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共同过失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过失犯罪能否成立共同犯罪在国内外刑法理论界长期存在着争议。本文从共同过失犯罪理论比较、成立的条件等角度简要论证了共同过失犯罪。  相似文献   

2.
刑法理论界对共同过失犯罪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即肯定说、否定说、限制肯定说.本文从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性质、特征、构成要件等万面论证了共同过失犯罪限制肯定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共同过失犯罪是指二人以上违反共同注意义务,共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犯罪形态。与共同故意犯罪相对,共同过失犯罪也是共同犯罪形态的一种。虽然传统刑法理论只承认共同故意犯罪形态,但是从过失犯罪的本质以及共同犯罪的本质上看,承认共同过失犯罪有着理论及现实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认为共同过失犯罪有其特定的内涵,提倡共同过失正犯概念,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灵 《政法学刊》2013,30(4):68-72
传统刑法理论是否认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研究的发展使刑法学界已不能回避共同过失犯罪的存在.明确违反共同注意义务在共同过失犯罪中的核心地位,准确划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判断对象,正确认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共同过失与竞合过失的区别,对纠正传统理论对共同过失犯罪的误解,建立和完善共同过失罪理论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我国对共同过失犯罪持肯定态度的学者越来越多。但由于立法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过失犯罪在我国的研究仍然有待加深。本文从理论纷争入手,辨明了共同过失犯罪、过失共同犯罪、过失竞合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并以过失心理互动说为主观意思联络的理论基础,注意义务为判断基准,给出了新的共同过失犯罪之概念,厘清了共同过失主体范围的划定。同时,文章也讨论了理论界争议较大的共同过失帮助犯、教唆犯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关于共同过失犯罪的处罚意见。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多数学者否定共同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混淆了共同过失犯罪和竞合过失犯罪,所以正确界定共同过失犯罪和竞合过失犯罪是承认共同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的核心和关键。另外,我国已有学者开始承认共同过失正犯,但对过失犯的教唆犯和帮助犯普遍持否定态度。本文分析认为对于过失犯的教唆犯应予承认,而对过失犯的帮助犯一般不应承认。  相似文献   

7.
竞合过失犯罪是指不具有共同注意义务的数个行为人各自违反了自己的注意义务,由于这些不注意行为结合在一起,从而共同导致同一个危害结果出现的过失犯罪形态。判断注意义务是否共同,是区别竞合过失与共同过失的关键。过失相抵原则对于分配竞合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定竞合过失时,应该考虑过失相抵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共同过失犯罪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同过失犯罪是否成立在理论上尚存有争议,在实践中的客观存在也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将从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纷争入手,然后拟从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认定以及刑事责任的分担方面来加以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马荣春 《河北法学》2003,21(5):115-118
从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论证共同过失犯罪统一定罪量刑的合理性,并提出共 同过失犯罪成立的条件和立法献言。  相似文献   

10.
韩伊婷 《法制与社会》2010,(12):293-293
过失能否成为共同犯罪一直是共同犯罪研究问题的热点。不可否认共同过失是共同犯罪形式的一种。我国刑法的通说并不承认过失的共同正犯,但司法实践中已产生了许多共同过失犯罪的案例,各个法院对其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所以对过失犯罪正犯问题的研究实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共同过失犯罪是共同犯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被我国刑法所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共同过失犯罪的发案率越来越高,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刑法有必要对其加以规定,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也是完善刑法理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明确把共同过失犯罪定位于一般过失犯罪之中,否认共同过失犯罪为共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通常运用共同犯罪理论来解决在法律规范上不认为是共同犯罪的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因此,有必要对共同过失行为构成犯罪后的每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单独研究,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共同过失行为能否构成共同犯罪是刑法学界争论已久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认为共同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但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看,规定共同过失犯罪也有其必要性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共同过失行为能否构成共同犯罪是刑法学界争论已久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认为共同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但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看,规定共同过失犯罪也有其必要性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之下,将共同过失引起危害结果的行为作为共同正犯处理,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背离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会导致共同正犯认定标准的松弛,人为扩大共犯处罚范围的后果;在现行刑法理论之下,对于所谓共同过失犯罪行为,即便不作为共同正犯,也能做出恰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共同过失犯罪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法解释论中,共同过失犯罪是指多个不负有共同注意义务的人分别实施了违反各自注意义务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形态。共同过失犯罪须由两个以上合格主体且不承担共同注意义务、各主体都实施了过失行为,多个过失行为共同造成了危害结果。对共同过失犯罪人的处罚,应坚持作为分成原则和监督对等原则,才符合我国"有罪必罚、罚当其罪"的刑事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基于相同的过失共同造成损害结果即为共同过失犯罪,但现有的共同犯罪理论和行为理论并不能合理解决这类行为的定罪量刑问题。重构行为理论,将行为理解为"行为人运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作用于特定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的过程",过失共同犯罪就是行为人之间在相互利用对方行为之际,应当控制而没有控制,最终造成了实际损害结果,所以应当分别按照过失犯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8.
共同过失犯罪是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争议颇多的话题,所以研究共同过失犯罪的相关理论问题,对于丰富和完善刑法的共犯理论有重要意义。而要探讨共同过失犯罪问题就必须研究共同过失犯罪中的核心问题共同注意义务,本文在提出问题并介绍共同过失犯罪中共同注意义务的概念及内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共同注意义务的的来源。期望此文能够激起更多的学者对共同过失犯罪研究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共同过失犯罪理论,为立法和司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玥 《法制与社会》2010,(22):18-19
"共同过失犯罪是否是共同犯罪"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理论及司法实践的比较分析,肯定成立共同过失犯罪的必要性,并对共同注意义务及刑事责任承担等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0.
郑鹤瑜 《河北法学》2007,25(5):56-59
中外刑法学界对过失共同正犯的争议起源于对共同犯罪本质的不同理解--"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的对立".我国刑法通说否认过失共同正犯,这迫使司法实践中法官"偷偷"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共犯处罚原则来处理过失犯罪案件.确立这一理论必须排除"规范否定说"、"意思联络缺乏说"和"罪刑均衡违反说"三大障碍.过失共同正犯同样具有共同实行的意思表示,共同注意义务才是过失共同正犯成立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