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编读往来     
回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叶子 我曾是一名“瘾君子”,去年在禁毒办工作人员和家人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终于戒掉毒瘾,过上了新的生活。在这里,把自己戒毒前后的心路历程写出来,希望能为我们国家的禁毒工作尽一点力。  相似文献   

2.
禁毒法视野下的戒毒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复吸率高仍然是戒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禁毒法有关戒毒工作的规定为吸毒者的康复治疗和回归社会提供了法律依据。比较研判现行的戒毒模式,分析由“医疗戒毒”、“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组成的戒毒工作新体系,对于整个禁毒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建“无毒社区”对禁毒工作而言 ,既能堵源 ,又能治本。本文通过对社区戒毒方法和模式的探讨 ,强调应体现人文关怀 ,实施人性化管理 ,旨在降低毒品复吸率 ,让人们远离毒品 ,告别毒品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17号《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9月1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部长孟建柱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理,保障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戒毒人员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依法做好病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收治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死亡处理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病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黄芳 《公安研究》2013,(6):36-39
强制戒毒涉及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甚至剥夺,吸毒者的人身权利保障与社会安全的保护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定位为病患者、受害者与违法者的三重身份符合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理念,对于强制戒毒人员的权益予以保障。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管理体制不统一以及缺乏对强制隔离戒毒从决定到执行的监督体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有助于加强对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发现本乡有几个外出经商的人染上吸毒的恶习,并有蔓延的危险,请问政府有何好的戒毒办法? 江西南生 南生读者 国家为了教育和帮助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戒毒,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制定了《强制戒毒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1995年1月12日发布之日起施行。该《办法》第3条规定:“强制戒毒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应当配合同级公安机关做好强制戒毒工作。”第5条还规定:“对需要送入强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  相似文献   

8.
禁毒法与我国戒毒体系之重构——风险预估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近通过的禁毒法重构了我国的戒毒体系,在完善我国戒毒体系的同时,构成这一新戒毒体系的三大戒毒措施--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也均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化解风险的基本路径是社区戒毒的适用对象宜仅限于吸食新型毒品成瘾的人员;应当明确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的适用具有相对自愿戒毒的优先性,并且建立自愿戒毒向强制隔离戒毒转化机制;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脱离公安和司法行政体系,归属卫生医疗体系,以使其尽可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8,(1):114-114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007年12月29日通过的禁毒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法,吸毒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范围。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2年。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5,(8)
<正>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司法厅党委的领导下,自治区戒毒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戒毒条例》,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主动适应广西禁毒斗争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面履行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和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职  相似文献   

11.
王率 《人大论坛》2012,(11):26-26
近年来,黔西县强制隔离戒毒所严格执行《戒毒条例》和《贵州省禁毒条例》,创新管理,推出了以“真心”、“爱心”、“诚心”和“良心”为主旨的“四心”人性化模式,创建了和谐稳定的公安监所环境。既成功地感化了每一名戒毒人员,也赢得了戒毒人员家属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称赞,并获得上级公安机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11,(10):6-7
据新华网杭州9月6日电,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近日通过了《浙江省禁毒条例(修订草案》,修订后的条例规定,吸毒人员在戒毒期内,不得驾驶机动车和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对吸毒人员驾车进行严格管理,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修订后的条例草案规定,被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机动车驾驶证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会被注销;被责令在社区戒毒的,机动车驾驶证在戒毒期间效力中止,并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代为保管;被强制隔离戒毒、被责令在社区戒毒的吸毒人员,在戒毒期间不得驾驶机动车,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按无证驾驶处罚。  相似文献   

13.
禁吸戒毒是我国禁毒斗争的战略重点。现行的“宣传教育———强制戒毒———社会帮教”禁吸戒毒工作模式 ,符合国情 ,行之有效 ,但由于诸多原因 ,效果尚不甚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禁吸戒毒工作实效 ,必须对现行的工作模式进行总结 ,找出薄弱环节 ,尽快予以改进完善 ;同时要开拓创新 ,探索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羁押戒毒与社会戒毒相结合、严格娱乐场所管理为重点以遏制吸食苯丙胺类毒品等更有利于提高戒毒实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毒品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社会治安,需要运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种手段来解决.行政手段在禁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手段在禁毒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一、有关禁毒的行政立法,使我国形成了以刑事立法为主,以行政立法为辅的较完整的禁毒法律体系,并在禁毒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充分利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优势,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帮教与监控,完成禁吸戒毒的任务;三、加强强制戒毒工作的各项措施,提高戒毒的质量和数量,降低复吸率;四、加强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制毒化学物品的管理,控制毒品泛滥,防范制毒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系统脱敏理论认为划分焦虑等级进行逐级脱敏训练是进行系统脱敏治疗的关键。不同形式展现的毒品所引发的心理渴求有区别。根据人的认知和情绪唤起的基本规律,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系统脱敏训练中的焦虑等级划分为五级,有利于加强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帮助戒毒人员戒除心瘾、保持操守。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禁毒规定》业经2005年2月28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4月15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制止毒品违法行为,消除毒品危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身心健康,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一位身患白血病的画家,不惜债台高筑,背井离乡,冒着死在路上的危险,先后到全国各地的戒毒所举办演讲和画展,此举感动八方,情惊天下,被誉为“中国民间禁毒第一人”!画家此举,何止是心血,简直是在用生命大声呼唤着“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值此“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我们刊登此文,谨向那些战斗在禁毒第一线的人们致敬。当生命的颜色,即将被黑魔一步步吞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所有漠视生命的人们,珍惜你的时间,珍受你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新型毒品有取代传统毒品的趋势。政府对吸食新型毒品的管制可分为出现法律真空、以地方管制为主、调整和统一戒毒模式三个阶段,具有受管制的新型毒品种类不断扩大、吸食新型毒品的管制日趋严厉、寻求司法与社会、医疗体系间的紧密合作三个特点。当前吸食新型毒品管制存在的问题是:强制隔离戒毒放大了惩处威慑功能、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管理措施不配套、自愿戒毒增加了复吸重罚的可能性。应转变理念,坚持人文关怀精神;明确社区戒毒定位,制定配套措施;鼓励自愿戒毒,减少管制成本。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中国政府颁布的《禁毒法》和2011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戒毒条例》,确立了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回归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戒毒工作新模式,以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等戒毒措施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戒毒措施网。由此,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展人性化的禁毒新探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省各项禁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创建“无毒市县”、“无毒社区”、“禁毒优秀市县”等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但目前禁毒形势仍非常严竣。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大声呼吁:为了我们的家园,让海南永远拒绝毒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