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鹏 《人权》2010,(6):31-35
生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生育权、生育权利、生殖权利在英文中同为“Reproductive Rights”,其正式出现在联合国文件中是在联合国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中,中译正式文本为生殖权利。生育在中文里包括生殖和抚育两个方面,因此中文里的生育权应包括生殖权和抚育权两个方面。但由于自古以来,抚育都不是一种权利,故而本文中的生育权和英文一致,仅指生殖权。它是指所有夫妇和个人均享有在没有歧视、强迫和暴力的状况下做出有关生育决定的权利以及自由、  相似文献   

2.
生育是人类种族繁衍的本能需求,生育权是自然人与生俱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自然人所固有、专属和必备的人格权。自然人均平等享有生育权,法律对自然人的生育权应予以普遍的确认和保护;同时,也应关注男性、无配偶者和罪犯(包括死刑犯)等争议主体的生育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育权探微     
崔茂乔  张云 《思想战线》2001,27(6):122-125
生育由自然生育阶段发展到生育义务阶段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由生育义务演化到生育权利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由自然生育到人工生育是现代社会对生育的挑战.生育权是已婚夫妻和其他妇女依法所享有的决定是否生育以及如何生育子女的人身权.生育权的内容应包括生育的权利、不生育的权利和如何生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希望能够生育子女,但是,我国的《宪法》、《计划生育法》等并没有赋予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单身女性没有缔结婚姻、将来也没有缔结婚姻的意愿,无论是从生育权的人权属性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社会养老保障的角度来看,都应当赋予单身女性生育权。单身女性的生育权是对传统的夫妻生育权的突破。为了避免单身女性生育权遭到滥用,应当对单身女性的婚姻缔结、生育年龄、身体状况和生育法式等方面进行限制,从而避免单身女性生育权遭到滥用。  相似文献   

5.
生育权因其内容的模糊性和实现方式的特殊性,常会在具体适用过程中特别是夫妻之间产生冲突。生育权的性质是人格权而非身份权,主体是单独的自然人而非家庭。因权利本体即为正当性、权利行使的涉他性和权利边界的模糊性,权利冲突现象不可避免。我国夫妻生育权的冲突现象植根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固有观念,不是法治社会的当然内容。将婚姻与生育加以无法律根据的必要关联,将婚内女性的生育权等同于女性对男性的生育义务,并以此主张男性的生育权实现,是秉持与法治理念背离的传统观念对生育权的不当理解。男女双方因身体构造不同,生育权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自始不同。夫妻生育权冲突不是一个真正的权利冲突现象。  相似文献   

6.
夏德辉 《今日广西》2007,(11):44-46
妻子两次怀孕,两次背着丈夫做了人流手术。张勇(化名)以讨要男性生育权为由欲状告妻子,让她履行生育义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男性生育权被侵犯的现象并不少见,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虽然强化了男性生育权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即使男性以妻子侵犯生育权为由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很为难。  相似文献   

7.
生育权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利?当生育权发生冲突时,应当如何加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已经成为探讨的热点,并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生育权属于人格权,是绝对权.夫妻之间的生育权发生冲突主要表现为一方欲生育,而另一方拒绝.冲突是由生育权的本质所决定的.解决生育权冲突问题,应当遵循夫妻平等协商原则、义务法律明确规定原则、尊重和保护自由的多重判断原则、生育权冲突之解决途径多样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人工生育及其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生殖技术为无法自然生育的人提供了有效帮助 ,已被各国立法所确定。但在实施人工生育主体、人工生育子女身份的确认、人工生育子女知情权的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争议。应允许单身女性通过人工生育行使生育权 ;在保障捐精者隐私权的前提下 ,保障人工生育子女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女性罪犯在监外执行中利用生育机会规避刑罚执行的具体实例,提出现行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妨碍了刑罚的司法公正与效率,应通过调整监外执行的效力为中止执行,堵塞制度漏洞;针对当前保护女犯生育权的主流学术观点,笔者认为应从维护刑罚目的出发,对女犯生育权给予必要的限制,制度措施包括:考察婚姻关系的合法性、提高女性罪犯的生育门槛等。  相似文献   

10.
穆光宗 《人民论坛》2010,(8):180-181
优化生育将为人口安全、均衡、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包括生、养、教诸多方面,包括生育节制、生殖健康、生育质量、生育权益、生育决策、生育保障的优化,是生育全方位、长时段的优化。在决策层面上,包括了适龄生育、适时生育和适量生育三个维度。"优化生育"是对计划生育范畴的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文静 《传承》2011,(27):84-85,88
代孕是争议最大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是一个法律上、伦理上的共同难题,为了既保障不孕不育夫妻的生育权,又防止代孕生育技术的滥用,国家应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引导代孕生育。结合代孕在国内外的相关发展状况,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葭 《湖湘论坛》2002,(2):19-19
语言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某种事物越重要,表现某事物的词语就越丰富。中英文中表示亲属称呼的词语大不相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由于处于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之下,非常注重家庭伦理,我们的语言中用以称呼不同亲属的词语非常丰富,区分特别仔细,这足以让来自欧美的把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头昏脑胀。中文里的哥哥、弟弟,英文中只有brother;中文里的姐姐、妹妹,英文中只有sister;中文里的祖父、外祖父,英文里只有grandfather;中文里的祖母、外祖母,英文里只有grandmo…  相似文献   

13.
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本文统称公民)在行政活动过程中对行政主体非法作出的或作出非法的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享有直接抵抗的权利。抵抗权具有伴生性、限定性和保护性等法律特性;抵抗权正当性来源于人民主权、自由权利、现代宪法之规定、人的主体性价值等。抵抗权的行使应当具备构成要件,范围应当包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两个方面。抵抗权应当有相关主体保护、行政主体自律和权义均衡配置三类保障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生育权是一项人格权,具有人格权的一般特征,但二者又存有差异。如何进一步明晰二者的差异,科学界定生育权利的范围、内容,对指导司法实践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尊重妇女的积极生殖权利──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刘文宗教授本刊记者张利英记者:在妇女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女权尤其是妇女的生殖权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您是否能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生殖权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刘教授:世界妇女为了实现自...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2,(5):59-59
目前联合国共有193个正式成员国。不过对于国际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其他一些主权没有得到明确定义或普遍认可的政治实体,联合国也接纳其参加联合国大会,与正式成员国相比,他们享有的权利要受到一些限制,这些政治实体被称为联大观察员。  相似文献   

17.
申琪琦 《前沿》2014,(11):79-81
对于生育权冲突问题的研究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成为当下较为紧迫的任务,研究和解决生育权冲突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使家庭成员之间更加和睦。本文从生育权基本内容展开,具体追溯到生育权的渊源与演变,从生育权与其他权利冲突和生育权之间的冲突两方面来探究,着重讨论无配偶男女的生育权冲突问题,重点研究无配偶男女之间的生育权冲突,试着去探究在没有婚姻契约的情况下,男女生育权发生冲突之时应当如何解决,最后对于目前的现状结合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法理分析提出一定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民 《中国民政》2011,(11):57-57
2011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项目成果发布会在天津市举行,此项目是“保护和促进中国弱势流动人口的权利”项目的子项目。“保护和促进中国弱势流动人口的权利”项目,是中国、联合国和西班牙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多边合作项目,中国为受助国,西班牙为出资国,联合国为协调机构。项目涉及联合国9个机构和28个中国政府及民间机构,因为项目涉及到的部门、机构、  相似文献   

19.
人口生育行为的法治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权发展的必然诉求。其所具有的权利正当性、主体特定性、行为可控性和社会制约性等四大特征,为人口生育立法与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理基础。作为人口法的核心调整对象,其法治目的的实现对于人口法的生存与发展影响深远,对人类生育权的保障和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住宅权     
楚道文 《前沿》2010,(11):58-62
住宅权作为基本人权,包括住有所居和逐步改善住宅条件的权利,它与居住权、住宅财产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立法上应该对住宅权的法律性质、内容、行使等方面作出规定。国家承担住宅保障责任时,应侧重于重点人群的基本住宅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