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学界关注的主要议题包括公共服务动机的基本概念、公共服务动机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等。公共服务动机概念的复杂性和内隐性是导致其测量与相关变量关系研究复杂化的主要原因;公共服务动机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存在很多对立的观点,这与动机的复杂性和公共组织环境的复杂性有关;在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方面,需要注意不同方法的局限性问题。未来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需要明确研究出发点、注意研究方法的严谨性、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跨学科角度深化对这一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构念分为反映性构念和形成性构念。关于公共服务动机是形成性构念抑或反映性构念,学术界存在部分共识,即均认为公共服务动机一阶构念是反映性构念,但对于公共服务动机二阶构念是反映性构念还是形成性构念,学界尚存在争论。研究发现,就公共服务动机而言,“一阶反映性二阶反映性构念”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预测能力与拟合度均高于“一阶反映性二阶形成性构念”,我国基层公共行政背景下公共服务动机与其一阶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向是从公共服务动机到一阶潜在变量,公共服务动机应该被定义为“一阶反映性二阶反映性”构念。公共管理研究者在未来研究中可认真考虑公共管理领域构念的性质以及形成性构念或反映性构念的假设对模型之影响。  相似文献   

3.
情绪劳动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与公民或工作人员之间动态关系的组成部分。情绪劳动技能不同于认知技能,但二者都与成功履行职能相关。对多个公共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访谈和焦点小组研究表明,情绪劳动对于公共服务工作十分重要,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实现有效领导需要情感领导力。作者的结论是,公共管理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使工作更有效率,而是使之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动机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外公共行政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建立在个人与组织匹配理论基础之上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代表着公共行政学试图构建一种有别于私人部门"经济人"假设、为公共部门所特有的人性假设之努力。国外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主要考察了公共服务动机对职业选择、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组织变革接受度和公民参与态度的影响。作为一种尚处于发展中的理论,国外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在理论建构方面,忽视了公共部门雇员角色冲突,也忽视了偏好伪装和思想、语言表达、行为"三体分离"所带来的客观测量挑战;在实证分析方面,反向因果、中介变量影响和内生性问题都未得到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5.
协商式决策作为一种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为基层干部开展公共决策提供了新渠道。通过分析面向16省36市基层干部开展的协商民主调查问卷,运用二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协商民主认知度、干群观念、垂直信任度和政治环境对基层干部协商式决策偏好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基层干部对协商民主的认知度越高,其协商式决策偏好越明显;"以民为本"的干群观会使基层干部偏好协商式决策,而"替民做主"的官本位思想致使基层干部轻视协商在决策中的作用;垂直信任度对基层干部的协商式决策偏好有较大影响,基层干部对群众参与协商的有效性评估越高,其在决策时越愿意采用协商方式;基层干部协商式决策偏好还与政治环境存在相关性,主要受到协商民主实施条件成熟度、干部服从性的影响。为了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需要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对协商民主的认知水平,使其树立协商于民和协商为民的观念,积极建设以垂直信任为关键的政务诚信,始终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促使基层干部养成协商式决策偏好和习惯。  相似文献   

6.
公安院校大学生是警察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安机关职能转型的关键,是公安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对比研究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在入校时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公安院校大学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动机,普通院校大学生却显著下降,这揭示了公安院校实践教育的优势.回归分析发现,职业认同可显著正向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公安院校也更重视职业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7.
合作生产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服务生产模式,在提高公共部门回应性和推动公共服务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解决"棘手问题"的挑战,复杂的外部治理环境催生了对公共行政价值问题的反思,合作生产不仅要关注行政效率的提升,也要重视以公民为中心的多元价值创造。在此情境下,公共服务合作生产向价值共创转变。本文梳理了不同时期的公共行政理论对合作生产的影响,对合作生产概念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探讨,阐释了从合作生产发展为价值共创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理解价值共创的三种理论路径,并结合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现实背景,讨论了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系统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效能,既是加强和创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基层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基层公共服务治理正面临着空间的限制,具体表现为物理空间的区隔、权力空间的碎化和关系空间的离散,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效能需要推动空间重组。基层公共服务治理创新中的空间重组包括三个方面:通过物理空间的重组,重新设置基层公共服务单元;通过权力空间的重组,提升政府基层公共服务的整体效能;通过关系空间的重组,构建基层公共服务合作关系网络。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党建引领的统筹协调、效率取向的分类治理和高效协同的技术赋能是空间重组的实现机制。通过空间重组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效能,还须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不同行动主体间的职能和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最直接的交互性界面中,作为基层协商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实践者,基层干部的协商民主认知对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指引性作用。从执行层面考察基层干部对基层协商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基层干部对基层协商的满意度评价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基层协商层级的降低,基层干部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对协商民主的熟悉度、干群直接平等对话、基层实施条件、上级支持、顶层制度设计都显著正向影响基层协商的实施;顶层制度设计和上级支持对基层协商实施满意度的影响力度均比较大;基层实施条件对社区(村)一级协商民主实施满意度的影响力度最大。要实现基层协商的有效运转和运行绩效的最大化,亟须为基层协商创造有利条件,防止基层协商在贯彻落实中被异化、泛化和形式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共服务动机成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了公共服务动机在起源、利他性等方面与传统官僚行为理论的区别,弥补了西方传统的官僚行为理论的不足,为公共组织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组织效能开辟了新视角,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从Mark H.Moore提出公共价值这一概念以来,它便备受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甚至被学者视为一种后竞争范式的出现。公共价值的结构是由公共价值分类基础上,形成的公共价值类型及其关系构成的。当前对于公共价值结构的研究多聚焦于价值分类及其标准,缺乏对价值类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形成的公共价值结构与公共价值冲突、公共价值供需均衡和政府合法性之间的联系给予关注。本文尝试对公共价值的类型、关系与结构展开研究,以期丰富当前对于公共价值的讨论。具体而言,本文基于价值建构过程,将公共价值区分为基本公共价值与核心公共价值,并就两者间存在的三种关系:相交、重合和分离的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公共价值结构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基本公共价值和核心公共价值的不同关系所形成的不同公共价值结构会对公共价值冲突、公共价值供需均衡以及政府合法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文化服务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基层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成都市Y区为具体个案,调查分析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符合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未来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夯实基础,提高并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梳理历史文化资源,注重乡邦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形成多元共治的公共文化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公共服务动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公共服务动机适时的研究回顾与反思对促进知识增长,完善和改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法从考察对象、研究方法与影响因素三个维度对中国情境下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批判反思,指出既有研究存在研究对象单一、量表使用混乱、检验方法粗糙和对影响机制挖掘不深入等四个方面的局限。最后,结合既有研究基础,国际公共服务动机理论研究前沿以及中国情境的特点,提出未来研究可能的突破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科层绩效考核与项目制管理是国家控制基层政府行为的重要机制。两项机制在集权性、治理技术化与重视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共性特征,而在激励机制、激励强度、运作逻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项目执行中,项目对基层政府自利动机的满足度与科层考核契合度是影响基层政府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针对基层政府政策选择性执行的问题,应该在平衡激励结构、完善财政体制与引导多主体治理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最重要的供给主体仍然是政府,而最接近农村的基层政府是乡(镇)政府,故乡(镇)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物品供给中起主导作用。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有草根性与技术性、学习性与发展性、多样性与边界性的特点。笔者依据一项公共项目从申请到结果评估的流程,把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分为公共需求问题诊断与项目规划决策能力、公共项目申请与资源(筹措)谈判能力、公共服务提供活动实施与生产质量监管能力、公共服务消费矛盾化解与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群众满意度调查与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能力五类。  相似文献   

16.
探索公共服务水平和城镇就业的结构演变规律,从而了解公共服务水平和城镇就业各自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就业二者的影响机制,公共服务水平有助于经济增长、人口的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以此来促进城镇就业。运用中部五省2003-2012年市辖区数据的年均值来分析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就业的关系,结果显示公共服务水平对城镇就业有正向的影响,并且指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一个新方向。但是由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花费一定的政府支出,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并且当公共服务水平超过一定的水平对就业者吸引力也会减弱,所以公共服务水平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不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7.
基层干部普遍认识到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在推动基层民主创新问题上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在基层选举的层级上,多数基层干部认为应大力推进乡村直接选举,从机制体制入手对处理基层群众的自治权与党的领导权、政府的行政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平等权利的公共服务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人的平等权利而言,公共服务和管理本身远不是终极价值.本文认为,我国既有的公共管理体制固然存在公共服务与管理供给不足的问题,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设法解决体制上的公民个人权利平等问题更重要,后者更具有根本性,是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现象背后的原因.解决公民基本权利平等和权利救助问题,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了体制性权利不平等因素,并据此提出了若干权利救助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社会公众,更了解本辖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能更快地对公众需求变动作出反应。基层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提供更全面的公共服务。只有法治,才会真正体现和落实公共服务精神。因此,只有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法治化,才能发挥基层政府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斯蒂芬·奥斯本在《新公共治理?》一书中提出了"新公共治理"一说。那么,新公共治理究竟"新"在何处?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对新公共治理范式从理论基础、资源分配机制、价值基础、系统结构、政府角色等方面与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在新公共治理理论下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在分析单位、评价维度和公共价值方面发生的变化,并对我国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变迁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新公共治理范式下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分析单位由个体转为系统,关系绩效成为新的评价维度,政府绩效的合法性和公共价值成为新的关注焦点。我国政府改革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格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系统绩效、关系绩效和公共价值还远未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