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法律史学》是研究中外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和各种法律思想的内容、本质、特点及其产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整个法学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它划分为《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四个分支,在我国政法院系的教学计划中,这四个分支就是四门基  相似文献   

2.
由嵘 《中外法学》1991,(6):46-47
<正> 在过去的一年中,外国法制史学科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经过全体教学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 1.出版了一批教材和专著近年来,不少院系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需要,编写出版了自己的教材,如,吉林大学的《外国法律制度史》、西南政法学院的《外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的《外国法制史纲》等.1990年又有《外国法律制度史教程》问世,该书由冯卓慧任主编,高立新、  相似文献   

3.
近代法学教育落尘中国这片现代意义上之法学缺失的土壤之后 ,在比较法教育较贫乏的情况下 ,外国法制史担负了弥补比较法教育的重任。外国法制史的体例大凡有两种 ,一为综合性的 ,谈及诸国法制发展的大体状况 ;一为具体型的 ,选择某一种法律的发展情况进行讨论。在上世纪 3 0年代的北平大学 ,李宜琛先生承何海秋先生之请讲授外国法制史时 ,就采用了后一种形式 ,并考虑到当时的研究情况 ,为弥补空白 ,选择日耳曼法为讲授对象 ,且留下了《日耳曼法概说》一著 ,即便是当前时代也是弥补空白的。一西方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中 ,罗马法的复兴就像罗马法…  相似文献   

4.
自1949年以来,我们的法律史学逐渐定位于四个领域: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撇开这中间一个明显的地域遗漏(东方难道没有自己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吗?)不论,也不管将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一股脑塞进“外国”这个单位有多么武断,单就几十年来制度史、思想史各自所确立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而言,也很难说它们已经涵盖了法律史学的各个领域。笼统地说,法律史学当然是研究法律制度及法律学说的发展规律的科学。问题是“法律学说”是极宽泛的名词。它既包括对法律的概念、本质、职能、内在构造及其与相关社会因…  相似文献   

5.
<正> 一、我国外国法教学和研究的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开展,法学研究的深入,法制观念的更新,我国外国法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国成立了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已拥有一批从事外国法教学和研究,懂得各种外语的专门人才,开设了外国法制史、外国民商法,当代各国法律制度概论、比较法总论、比较宪法、西方法哲学、罗马法等十几门课程;在各部门法课程中,也都有介绍外国法的内容;出版了几十种外国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法学体系中重要学科之一的法律史学,应当包括无产阶级法制史(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社会主义法制等)、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和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外国法律思想史,以及有关法律与法学的各种专史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要从经济来看法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来了解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并由此探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关系决定法律关系,社会经济形态决定其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形态和面貌。据此看中西法律和法律史的不同,自然经济决定了中国法系的形态和面貌,商品经济决  相似文献   

7.
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7月25日至31日在云南大学举行,会议收到论文四十余篇,与会代表近七十人。这次学术讨论会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当代外国法律制度的发展现状,发展规律及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交流了外国法制史的教学经验,对《外国法制史》教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充分酝酿、民主选举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了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新的理事会一致确定由陈胜清、林榕年、林向荣、徐轶民、张学仁组成常务理事会。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概况 (一)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 由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主办,华东政法学院、西宁市政府承办的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18届年会于2005年8月21-2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与会者围绕年会主题提交论文59篇,并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分四个专题即"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发展的特点与趋势"、"英美刑事法律制度"、"欧陆刑事法律制度"、"其他法系或国家的法律制度"作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本次年会是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讨论氛围浓厚、热烈,展示了我国外国法制史研究领域的繁盛景象,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1.外国法制史研究对象和主要目的是什么?外国法制史主要研究世界东西方各国历史上不同类型法律耐度的产生、本质和表现形式,即研究一定的统治阶级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本阶级的意志提升为法律的;历史上不同类型法律制度的实施以及司法机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统治阶级是怎样贯彻执行其法律的;历史上不同类型法律制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演变所起的进步或反动作用;历史上不同类型法律制度,在同其他社会现象特别是国家现象的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86,(4)
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法律的儒家化(礼法结合)。它作为一个体系,从汉至清二千多年间,其发展过程大致为分为开始、发展、成熟和延续等几个阶段。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并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一概述,供自学同志参考。一、两汉是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开始阶段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魏相李悝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法经》,开重刑主义之先河。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在立法上以法家的“法治”为依据,用“以刑去刑”、“以杀止杀”的重刑主义统治政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全国除统编教材《外国法制史新编》(1994年群众出版社版)外,许多高等院校都编有适合本校具体要求的外国法制史教材,1995年2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外国法制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便是其中之一。“史纲”是以华东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自编的原有教材为基础,经认真增、删、修改和审定后正式出版的,它力求使读者“能在改革、开放中,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比较法制史: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法制史”无论是作为一种学科分类 ,还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论 ,长久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早期的法制史学者不仅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与科研中运用比较法制史的方法 ,还在《比较法制史》的教材编写上作了有益的尝试。在新中国的法制史学科发展历程中 ,学者们也很重视比较法制史。 2 1世纪中国法律史学的发展应着眼于全球化 ,及时转换研究视角 ,尽快构建比较法制史的理论体系 ,发挥其在中国法律史教学与研究中的积极作用 ,以提高法律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重要学术活动述要2006年,法律史学界召开了几次重要的学术会议。在这些会议中,无论是正式代表数目,还是提交论文的数量,以及代表来自区域的广泛性上,都超过了往年的规模,反应了我国法律史学研究队伍的壮大以及研究实力的增强,同时作为一个学科,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世界的重视。2006年8月1日至5日,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19届年会在内蒙古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多元的法律文化”。会议由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主办,内蒙古大学与华东政法学院共同承办。与会代表就“理论探索与反思”、“西方的传统”、“大陆法系的历史与实践”、“英美…  相似文献   

14.
法学理论法哲学(三选二) 1.拉德布奋赫公式的内容,以之评论自然法学说与法律实证主义的法律概念。2.法的客观性与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以法律论证理论论述之。3.分别以语义学和语用学之观点论述事实与规范之关系。法杜会学(必答) 1.“活法”与“行动中的法”之含义与异同。2.论述中国社会的规则多元。法制史中国法制史1.试析中国的亲属相容隐制度。2.评析(大清律例》。3.论清末的司法改革。中国法律思想史1.明德懊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中的体现。3.论沈家本的立法思想。外国法制史1.罗马私法体系的内容。2.中…  相似文献   

15.
学过中国法制史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何勤华的. 20多年来,何勤华专治法律史,尤其侧重于法学史和外国法制史.其治学理念,既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也受到年轻学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法律史学科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重要学术活动简述2007年度,法律史学界的交流,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国际化程度,均有很大的进步。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有3次。本年10月21日,2007年“全国外国法制史研讨会”在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承办。  相似文献   

17.
李敏 《中国审判》2011,(5):57-57
2011年4月9日,新中国外国法制史学科发展60年研讨会暨林榕年教授从教60年庆典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十几所知名法学院外国法制史的学者欢聚一堂,为林榕年教授庆贺的同时,也对60年来外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对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赫南 《政府法制》2009,(6):34-35
学过中国法制史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何勤华的。 20多年来,何勤华专治法律史,尤其侧重于法学史和外国法制史。其治学理念,既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也受到年轻学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宋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侃 《法学研究》1996,(2):122-13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制史研究有了迅速发展,仅教材至1994年就相继出版了中国人大《中国法制史》(以下称人大本)、北大《中国法制史简编》(以下称北大本)、全国统编《中国法制史》(以下称统编本)和《中国法制简史》(以下称简史)等十几部,还出版过几部中国刑法史和中国经济制度史等专著。这些书各具特色,有些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诸书也有欠妥之处,其中对宋朝例的解释及其性质、地位、作用等论述就颇值得研究。另外,还有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的法律和各类法律制度,涉及法律思想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又与史学相贯通。要科学地认识和阐述中国法制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实事求是是治学的基本原则,也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方法。把实事求是原则运用于法制史研究,就是要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客观地再现中国法制史的本来面目,探讨它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苛求古人,忽视古代法制在推进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认为中国传统法制漆黑一团,都是落后的、反科学和反民主的东西,不值得研究。另一种是抬高古人,无视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