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研究——以劳动者保护展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社会通过“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实现了近代社会进步的正义。然而,近代社会的“从身份到契约”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平等自由,逐渐在现代社会中演变成一种“新的身份”——强势和弱势主体,这种新型的身份关系的出现,使得近代社会中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在现代社会中正倒转为“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基于强势和弱势主体地位的认识,决定了对弱势主体“倾斜保护原则”的必然产生,而“倾斜保护原则”正在实现着现代社会进步的正义。劳动关系的人身上、组织上、经济上的从属性特点,使得表面的、形式的平等掩盖了实质的不平等,形成了用人单位、劳动者强势和弱势主体之分,这就应该以“倾斜保护原则”对劳动者进行保护,处理好从自由到平等的转换,进而实现现代社会进步的正义。  相似文献   

2.
服刑人员作为特殊公民,其合法的民事权利理应受到保护。我国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个人等不同物权主体是平等的,应得到平等的保护。服刑人员是物权主体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本文试从法学相关理论入手,对我国服刑人员物权的保障制度进行了阐释。首先简要概述了服刑人员物权的含义、内容和主要特征,分析了我国法律对保障服刑人员物权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保障服刑人员物权制度的建议。解决现有法律法规保障服刑人员物权不完善之处的方法,应是尽快修订监狱法,而不是制定专门的服刑人员物权法,特别应进一步完善其中关于服刑人员物权的相关规定。监狱机关应承担更多的保障服刑人员物权的责任,其他相关部门也是保障服刑人员物权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公正的角度指出选举制度是以公平的方式产生决策者的重要途径,选举制度体现了机会平等的原则,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选举制度对各类政策主体具有规范作用.现阶段完善中国选举制度的重点在于体现制度的公正属性和健全基层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个人所有权保护的加强及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贯彻实施,作为平衡继承人遗产继承利益手段的归扣制度,尽管仍然存在平衡各继承人继承利益的功能,但通过对被继承人合法赠与行为效力的否定以此扩展被继承人遗产范围的做法,实与社会普遍认同的物权须平等保护的基本原则直接违背.为贯彻物权平等保护原则,保证继承法为财产法的本质属性并与所有权的本性相统一,在继承法修订过程中增设归扣制度的同时,将归扣制度的基础顺势进行改革,以建立完善的归扣制度,既是我国继承法修订过程中应该完成的任务,也是各国归扣制度发展的应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物的支配权。物权法的第一个基本使命是建立物权体系,确定社会财产支配的基本秩序,第二个基本使命是保障交易安全。制定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规范和保护人民私有财产、维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主要在以下问题上发生了争论:是否坚持以及如何坚持和实现公有制、如何规定集体所有权、如何看待我国私有所有权、如何保护交易安全、如何借鉴外国的和历史的经验。物权法共五编十九章,共二百四十七条。物权的创新之处是:以民事权利的手段实现公有制的要求、规定了平等保护原则、私人所有权法律地位得到充分承认、建立了一系列强化措施保护一般民众的财产权利、采纳科学理念以调整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6.
物权请求权与占有保护请求权在权利基础、权利主体、行使目的、举证责任、诉讼程序以及是否适用消灭时效等方面均存在不同 ;物权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在目的与功能、权利基础、损害的要求、归责原则、责任方式以及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物权返还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在上述请求权发生竞合的情况下 ,应当允许物权人选择于其有利的一种加以行使。在一定条件下 ,物权请求权会发生向损害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物权法》确立了对物权的平等保护原则.在此原则下对国家物权进行保护,首先必须树立平等的保护观念.其次,物权法通过物权范围、物权行使、物权保护等的特别规定,赋予了国家物权特殊的地位.应该正确运用这些规定,保护好国家的物权利益.再次,还应该加紧制定科学的物权法配套措施,使国家物权的保护更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现代环境伦理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为自由主义提供存在理由。自由主义漠视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发展规律,主张不加限制地使用资源和自由对待环境。可持续发展论认为,人类有权利用、有义务保护自然环境,通过保护自然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的和谐。环境正义论认为,应当从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两个方面约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价值观主张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资源开采两个方面立法,以挽救生态危机,拯救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9.
近代市民社会的独立为对劳动者"平等"保护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对劳动者"平等"保护是把劳动关系视为纯私(民)法的调整对象的结果。对劳动者"平等"保护是自由主义正义观,在古典自然法正义观和功利主义法学和早期分析法学正义观看来,对劳动者"平等"保护,就是符合正义的。而马克思主义既肯定了劳动者"平等"保护的正义性——历史进步性,又批判其非正义性——历史局限性,这些主要集中在对近代自由主义正义的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的抽象性的揭露上。  相似文献   

10.
制定《国有资产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应该特别值得关注。《物权法》不仅是保护公民合法财富之法,也是保护国家财富之法。但在对各类物权主体予以平等保护的同时,仍要强调对国有资产的特殊保护,有必要出台《国有资产法》。从理想与现实的不同层面看,《国有资产法》的调整对象外延也不尽相同。同时在出台《国有资产法》时,要注意其与《公司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复制生产权是知识产权人独占性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权利人拒绝向第三方授予许可的行为本身并不当然构成《欧共体条约》第82条(以下简称ECT82)意义上之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但是,这并不排除某些特殊情况下滥用行为的存在。通过一系列案件的审判,欧洲法院对知识产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总结出了一些标准,一旦符合这些标准,权利人就会被强行要求向市场提供某些产品或服务,尤其是当权利人凭借知识产权垄断了市场“基础设施”的时候,欧盟竞争法就会赋予权利人开放这种“特定门槛”的强制性义务。  相似文献   

12.
财产权是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也是维系人类自由与尊严的根基。从人权法学角度来看,财产权同时又具有人权意义上的价值。因此,财产权制度在注重实现财产的经济功能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自由、平等与正义价值。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私有财产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始终都伴随着其对财产权利的发展,因而,要注重加强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人基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产生的所有人共同的需求,人权是一种由法律、习惯所确认的社会关系。国家是保障人权的主体和责任者,人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中有所不同,但基本人权应当得到保障。刑事司法权利不仅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且对国家、社会和每个人都有保障作用。人权和刑事司法国际准则是有紧密联系的两个要领,文章对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工会社会化维权是由工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是工会维权的成功路径之一,体现出创造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是科学维权的基本形式。工会社会化维权要求工会必须彻底摆脱狭义的维权观,通过广泛联手相关的权力部门,在全社会共同营造关心弱势群体的强烈氛围,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原则,是保障刑事实体法正确实施、保证司法公正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正确有效途径,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与保障.从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规范的对象,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发生影响的顺序,对刑事诉讼结果的影响等方面看,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应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且程序公正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论滥用诉权     
诉权是一种程序性权利,它建立的基础是平等主体之间因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所发生的纠纷,当事人行使诉权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基于宪法对人权的保障和尊重.诉权的行使一旦超出了合法界限,就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诉讼随着纠纷而启动,从而出现了滥用诉权的问题.如何界定滥用诉权及滥用诉权的表现形式,都是当前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有财产行为的性质及其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随着法律观念的不断增强和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因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有财产而引起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但在具体处理此类问题时,适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实务中同类案件有完全不同的审判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人大对法院具有监督权,但是这种监督权不包括个案监督权。法官具有法律适用权,没有司法审查权,这就要求法官在行使法律适用权时保持适度克制,不能越权行使司法审查权。中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有限司法审查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自然经济不能产生至上的司法权威 ,独立、终局性的司法权威只能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市场经济内涵的平权关系及其秩序图式对司法权威提出了制度化要求 ,为司法权威生成提供了具有平等法律地位和维权意识的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从而为司法权威确立了程序平等、裁判中立和裁判终局等价值和制度要素。  相似文献   

20.
对于物权公示究竟是物权权利的公示还是物权变动行为的公示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将有助于确定物权公示制度的内容和范围,界定物权公示制度的概念,确定物权公示制度在物权法中的地位、物权公示是否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以及物权公示的效力。一个完善的物权法体系至少应具备基本的原则、全面的制度及应变的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