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海东  刘鑫  梅玉兰 《证据科学》1999,6(4):153-158
目的 研究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对1997年1 ̄6月期间活体损伤鉴定例中有关面部损伤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按年龄段分为3组:I组(未成年组)〈18岁,Ⅱ组(青壮年组),18 ̄59岁,Ⅲ组(老年组)≥60岁。结果 半年期间所有活体检验案例中,面部损伤占总数的43.40%(123例),其中未成年组15例,青壮年组100例,老年组8例。各组研究结果显示:(1)未成年组多因意外事故致伤(66.  相似文献   

2.
CT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并且诊断价值高,尤其是对头部的诊断。本文筛选出1990年以来所受理的头面部轻微外伤活体检验案例中有小量脑出血并有完整CT检测结果的35例案件资料,分析外伤与出血的关系,CT扫描与临床表现、出血程度与预后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这类纠纷等问题,以供鉴定参考。1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0岁~75岁,其中50岁以上30例。1.2受伤情况受轻微外伤21例,其中头面部掌击伤15例,推人倒地3例,掌击身体其它部位3例;与他人发生争吵不慎倒地14例,其中3例无外伤证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监禁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87 ̄1998年所作52例监禁死亡案例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52例均为男性。年龄:从18岁 ̄70岁,以21至40年龄段为主(61.53%),民族:汉族人居多(84.61%),职业:待业,农民,工人最多(75%),婚姻状态:已婚者占多数(59.61%),监标原因:以抢劫,偷盗为主(63.46%),首次被监禁为  相似文献   

4.
牙损伤14例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柴振兴在伤害案件中,由于牙齿比较显露易遭受直接暴力作用而损伤。现将检案所见14例牙损伤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分析本组14例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分布:20岁以下2例,21~40岁5例,41岁以上7例。牙损伤共46枚,其...  相似文献   

5.
焚毁炭化尸体,是指在火焰、高温作用下,使肌体变为炭化的一种形式。近几年来熏我们对各种原因焚毁炭化的82例尸体,进行了检验方法、个体识别、生前和死后焚毁的尸表、内部征象及损伤等问题的分析,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82例尸体中,属杀人纵火焚尸2起,死亡共4人,其中男性3人,女性1人,年龄在20~40岁。火灾事故2起,死亡共78人,年龄为20~45岁。其中一起发生在河南某市音像俱乐部特大火灾,死亡共74人,男性63人,女性11人。另一起为意外火灾,死亡共4人,男性2人,女性2人。上述现场中,尸体均被烧焦…  相似文献   

6.
在纠纷案件中,大多数案例常常涉及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问题。能否妥善处理,法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本县1989年~1997年的尸检案例中选出23例该类案件,就伤与病的法医学鉴定进行浅析,供同行们参考。1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男19例,女4例;年龄16岁~79岁,平均年龄45.9岁,中老年占67%。纠纷原因、致伤物、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见表1~4。有疾病可查19例(82.6%),无疾病可查4例(17.4%);有斗殴史22例(95.6%),无斗殴史1例(4.4%);有体表损伤18例(78.3%),无体表…  相似文献   

7.
8例眩晕停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停中毒多见于儿童误服,自杀、他杀者少见报道,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共收集眩晕停中毒死亡者1例,误服中毒者7例,并进行了系统的法医学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分析1.1一般情况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29岁。其中自杀1例(29岁女性),服药量2625mg;误服中毒7例,为3~4岁儿童,服药量为445mg~650mg。1.2临床表现和尸体征象8例眩晕停中毒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除表1中所列症状、体征外,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3例,临床症状例数临床症状例数口咽部干燥2躁狂或躁动不安4声音嘶哑或构音困难3意…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法医实践中,遇到一些精神病人杀人案件,综合我县1985年~1998年间全部杀人案件148起,精神病人杀人占21起,约占全部杀人案件的14%,分析如下:1一般情况本文21起精神病人杀人案件中,涉嫌21人,每案一人。性别和年龄:男性13人,女性8人,其中20岁~30岁12人,31岁~40岁3人,41岁~50岁4人,50岁以上2人。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居多,无少年,老年较少。杀人动机和目的:无任何原因杀人的8人,绝大多数没有明确的动机,有的因多疑、幻觉而杀人。伞某见他四岁儿子的阴囊是黄的,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在法医学鉴定中,胫腓骨骨折比较常见。本文从近几年两家中级法院所鉴定的1559件案件中,选择69例胫腓骨骨折对踝关节功能影响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何评定踝关节功能。鉴定资料在近几年所鉴定的1559件案件中,涉及胫腓骨骨折69例,占4.4%。1.性别、年龄。男性44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40.3岁。2.根据起因的不同,将其分为交通事故、纠纷及其它(工伤、砸伤、坠落等)3类。其中交通事故45例,占65.2%,纠纷13例,占18.8%,其它11例,占16%。3.骨折…  相似文献   

10.
在活体损伤案件中,以往各地常对某一特殊损伤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论述,而对于农村损伤的案件发生率、损伤的部位,发生原因及伤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综合性分析的报道未查到。本文通过对507例农村伤者鉴定资料的统计分析,试图找出其规律性特点。资料分析本文资料来源于某县法医室在1990~1996年间检验的507例农村伤害案例。伤者中农民居多,共488例,占96.25%。现将有关资料统计如下。统计表明,损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1993年稍有下降,1996年达高峰。从表中可以看出,男性居多,共371例,占73.2%。其中20~49岁间304例,占男性…  相似文献   

11.
每年铁路上发生的路外伤亡事件较多,对于有旁证或死因明显的客车坠车案常按一般路外伤亡对待,有关部门在处理此类无名尸时,为了运行需要,常常造成尸体和现场有分离现场,甚至有时只有尸体而没有现场。另外,列车车厢内流动人员多,成份复杂,列车员和其他旅客对坠车者身源了解甚少,这样无形中就会增加勘验难度,不仅不易查明坠车时人的意识是否清醒、身体上是否有损伤,而且更不易分析某些损伤的成伤机制。勘查车下现场和检验尸体能否对上述问题作一完整的解释,这就涉及到痕迹检验与尸体检验能否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作用。实践证明在案情了解少、无…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致人体伤亡案例系统分析报道已不少见,其损伤具有部位广泛、损伤种类多的特点,其中骨折是较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但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低,且较少报道,本文通过本市近两年间这方面的活体损伤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对骨盆骨折的损伤特点及伤残评定进行粗浅的探讨。资料和结果从本局法医临床活体损伤鉴定资料中筛选1994年8月一1996年8月道路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的案例32@。一漫情况:男性8人(25%),女性24人(75%),男女之比例为:1:3。年龄分布:14岁以下4人(12.5%),15~50岁25人(78.1%),51岁以上3人(9…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家庭暴力损伤的特点及其有关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 对1998年4月~1999年12月间来诊的159例家庭暴力损伤鉴定案件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妇女(占93.1%),主要发生在配偶间(85.5%),其次为虐儿(5%)。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家中,以晚上为发生高峰。致伤方式以拳脚为主,其次为随手可得的钝器或锐器。损伤多为软组织损伤;有40%的受害人投诉前未去医院就诊;损伤  相似文献   

14.
对103例儿童及青少年非意外性暴力死进行特点分析。儿童组中学龄前儿童(2~6岁)12例(均为女性),学龄儿童(7~12岁)22例,青少年组(13~19岁)69例。儿童组和16~19岁青少年为两个年龄高峰。死亡性质:凶杀占47.6%(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占89.8%),伤害占29.1%(男性占96.7%),余为自杀和不明。死亡原因以机械性窒息(36.9%)和锐器伤(34.0%)为多。并就伤害案件的意义及尸检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刘娜 《法医学杂志》2002,18(1):32-32
本文对某地区1998~2000年间的75例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法律能力评定的一般规律和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1资料75例中男50例、女25例,男:女=2:1。年龄最小为11岁,最大为60岁,其中34岁以下55例,占73.33%;35岁以上20例,占26.67%。职业状态以农民为多,75例中占44%;无职业者占20%;干部与学生最少,占1.33%。文化程度以文盲小学居多,共63例,占84%;初中以上共12例,占16%。被鉴定人中,有精神病发作史者12例,占16%。2…  相似文献   

16.
陈林  许荣河 《法医学杂志》2001,17(4):218-218,220
近年来随着影象学的发展CT扫描技术的普及,因头部外伤所致的硬膜下积液发现率、诊断率明显提高,要求作法医学伤情鉴定的也日趋增多,但对其损伤程度的评定在目前《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均未作明确规定,法医临床学中论述甚少。本文根据所收集8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供参考。1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性74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约6:1,年龄为3~74岁。其中车祸伤62例,摔伤3例,殴斗伤21例,受伤部位以额部最多,其次是枕部和颞顶部,均无头部再外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方法 通过对204 例由司法部门委托进行法医学精神损伤程度鉴定实践,重点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204 例中,男、女比例无差异。年龄组以21 ~30 岁(63 例) 、31~40 岁(53 例) 居多。表明上述年龄组的社会活动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职业以工人、农民为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损伤原因以伤害(107 例) 、交通事故(49 例) 为多。损伤与精神障碍间隔时间,半年以内152 例,半年至1 年为23 例,表明鉴定时间选择在1 年内为佳。精神障碍的种类与性质:器质性精神障碍108 例,占52-8% ;功能性精神障碍84 例,占41-4% ,其中外伤后神经症( 含癔症35 例)66 例,占32-3 % 。社会功能评定:无社会功能受损77 例,轻度受损41 例,明显受损86 例。神经系统检查:204 例中有一过性神经体征38 例,有明显阳性体征62 例。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直接因果关系104 例、间接因果关系61 例;条件相关34 例、无相关5 例。损伤程度评定结果:重伤85 例,轻伤67 例,伤病关系评定47 例。结论 通过对204 例头部外伤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成人高坠死亡45例尸体解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45例成人高坠死亡的尸体解剖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42例为意外,3例为自杀。42例意外高坠中,38例发生在工作时。高坠死亡者的年龄从18岁到50岁,21~40岁占77.7%。性别以男性居多,占93.3%。着地部位最常见的是头部。由于高坠后引起机械性损伤所致死亡有43例,其中包括脑损伤(60%),肺损伤(44.4%),脾破裂(33.3%),肝破裂(26.7%),脊柱损伤(26.7%),大血管破裂或断裂(20%),心脏破裂(15.6%)。另2例则是因机械性窒息而死亡。随着坠落高度的增加,胸腹部致命性损伤数目随之增多。坠落的高度较低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100例重度颅脑损伤尸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分析100例重度颅脑损伤的尸检资料。年龄最小4个月,最长者71岁,男性70例,女性30例。颅脑损伤成因以钝器伤、高坠伤、跌伤及交通事故为多。头皮损伤占83%,头皮无明显损伤但有颅脑损伤者占17%。颅骨骨折占71%,以线状骨折为多(45%),粉碎骨折次之(22.53%),颅骨骨折常合并颅内出血。两者并存者69例,占颅内出血70.41%,有颅内出血无颅骨骨折29例,占29.59%,略高于文献报告。硬膜外出血(EDH)占35%,冲击部占88.57%,对冲部占20%。硬膜下出血(SDH)占40%,冲击部占85%,对冲部占25%。蛛网膜下腔出血占87%。髓内出血86%,合并EDH占33.72%,合并SDH占36.05%,EDH、SDH和髓内出血者同时发生占8.26%。脑室出血占12%。脑挫伤裂伤占64%,有冲击伤和对冲伤占46.88%,有冲击伤无对冲伤占28.12%,无冲击伤有对冲伤占25%。脑疝:小脑扁桃体疝占67%,海马钩回疝占60%,略高于文献报告,结合本文资料,对病理特点及法医鉴定中应注意问题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坠车损伤及与火车撞击损伤鉴别。方法对行人被撞23例和铁路客车坠车23例死者损伤的部位、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有两处以上损伤部位的分别累计计算,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躯干部与身体纵轴方向一致的擦伤是铁路客车坠车区别于行人被撞主要鉴别点。手部损伤伤是铁路客车坠车区别于行人被撞主要鉴别点。下肢损伤不能作为铁路客车坠车区别于行人被撞主要鉴别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