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据传,张天师在龙虎山承袭六十三代,历经1900多年,道教在这里也就延续了1900余年。天师府,亦名“太真人府”也叫“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不仅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和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办公衙门”,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对海外道徒授的宫观。天师府位于龙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清千年古镇,是我国现存的封建王朝大府第之一,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被誉予“道教祖庭”名扬海内外,被列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
北京有一座宏伟而古老的道教宫观白云观,这里不仅是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祖庭,也是中国道教协会的所在地。道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信仰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上古时代,正式形成于公元一至二世纪的东汉末,由沛国人张陵(即张道陵,34──156)在四川鹤鸣山创立的“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的最早形式。后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张天师,故也称为“天师道”。道教尊春秋时代道家思想家老子为道之祖,奉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道立教,以道垂化,以道正心,以道养生,以道济世,以道为尊,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同…  相似文献   

3.
张梅 《求索》2013,(4):117-119
"生道"思想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之说的一系列理论建构的总称。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在阐释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主张"生"、"道"合一,赋予"道"以"精"、"气"、"神"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并提出"太上老君"的概念,奉行"信道守诫"的宗教戒律思想,力证道教长生成仙之可能性与可行性,最终使老子自然之"道"转变为宗教神学化的长生久视之"道",为道教生命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邓小明 《求索》2008,(8):119-121
庄子哲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真人”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庄子那里,“真人”最终都归本于一个关于“道”的问题。所以,“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其所确立的本体观念。庄子之“道”从“心”的角度诠释“道”,其目的是摆脱一切主观与客观的限制和束缚,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由。“心斋”构成庄子“道”的逻辑起点,“体道”的过程诠释了庄子“真人”之“独立人格”。庄子的一生是一种超越物我和生死,力求达到与道冥同地步的非凡人生,正因为庄子身上的这种情怀,才赋予其人生穿越历史时空而不朽之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伟凯 《前沿》2013,(19):75-76
《关尹子》传为春秋时尹喜所著,现存当为唐宋时伪作,但这种伪作并非毫无价值,其对我们窥见唐宋时期有关道教的部分思想,拓展唐宋道教文化研究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客观地说,“七釜”篇以“化”为主题,分析了道的“化”“物”的化和“(罴)”的化,指出这些“化”不是凭空进行,而是各有所依托.  相似文献   

6.
道教和基督教都认为宇宙万物和人有一个共同的本源。道教认为道化生天地万物后 ,也作为万物的本体内在于万物之中 ;基督教生态神学认为上帝既创造了一切 ,也存在于创造过程和被造物之中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无论是“道”化生的人 ,还是“上帝”创造的人 ,都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 ,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基督教的上帝被奉为宇宙间至上神 ,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道教关注的中心 ,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得道成仙  相似文献   

7.
张晟  万振凡 《求索》2013,(5):80-82
尊道贵德是道教一以贯之的核心精神。从动态性视角而言.道教尊道贵德思想的诠释主要经历了形神论、重玄论、性命论等理论形态的历史嬗变.其具体内涵由历时性教义共同建构。道教尊道贵德思想的理论演变凸显了道教关于生命之德的共名与殊称.为道教立教宗旨与生命力所拄,  相似文献   

8.
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是“道”,所以解释老子思想的人,大都以论“道”为起点。然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一章),即语言所陈述的“道”,已不是恒常之“道”。那么,迄今为止,众说纷纭的“道”是不是老子所谓的“常道”呢?换言之,众人对“道”的解说,是否业已遮蔽了老子之“道”的本真?如果众人所论之“道”确为老子的“常道”,其理由何  相似文献   

9.
孙鹏 《长江论坛》2013,(4):73-77
江苏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是茅山宗的活动中心,是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历代高道把茅山作为养生修道、隐居炼丹的场所有其客观的原因。据《茅山志》记载,神灵仙真的“三宫五府”建立在茅山“仙洞”之内,这体现出道教文化逍遥齐物、道通为一的思想;茅山“仙洞”幽深阴凉的环境与道教贵阴尚柔的思想一致;茅山“仙洞”的神仙传说影射出道教对修道理想和现实社会的态度;历代高道隐居茅山“仙洞”养生修道,反映出他们主张远离世俗、保真养气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谭文旗 《前沿》2013,(14):40-44
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人总是在寻追永恒、本原、真理、家园。这种寻追情态我们称为求“道”。中国哲学显示出:“道”在自然显现(道家),“道”在“我”“心”的敞开(儒家),“道”在自如其是(禅宗)。西方哲学显示出:“道”在上帝(本体论阶段),“道”在科学(认识论阶段),“道”在“言说”(语言存在论阶段)。“言说”指引“道”,“言说”通达“道”,“言说”构建“道”。“言说”其实就是“道”。  相似文献   

11.
唐琳 《理论月刊》2012,(4):52-54
“心”在荀子“为政”和“成德”两个层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为政”的层面,荀子重在阐发认知心及此认知心如何通过“虚壹而静”以解蔽的工夫进而知“道”,在“成德”的层面,荀子阐发了心乃人“形具而神生”后天然的情感欲望,尚需通过“礼义师法”之教化来“养心”,故此“齐心”构成化性起伪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老庄“道”本体论及早期道教“道”本体论思想,阐述了“道”不仅是一种自然之“道”,也是一种生命之“道”,蕴含了无穷的生命创造能力。“道”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流程就是“道”的流程,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因此,“道”论思想是早期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孙子奖惩的“道”与“术”贺中华管理要谋“道”,要讲“术”。奖惩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谋“道”探“术”。如果说奖惩的方法技巧是“术”,那么奖惩之“道”就是贯穿其中的基本思想、基本原则,它是方法技巧的基础,是灵魂。孙子在继承和发扬了前人奖惩理论的...  相似文献   

14.
向军 《求索》2011,(12):147-148
《道德经》是一部有着宏伟完整思想体系的智慧之作,它以其特有的视角,探究了万物的本原、宇宙的形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哲学中最为根本的概念,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及影响,必须首先探讨《道德经》之“道”,揭示老子“道”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道教作为汉民族的本土宗教,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道教宫观作为道教徒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成为道教思想的物化载体,为虚无缥渺、变幻莫测的神仙道学留下了一点现实的踪影。本文粗略勾勒了历代道教宫观分布汉唐道教发展的轨迹。1.天师道宫观。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信仰,与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与神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兴起后,古史仙传中记述的名山五岳之列仙神迹,遂成为道教信仰的重要资源,道教宫观的起源被上溯到黄帝修仙之崆…  相似文献   

16.
谭文旗 《求索》2013,(6):115-117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当前世界思想文化多元趋势不断强化,要重建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审美话语,就必须明晰“道”之要义。本文试图在阐明“道”的传统哲学要义基础上,回溯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路径.以此恰切把握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的历史源流.进而克服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的失语症,建立一套属于自身而非西方“拿来”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其 道,行行应守道,只有守住 自己的“道”,才能守住自己的“摊”。这是中央电视台九七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戏剧小品《鞋钉》揭示的道德建设基本规律,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根据行业特点确立职业道德规范,严守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一“立道’与“守道”的道理并不深奥,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喊得多行得少,导致这一原本清楚的概念模糊了起来,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语·公冶长》中的“性与天道”问题,由于子贡的“不可得而闻”,而成为千古聚讼的问题。在玄学视野中,何晏把“性”与“天道”解释成“自然天性”“,天之自然之道”,在“自然者,道也”的道家思想的判断框架中,使道家形而上学与儒家礼乐教化结合起来,实现儒道会通。在理学视野中,朱熹用一个“天理”,去贯通“性”与“天道”两个思想维度,把孔子的思想纳入理学范畴之内。而清代的刘宝楠则以经史证经,把《易》与“性与天道”结合起来,以《易》解“性与天道”。  相似文献   

19.
谈起“道”,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道家。这是因为,“道”乃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家就是以“道”作为理论基石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的。但是,“道”这个术语,并非是道家的专利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范畴,各家各派都爱用“道”这个字眼。以儒家言之,“道”概念在其哲学中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孔子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以此,则未尝不可以说,“道”也是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当然,儒家更多的是用“天”或“天命”来表述同一思想。所谓“闻道”,不过是“知天命”或“知天”的同义语罢了。  相似文献   

20.
向光平 《当代广西》2005,(10):55-55
从职务犯罪的“重灾县”到廉政县,田林县“三道防线”的故事也就走出来了。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以权谋私可耻,廉洁奉公光荣”、“为了你的家庭幸福,请你自觉预防职务犯罪”。在田林县,只要你一打开县有线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