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07,23(3):72-74
在实际运行中尽管新《信访条例》赋予了信访具有解决社会纠纷这一功能,但由于信访制度在目的、对象、性质及方式定位与其解决社会纠纷的功能没有实现有效的衔接,导致信访在解决社会纠纷中责重权轻,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只有将信访的目的、对象、机构、方式置于纠纷解决的框架下,才能使其在实践中真正具备纠纷解决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与纠纷日益增多。矛盾与纠纷大量涌向信访部门,给现有信访制度在功能结构上带来很大压力。信访制度功效发挥不尽理想而陷入困境,既有信访制度本身的原因,也有救济、监督和解决争议机制不健全的原因,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矛盾问题,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上访钉子户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德文 《人民论坛》2013,(22):23-24
上访钉子户的形成,需要具备特定的条件,上访钉子户的诉求大致有三类:获取经济利益、恢复名誉、"出气"钉子户要挟基层政府的寻利之举上访钉子户的形成上访钉子户的形成既是基层治理弱化的结果,也是信访体制形塑的结果,假设基层治理比较有力,大部分的基层矛盾、纠纷就不至于涌入信访轨道,假设现行的信访体制无法提供纠纷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陈丹 《大连干部学刊》2008,24(10):34-35
信访作为中国一种特有的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演绎了解决社会纠纷、监督政府行为、沟通行政主体与民众之间关系等诸多角色、然而在新时期信访制度却遭到了质疑和冲击。关键在于缺乏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且真正有效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为此.当务之急是将信访制度纳入非诉纠纷解决机制(ADR)框架.从而更加高效、便民地化解社会纠纷。  相似文献   

5.
纠纷伤害案件因调查取证困难、责任难区分等,极易形成信访问题。为此,一要多渠道化解,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二要规范纠纷伤害案件办理机制,从制度上明确纠纷伤害案件办理的程序;三要强化司法伤情鉴定制约措施;四要依靠政府力量,发挥社会联动作用,多渠道解决因纠纷伤害引发的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6.
日益突出的信访矛盾,已成为影响我国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消极因素。信访困境的产生,是长期以来种种社会问题积淀的集中体现,其产生的根源涉及经济与政治体制、民意表达与纠纷解决机制、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威等多方面。信访制度必须进行法治化改革,宏观上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微观上应改革现行信访体制,健全民意表达机制,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彰显司法权威.维护信访权与惩治滥用信访权并重.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2015年以来,昆山将法治思维运用到矛盾化解中,引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推出以"公众评判庭"的形式组织群众有效参与和评判各类矛盾,公开、公平、公正地解决群众诉求,提升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公信力,有效控制和减少了基层信访。"公众评判庭"的适用范围和运作方式基层矛盾纠纷涉及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8.
涉诉信访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诉信访使人民法院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聚焦点,大量的涉诉信访案件,已经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从涉诉信访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有效解决涉诉信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行政复议与信访作为行政救济制度,均为行政主体内部自我纠错的方式。其中行政复议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提供便捷、廉价解决行政纠纷的形式,在行政救济法律制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访则是中国特有的解决行政纠纷的机制,具有非程序性、不确定性和浓厚的人治色彩,缺乏法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兰青 《中国妇运》2014,(7):27-29
妇女信访代理协理是按照自愿原则,由信访妇女与妇联选聘的信访代理员达成一致,由代理员代替或帮助妇女向有关部门提出信访诉求、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模式,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创新举措和有效载体。目前,全国有25个省区市妇联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妇女信访代理协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所谓的群体访、越级访、闹访、缠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非常敏感的问题。正确认识涉诉信访,有效化解涉诉信访问题,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涉诉信访的特点出发,分析涉诉信访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涉诉信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13,(12):52-52,F0003
近年来,五指山市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五指山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网络,夯实基础,加大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在全市各乡镇建立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在各村(居)委会和331个村民小组成立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以及群众工作站。  相似文献   

13.
倪新兵 《岭南学刊》2012,(1):117-120
信访制度在我国具有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实现权利救济和化解纠纷,充当着社会“安全阀”的重要功能。但现行信访制度却面临着较大的困境。为使我国的信访走出目前的困境,在宏观层面上,要加快建立规范的社会公众政治参与秩序;在中观层面上,要全面推进司法、行政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在微观层面上,要加快推进法治导向的信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郭建平 《人大研究》2004,(12):52-52
安西县人大常委会郭建平撰文说 ,当前人大信访工作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信访总量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集体上访、群体上访比较突出。二是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突出 ,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无序开荒移民、农林场站改革和职工安置、土地纠纷、工程欠款等方面 ,成为群众来信来访的焦点。三是上访人员过激言行增多 ,不少群众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上访 ,头脑不够冷静 ,情绪比较激动 ,言语比较偏激 ,出现上访群众不听劝阻、围堵机关大门、谩骂信访接待人员、破坏办公设施等过激现象 ,影响了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四是信访办理…  相似文献   

15.
县级是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建设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可以更好地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自去年初省委将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建设列入重点改革突破项目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方法、作风创造性地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因地制宜推进县级中心建设,全力打造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相似文献   

16.
<正>变"对簿公堂"为公开审查、论证、答复,引入第三方参与,接受社会监督,不仅维护了各方的合法权益,也增强了释法说理的公信力。2016年以来,都安在巧借第三方介入信访问题解决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辟一条适合县情的矛盾纠纷化解途径,有效化解了一批疑难信访问题,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德化县南埕镇人大主席团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化解矛盾纠纷处置机制,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基层信访问题、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进行认真实践,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实现了"零越级"上访,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更好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南埕镇人大主席团打破信访工作的传统模式,按照"贴近群众、方便诉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山西政报》2012,(Z1):90
近年来,介休车务段深入贯彻山西省委和铁路局党委关于信访稳定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大力开展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积案化解和干部接访下访等重点工作,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信访工作水平显著提高,信访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为全段安全生产创造了和谐稳定的大环境。一、依托"三项"制度,着力构建信访稳定责任体系段党政领导一班人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2,(Z1):18-20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矛盾纠纷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全省各级法院一、二审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的案件比2009年下降9.3%,农业部门受理的该类仲裁案件下降40%,信访部门受理的信访案件下降40%,妇联系统接待的此类信访案件下降53%。一、多措并举,有效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行政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信访、行政仲裁、行政裁决等,它们在解决行政争议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很不完善,没能有效地解决现存的大量行政纠纷。因此,对这些途径进行评估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