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探究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全 面提升老年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已成为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研究利用 2017 年全国流 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职业类型、单位性质、行业分布等方面考察了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并探讨了就 业质量指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流动人口就业呈现出工作时间长、收入少、层次低、环境差等特点; 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指数低于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且群体内部存在差异;教育经历增加、社会参与增多和非 农户籍会对老年流动人口就业质量产生正向影响,且对受雇和自雇老年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研 究建议:要完善老年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对从业老年流动人口进行“扶智”“赋能”和“扶助”,从而改善 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提高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但其对就业不仅会产生创造效应,也会产生破坏效应。研究利用 2008—2016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索在智能物质资本投入影响下不同地区和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变化, 分析人工智能通过创造效应和破坏效应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和作用方向。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不同技能 水平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方向不同,存在“两极化”趋势;产业结构升级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人工智能对 就业“两极化”发展的影响;人工智能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有差异性影响。研究建议,应进一 步加强教育培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福利,以应对人工智能的破坏效应,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系统考察女性劳动者选择非正规就业的因素,不仅对揭示其非正规就业选择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权益保护也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并考察影响非正规就业女性选择不同就业身份和职业类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女性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户籍等个体特征、家庭中子女数量等家庭因素以及所在地区等对女性劳动者非正规就业选择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资本不但对女性非正规就业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对其就业身份和职业类型的选择也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应完善非正规就业政策,结合影响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因素制定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提升女性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高女性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稳定制造业就业是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基本方略和重要举措。近年来制造业就业总量和就业比重双下降,重要原因是工资待遇偏低和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就业需求增加、就业质量提高,但是也带来了结构性分化问题,部分地区和行业失业风险加剧。目前,制造业就业存在人才紧缺、人工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稳定我国制造业就业,研究建议: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增加岗位吸引力;加强创新研发载体建设,打造紧缺人才聚集高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人才供需双方优势对接;强化政策服务,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5.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途径。我国服务业就业规模不断增加,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就业偏离度总体上保持平稳下降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基础较好。然而,由于一些县域发展服务业动力不足、个体就业意愿不强等原因,我国服务业就业仍然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就业。对此,一是进一步推进政策改革和制度创新,转变服务业就业国际逆差;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服务业行业标准、行业规范建设和对外开放;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新型就业观念;四是做实服务业人才培养培训;五是加强就业创业保障力度,有效化解失业风险。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背景下,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提升机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研 究基于资本和职业流动视角,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多重考察和检验不同劳动力市场影响劳 动者就业质量提升的因素。研究发现: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知识人力资本、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 政治资本对提升就业质量有积极作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提升知识人力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弱关系 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政治资本提升就业质量;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主动、自愿的职业流动实现就业质 量的提升,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增加职业流动次数有效提升就业质量;资本因素对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就业质量不具有抑制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 就业质量的作用。因此,要充分了解劳动者的诉求与真实就业状况,帮助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增加资本 ( 人力 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 ) 的投入和积累,以提升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广东省 2740 份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的稳定就业促进市民化意愿增强,进而增加 其消费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城市差异对其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消费有着显著的正向影 响,并存在以市民化意愿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被城市差异调节的市民化意愿中介效应。 在非一线城市,市民化意愿的中介效应显著存在。而在一线城市,市民化意愿的中介效应则不存在,即一线城 市中就业稳定性并不能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因此,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在制定和实施差别落户政 策中应该对农民工开放更多机会,对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与消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福利依赖"现象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的再次利用,政府就业援助不仅解决了就业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也为缓解"人口红利"的消退带来了积极影响。通过对北京市502位就业困难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列联表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就业困难群体选择政府就业援助的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家中就业数、家中是否有照顾的老人、加入公益性就业组织前的职业或身份、家庭平均月收入及加入公益性就业组织前的收入来源对就业困难群体是否选择政府就业援助的影响是显著的,年龄、婚姻状况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已形成由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平台体系构成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但重点群体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难、大学生就业供需匹配难、退役军人就业人岗匹配难以及困难群体就业内生动力弱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就业信息传输机制不完善,就业供需匹配机制不完善,就业能力提升渠道有限及就业榜样带动效应不强等。研究建议:进一步完善就业支持体系,构建就业信息传输机制,建立就业供需匹配机制,拓宽就业能力提升渠道,完善典型事例示范体系,以就业支持体系的优化升级来提升就业质量,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城镇就业比重是衡量我国城乡、区域就业结构性差异的重要指标。研究对城镇就业比重变化、城乡和区域就业结构差异度、影响城镇就业比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全国层面城镇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南北方城镇就业比重同步上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起步差距不大,粤港澳2012年后大幅提升;(2)全国省份间的城镇就业比重不平等呈现缩小趋势,东中西部和东北的城镇就业比重不平等呈现缩小趋势;(3)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每万人拥有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大城镇就业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增高会显著降低城镇就业比重。研究认为,应从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中小城市、打破户籍制度等方面优化城乡和区域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灵活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共享性强,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基于 2020 年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灵活就业人员群体的工作状态和职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 究发现,灵活就业人员对工作总体上呈现较为满意的状态,但面临着学历偏低、工资水平较低、工作时间较长、 权益保障不到位、晋升通道不通畅等问题。研究建议,政府和企业应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在职培训和重新 深造的机会;政府应高度重视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发挥技能鉴定和职 称评定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激励作用,打通灵活就业人员的晋升通道。  相似文献   

1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共享用工模式成为近几年较为热门的用工模式。共享用工在性质上不同 于劳务外包、员工借调、劳务派遣,属于独立的新的灵活用工形态。在共享用工中,供工单位与共享员工之间 存在实体可消失劳动关系,缺工单位与共享员工之间存在虚实可转换劳动关系。本研究认为,欲实现对共享用 工的规范和对共享员工权益的保护,在程序性方面应构建供工单位工会参与签订共享用工协议并监督其履行制 度、共享用工协议行政备案与行政监督制度,在实体性方面应构建完善有关共享用工条件和期限限定、劳动关 系变动等制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 2002-2016 年的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互联网普及程度对非正 规就业的影响,发现互联网普及程度对非正规就业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互联网的普及提高了社会整体的就 业质量。进一步使用滞后一期互联网普及程度作为工具变量,两阶归结果表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此外,为了 排除《劳动合同法》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的样本进行检验,发现互联网普 及程度对非正规就业比例的负向影响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而消除就业歧视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梳理就业歧视 相关文献,结合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分析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及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发 现,随着社会发展就业歧视类型逐渐多样化,出现户籍、性别、年龄、健康等歧视,也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 人力资源流动不畅、劳动者不公平感加强等危害。研究建议,我国应完善相关就业法规,维护就业者合法权益, 打造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以及就业形态的创新,使得劳动者价值观多元化问题逐渐凸显,引发了学 者对灵活就业劳动者工作价值观问题的思考。本研究基于对 53 位骑手的深度访谈,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探讨了骑 手工作价值取向的变化,为推动新就业群体实现体面劳动提供借鉴。研究发现:骑手的工作价值观与传统正规 就业群体存在显著差异,即骑手的工作价值观在构成维度上表现为谋生与发展两个取向;在优先次序上,骑手 的工作价值观更注重工作自主性、收入公平性和职业发展性;在具体内涵上,骑手的工作价值观出现了时间自 由、人身自由等新内容,体现了工作价值观向“后现代主义价值观”转变的趋势。研究建议:政策制定、平台 管理和工会工作要注意结合骑手工作价值观的阶段性特点,根据灵活就业的特点创新养老保险缴费时段和地点, 探索实施碎片化的社会保障缴费方式,提供便利化的理赔服务,为劳动者营造灵活且安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平台经济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府治理的焦点,然而对于地方政府如何实施治 理则鲜有研究,挖掘地方政府的治理逻辑对宏观制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送餐平台劳动者的调查和对四个地 区政府相关人员的访谈,本研究梳理了当前地方政府治理的困境,并分析了地方政府采用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 在缺乏系统的宏观制度支撑下,地方政府采用依循传统制度或塑造新的制度空间来增强治理的合法性,但这种 做法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而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则采用在现有制度空间中寻求变通的方式使 治理目标“落地”。随着我国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政策的逐步完善,制定地方性政策的空间将会随之扩大。  相似文献   

17.
人才竞争的背后,是各地经济发展的竞争,也是经济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现象。为了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到本地就业,各地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户籍政策、薪酬待遇、就业创业补贴、住房保障、职称评定等多个方面。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吸引人才不能仅靠某些优惠政策就一劳永逸。随着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价值观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当前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的时期,更好地打造以实现人才自我价值为中心的用人环境,是各地政府急需面对和解决的一件大事,引进人更要学会用好人,避免陷入重"引进"轻"使用"的陷阱,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经济社会实现稳定发展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较以往更加严峻,就业压力既来自突发疫情的冲击,也来自我国一直存在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尽管“新就业形态”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稳定和增加就业方面也被寄予厚望,但我国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仍存在着相关的法律法规亟须完善、新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不足、适应新职业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平台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制度障碍等问题。为发挥好“新就业形态”的稳就业作用,本研究建议:以“鼓励创新、包容审慎”为原则,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为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创造更加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更加亲民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