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法兰克福学派自居为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一个学派。它根据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的以实践为中介的高度统一的理论,不仅主张建立一种非本体论的唯物主义,而且主张建立一种新的认识论,而这种认识论应是以实践为基础、恢复主体性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批判忽视认识的主体性的反映论,从而把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揉合起来的“现代认识论”。鉴于其论甚广,本文仅就几个根本性问题,考察其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派生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不过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人的大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在认识论领域内,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为或者说具体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过程是建立在实践过程的基础上的。只有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们通过自已的感官同外界事物相接触,客观对象才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经过头脑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反映论质疑官哲兵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感觉、概念和全部认识过程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论有两种形态,即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中国三、四十年代的学者,大多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认识论或认识论不发达...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往我们把实践仅仅作为认识论的范畴,未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近年来有人把实践作为世界的本体,从中引出整个哲学体系,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不在于以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而在于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外部世界。循此思路,本文阐发了对世界的本质,对思维和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这是十分正确的。强调实践决定认识,是在认识论中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理。现在我国使用的各种版本的哲学教科书,在认识论部分都全面地论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这是必要的。但是都没有对人这个认识主体的自我修养在认识中的重要性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在每小题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把它前面的字母填入左边的括号内。 ( )1.辩证难物主义的认识论,之所以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因为: A 它认为认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B 它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 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D 它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把实践的观点提到认识的首要地位,并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相似文献   

7.
张玲卡 《前沿》2011,(3):14-16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社会劳动和社会历史的统一、社会实践和社会本质的统一,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相统一的真实内涵。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最高目的,坚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的本质,自觉地把认识关系融入改造关系,又把改造关系融入认识关系,乃是认识论与历史观相统一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既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又同一切旧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辩证唯物主义首先坚持物质决定意识,认为物…  相似文献   

9.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本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因此,在阐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时,不应该把它放到一般唯物主义的框架内去理解,而应该把它放到实践唯物主义的框架内去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实践模式,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一、实践模式的形成在世界的辩证图景中,实践把世界二重化,它不但揭示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对立和统一,而且揭示了这一对立统一的实践根源,从而展现了实践所固有的世界观特征,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奠…  相似文献   

10.
哲学常识第一课讲了三个内容,即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和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意义上看,教学重点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其核心内容是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一)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知识结构设计在设计《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一课的教学知识结构时,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三点: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这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1.
廖丹 《湖湘论坛》2005,18(3):21-22
旧唯物主义把感性客体混同于自在客体,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揭示了感性客体的真实意义,由此便产生了新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一系列分岐:对感性主体理解上的分歧;“辩证反映”和“单纯直观”的分歧;在认识能动性问题上的分歧;在认识目的性上的分歧;在实践观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物质概念的新探索出现不少成果。有的偏重于本体论方面,有的偏重于认识论方面。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历史观来统一本体论、自然观、认识论的,因此对物质概念的考察也应当从历史观的高度出发,特别要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笔者在《实践唯物主义:自然概念与本体论的一个考察》一文中说明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符原青 《湖湘论坛》2002,15(2):20-21,90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哲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但由于受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影响,人们一般都把认识论只当作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而忽视了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毛泽东虽然也受其影响,时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这样的提法,但他在展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内容时,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融为一体,深刻揭示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阐述了认识的起源、基础、动力、本质、过程等一系列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器官对外部事物的反映,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但是,仅仅承认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只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恩格斯早已指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由于它在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性质……它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且又提出了下面这个命题:凡是感觉中未曾有过的东  相似文献   

15.
1.实践的观点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吗?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能不能说,实践的观点仅仅是认识论的观点呢?不能。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写的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把他们创立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把共产主义者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毛泽东把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  相似文献   

16.
关于认识的源泉问题,历来是各派哲学在认识论上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论争。旧唯物主义认为,认识起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类心灵固有的“理念”才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已经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近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主体认识结构及其特点陈晓龙长期以来,我们对主客体问题的研究,只注重和强调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意义,忽视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主体认识形式在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这就必然使我们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过程中,一方面在理论上把认识、反映只...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它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认识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人类认识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直接统一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认识的过程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作用、永恒演进。  相似文献   

19.
唯物论和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是同一个哲学范畴 ,辩证法既可以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相结合 ,也可以和唯心主义世界观相结合。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求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辩证的方法论则把现存的事物当作运动过程的流 ,其任务是要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人们要改造客观世界 ,首先要认识世界。客观世界是怎么样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而物质统一体是千差万别的 ,或者说 ,一切事物都是有差别的 ,世界上没有完全等同的事物。据说莱布尼茨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 ,使得宫女们到处去寻找两片相同的树叶。其实 ,差异有两种 :一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他提出的物质——精神——物质、实践——认识——实践、个别——一般——个别、群众——领导——群众、民主——集中——民主的五个认识论公式的思想,生动而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