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所蕴含的优良家德、家训、家规、家谱是强化家庭建设的首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挖掘优秀资源,强化家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当代家风;发挥育人功能,实现"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2.
从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到明天顺三年(1459年),浦江郑氏家族共财同居15世,持续达332年,鼎盛时家族"食指三千"。这个大家族,以孝义传家,以家训、家规、家仪治家,得到封建最高统治者和儒学大家的再三奖掖,其孝义文化、廉政文化、制度文化等家族传统文化和修身养性、积善积德、尊师重教、廉洁自律、勤俭持家、睦邻友好、优待孤寡等家风文化至今仍有具有显著的现代价值。对传统家族或家风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刻探究,可以从文化学、社会学等视域中找到路径。文化学研究范围的理论视域,揭示了考察研究和保护"江南第一家"传统家族家风文化,应全面关注其物质文化,包括历史上的建筑物、器物乃至山水等有形文化载体;全面关注其行为文化,包括传统社会的礼仪、习俗、节庆活动等文化遗产;全面关注其制度文化,包括律法、族规、家规、家训等成文不成文的规定;全面关注其精神文化,包括道德、价值观以及艺术、文字记载等文化创造。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惯习×资本+场域=实践"公式和惯习—场域理论,引导我们要注重通过家风场域构建使家规家风得以贯彻和传承的借鉴;注重对相关生活空间的开发和保护;注重对相关史料的抢救和保护;注重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家风,其实就是一种家庭文化。家风,也即家训、家规,是家庭文化的凝结。既然是文化,就需要世代传承。传承祖先的智慧的积累,传承家族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原则。家庭的文化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文化环境与物质环境同等重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情培养、待人处事、言谈举止、处理问题方式、做事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等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可谓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4.
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是维系公序良俗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映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优良民风、社风和党风的保障。新时代的优良家风包括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伦理之则、价值之向四个维度,各维度又分别覆盖三个二级指标。作为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家风需要借助家教、家训、家规等具象载体而传扬。未来的家风研究既要加强对优良家风"元要素"和"源因素"的研讨,也应借助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推进家风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从而使优良家风真正成为醇厚社会风气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5.
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是维系公序良俗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映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优良民风、社风和党风的保障。新时代的优良家风包括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伦理之则、价值之向四个维度,各维度又分别覆盖三个二级指标。作为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家风需要借助家教、家训、家规等具象载体而传扬。未来的家风研究既要加强对优良家风"元要素"和"源因素"的研讨,也应借助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推进家风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从而使优良家风真正成为醇厚社会风气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以“好家凤好家训”评选为重点,引导城乡居民传承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亮”家风,传递正能量向全社会发出“寻访好家风故事”征文启事,在江都日报择优刊登30多篇;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展播江都知名人士、教师家庭、优秀企业家、普通百姓家的家风故事26条;郭村镇围绕红色主题,开展拥军家风、于氏家风文化展;邵伯镇南渡村在主要路口设置大型公告牌,集中展示60多条家规家训。  相似文献   

7.
正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人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家风家教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今天,良好家风仍然是造就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道德力量。家风孕育出的人格魅力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也折射出国家发展的面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风尚。几千年来的家风家教,积淀了无数名言、典故和家训、家规,留下了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等脍炙人口的家教故事。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的家风故事都浸染着家  相似文献   

8.
《春秋》2017,(6)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万里,山东东平人,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有着严格的家风、家规、家训。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子女们无不遵循其"家风""家训",在极为平常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读书     
正《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李存山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8.00元家训箴言意味深长家风故事感人至深古语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家"与"国"始终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  相似文献   

10.
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它随着家庭性质、形式、结构.功能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记者:陈老师您好!一直以来您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训、家风、家规很有研究,请问三者具体是怎么划分的,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公民导刊》2016,(4):62
正市纪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组主办市人大机关党委公民报刊杜协办"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为给全市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搭建一个展现良好家风的平台,弘扬家庭美德,让好家风成为时代正气之源。市纪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组与市人大机关党委、公民报刊社将联合开展"树家风,扬正气"征文活动。一、征文主题"树家风,扬正气"。通过作者对本人的家庭、家族或当地历史名人、先进模范人物良好家风、家规、  相似文献   

12.
正老北京四合院门联,内容多与家风传承有关,图中所示门联为"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党风政风清。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清白家风不染  相似文献   

13.
也谈家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晨 《创造》2014,(4):56-57
正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简单、实则蕴含深刻道理的家风家训,给我们带来温馨、安全、抚慰和支撑,也带来保家进而卫国的责任和使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家规、家训、家风等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一度被淡忘,然而,几乎每个中国人生来就或多或少受到传统家风的影响与制约。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简单、实则蕴含深刻道  相似文献   

14.
<正>"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必有训。"中国传统家训家规起源于氏族、家族、家庭的形成发展,根源于中国传统血缘文化中的道德秩序、政治自治、经济的自给自足、文化的自我认同,是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家训的记载始于《尚书·无逸》周公对其侄子成  相似文献   

15.
结婚登记代表着家庭的组建,是开展家风教育的良好契机。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共同打造了"上海传承家谱家训服务平台(移动端)",依托婚姻登记服务,从源头助力营造良好家风。完善功能,打造个性化平台。上海市通过打造个性化的"传承家谱家训服务平台",进一步突出便民利民的婚姻文化传承。一是完善平台功能。平台集家谱家训查询、婚姻登记电子贺卡留念、家庭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等功能于一体。  相似文献   

16.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重要论断阐释了家风家教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从正家风做起,进而塑民风、肃党风、清政风,才能凝聚  相似文献   

17.
正家风家训作为传统的教育形式和家庭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也首次写入党内法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解读传统文化中的"廉政基因"、传承优秀家训里的廉训箴言,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以来,陆川县良田镇文官村官海屯通过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大力推广特色种养,深入挖掘传承客家家风、家规、家训和民俗历史,成为九洲江流域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整洁的村道绿树成荫,装饰一新的客家民居散发出浓郁的岭南气息,造型别致的乡村休闲小公园,还有房前屋后用竹篱笆围起来的果园、菜园,白墙上的字画,宣传栏上的《官海屯村规民约》《官海屯家风、家规、家训》《官海屯传说》《神奇莲花井》《官海屯"谢六仙姑"传奇》……走进官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先后经历了萌芽奠基阶段、完善发展阶段、鼎盛成熟阶段以及转型革新阶段,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传统家风强调孝悌亲情与礼仪规范,追求齐家治国,依托家规家训家书等载体,采取潜移默化与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是古代家庭教育生动而深刻的体现。传统家风在连接个人、社会与国家中起到重要的纽结作用,呈现出独特的实践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其对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当代家庭文明的建设、社会风气的优化乃至于文化自信、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有直接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统家训文化就是基于培养国家社会发展和繁荣家族事业,所需要的人而形成的育人思想和智慧,这种思想和智慧对今天的家庭美德和家风建设具有启迪和教育作用,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