文化将欧洲由奴隶社会推进到封建社会;繁荣的先秦文化拉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序幕;“文艺复兴”运动成了欧洲资本主义新时代到来的先声;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标志着中国人民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但是  相似文献   

2.
《研究与交流》2007,(1):41-42
近来,国内理论界有人正在热讨中国要不要也来一场“文艺复兴运动”,或者是要来何种样式的“文艺复兴运动”等等。其实,走向未来的中国企业,才更需要一场伟大的“文化复兴运动”(这里没有叫“文艺”)。这种文化复兴的基本特征,至少是:中国的企业应更加将其自身的发展,定位于自身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上,历经岁月磨砺所生成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与现代文明高度融合之后,所形成的文化创新运动中;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前,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趋势是中国文化向西方流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东方文化圈”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向西方传播,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悠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处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之中,正是通过交流,经过冲突、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只有在不断扩大的中外文化的交流中,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一场学生运动。战后西方国家高速发展的经济,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观念,是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学生运动是一次文化变革运动,从解放人性的角度上看,它在与文艺复兴对话。青年学生承载着历史的重负与未来的希望,在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完成文化变革,推进整个社会实现向后现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周建新 《求索》2013,(10):158-160
庞德对世界文学经典的崇敬和他对人类文明的责任感使他从年轻时候起就主张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复活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中恒定不变的“特质”或“基本价值”。以应对现代商业社会中文学和文明的危机,促进文艺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健康发展。庞德的文艺复兴思想体现了他对文学本质的真知灼见和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结局是悲壮而耐人寻味的。由于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办报刊、立学会、开学校,充满了近代文化气息,因而被后人看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滥觞。可以说,向西方学习是戊戌维新的主题。然而,由于戊戌维新没有经过如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的沉思和文化兴盛,难免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甚至走进了文化追寻的误区,这是值得深思而未引起注意的文化研究课题。“不中不西”:西学中化的急就之章比照当前成功进行着的改革,返观戊戌变法,不难看出改革的成功要有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正确的文化理论导向。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王晨溪 《思想战线》2011,(Z2):292-294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史上最为灿烂时期,作为一次波及范围大、影响力深远、持续两百多年的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在文学、雕刻、建筑、美术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成就;其中,在美术方面的发展尤为空前。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发展与影响为主题,追溯其源头,讨论其多方面的影响力,并将其与同时期东方美术做出比较,讨论二者的差异性及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换言之,任何人文主义思想都必然是“以人为本”的。但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在“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取向上是有区别的。当前我们实行的“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于中外历史文化的借鉴和发展。因此,考察这种区别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实行“以人为本”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寻宝热的掀起近代时期,作为中国人,感受到了弱国挨打的痛楚,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局限,急于从西方寻找到强国之策。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从西方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身上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于是,发展到极至,在破除旧思想旧文化的口号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扬弃,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的主张。以后的岁月里,中国人卷入到抗日等一系列战争中,对传统文化营养的吸取自然也成为一种奢侈的事情。尤其是解放后的“反右运动”,文化  相似文献   

10.
巩建华  刘伟 《前沿》2008,(8):176-17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赖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本土化。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中和文化”的内在文化张力和外在文化影响日益突现。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弘扬“中和文化”,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多得的素材,是中华民族谋求生存和发展、追寻价值和意义,创造美好未来的文化基础,是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理性依归,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
一世界文论发展史回顾从世界文论的发展来看,世界文论的发展有三大源头,这就是中国、希腊、印度。中国和希腊的文论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背景下产生的。中国文论产生于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时代,而西方文论产生于古希腊黄金时代,当时的希腊也正是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在古希腊文论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从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一路发展过来的关于“模仿”的论述。“模仿说”是西方文论中占主导地位的学说,尽管古希腊哲人、文论家对模仿的理解不同,但其基点是把艺术…  相似文献   

12.
西方中世纪的城市文艺复兴,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价值体系和社会形态.当代中国正值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变迁期,而城市是这个时代社会与文化转型的集中地,中国城市的"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是一种城市文艺复兴意义上的结构性变迁,我们应该在科学的认知上、理论的研判上、学术的研究上及社会发展的应用上有所准备,创造超前意义的认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 景戎华撰文指出,迄今为止,中国文化出现过三次高潮,实质上都是社会变革前夜必然出现的文化奇观。第一次高潮——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的母体文化。这时期孕育出来的诸子文化,色彩纷呈,文化成果若灿烂星河,可比侔于希腊文化。第二次高潮——两宋时期的文化复兴,它是对“百家争鸣”的一次重大觉醒和扬弃。宋代的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伦常问题,但是它还没有升华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高度。欧洲的文艺复兴对希腊文化是一次重大发展,而两宋的文化复兴对诸子文化只  相似文献   

14.
浏览器     
《乡音》2006,(1)
中华民族应实现自己的“文艺复兴”《重庆日报》:世界著名华裔科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最近指出,中华民族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应该本着文化自信,踏实地去求真、求美,实现自己的“文艺复兴”。丘成桐认为,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是文学和科学并重。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虽然受到当时教会的阻拦,但是他们充满自信,以大无畏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由主义在西方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思想流派 ,自由主义在西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同许多政治观念一样 ,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文艺复兴起 ,自由主义的世界观开始形成。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人文主义 ,其根本特征是世俗化 ,而且 ,它的自由主义的世界观在本质上具有个人主义的特征。比文艺复兴稍晚的新教改革运动在西方近代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兴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西方学术界有一种颇为盛行的说法 ,自由主义只不过是没有上帝的新教而已 ,可见新教与自由主义关系之密切。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制度 ,自由主义最早…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究竟是通过西化的道路来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还是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来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学之体是什么,而西学之用又是什么?没有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西学还是国学的研究,都是从低水平重新开始的,文化的积累非常薄弱。不能指望在短短的30年间超越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仍然是我们的重要课题。中国的新文化要在广泛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两次与外来文化深入而全面地相涉,都与“西方”有关。第一次是与佛教的“西方”有关,第二次则是与耶稣教东来以后的“西方”有关。所谓“西方”,原本都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但在长期的文化相涉相融过程中,慢慢地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党的先进性的灵魂。当前,农村文化仍然是我国文化建设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先进文化的思想,重要的任务是繁荣农村文化,用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近几年宜昌市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全市农村实施了“开展文化下乡、繁荣乡下文化”的活动,实践证明,这是落实“三个代表”、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繁荣农村文化文艺的一个有效办法。一、文化下乡与农村文化阵地建…  相似文献   

19.
在五四时期的现代文化建构过程中,五四文化先驱并没有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复兴”或“重释”,而几乎完全是以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文明为参照,彻底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以西方近代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来破除中国封建专制和封建文化的理性主义的束缚,表现了对文化的反叛和进取精神。但五四文化先驱在趋向欧洲近代文明的时候,又觉察到了它的某些不可克服的流弊,因此,五四时代知识分子既试图与传统作彻底的决裂,又实在无  相似文献   

20.
<正>曾有人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体现,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和精神属性。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有力地促进了欧洲近代文化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兴起,在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民族复兴征途中,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了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