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我国进一步优生优育的重大 举措。本研究通过考察“三孩政策”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依据,认为进一步优生优育的重大举措符合我国现阶段 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对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落实进一步优生优育的重大举措, 当务之急是完善“三孩政策”的保障机制,在全社会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良好生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两孩的政策背景下,延长产假并不能提升生育意愿。对工作女性而言,只有降低育儿成本,她们才敢生;对用人单位,特别是非公企业而言,只有政府和全社会能够合理分担生育假期等成本,企业才有积极性,并惠及到生育男女职工;最终实现中国人口战略的转型,达成劳资政三赢的和谐局面,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且,维护女性权益也不能单纯从延长假期入手,随着男女之间地位和家庭责任的改变,一定要从工作生活平衡和男女共担家庭责任的角度,全面考量假期设置;同时,由于落实生育假期保护的关键在于用人单位,因此,如何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使它们有落实政策的积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3.
人口是构成劳动力的基础,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水平变动引发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从而对劳 动力市场尤其是劳动力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演变、劳动力供给的状况与 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视角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与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关系。总体来看,全面二孩 政策对政策实施后前十五年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影响十分有限,而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未来的劳动力规模 有一定的补充。另外,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未来劳动力需求主要是质量和结构而非规模。因此, 进一步减弱了生育政策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生育保险制度在我国尚未全面推进,其原因是局部地区相对独立的改革及立法的滞后。未来生育保险突破的方向应是向全国统一规划、实施、调剂和管理的态势发展。政府和社会应进一步重视生育保障的社会价值,更好地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相似文献   

5.
工作场所母乳喂养问题,不仅事关女职工权益保护、母婴身心健康,而且对我国实施“三孩” 政策后如何平衡企业用工压力与女职工权益保护需求之间的张力,具有现实且积极的研究价值。研究从个人、 组织和社会结构三个层面对影响工作场所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层面,学历对母乳 喂养整体时长与返岗后继续母乳喂养时长均产生影响;在组织层面,明确的规章制度是生育权益的有效保障; 在社会结构层面,随着产假的增加,其对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的影响呈现边际效益递减。因此,科学合理的产假 制度和母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对促进母乳喂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研究建议,需要在宏观层面解决生育成 本的合理分担,以激发企业落实生育保护政策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中国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研究该政策的实施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设置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水平可能的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的影响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生育政策是否调整,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都将呈现出2030年前缓慢下降、2030年后快速下降的趋势。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030年后劳动力的供给规模,对减缓劳动力快速下滑的势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趋势无法扭转。因此,未来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应当更多地从人口结构、养老保障、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等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总览世界各国的假期设置,发达国家以及东欧和中亚等地区,对假期设置更全面、标准更高,具体表现在各个假期的时间更长和福利水平更高,假期类型的设置多样化等方面。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在生育假期设置方面,法定假期长度和福利处于世界前列,但法律法规政出多门,立法目的不利于女职工保护,制度体系不完整,法律法规在不同群体中的落实状况差距较大,企业成本负担过重,政府责任缺失。国外生育保护假期制度中清晰的假期设置理念、科学的假期设置体系、较为合理的成本分担,以及利益相关方角色的准确定位,都对中国修改和完善女职工假期设置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华 《中国工运》2006,(12):29-32
一、我省职工生育保险的基本情况(一)我省职工生育保险的现状近两年,我省推进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的步伐明显加快,参保职工人数逐步扩大,一些地市逐步建立起市级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截至2006年4月,全省有9个设区市开展了职工生育保险,有9个市出台了市级生育保险管理办法,并对所属各县(市、区)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截至2005年末,全省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215.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1.74万人。全年共有0.84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0.39万人次。生育保险基金收入3372万元,支出2105万元,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555万元。享受生育保险…  相似文献   

9.
大山 《工友》2011,(4):28-28
任何国家制定的法律都是与其国情结合在一起的,法律与国家的现实状况密不可分。俄罗斯、北欧等国家有宽松的生育政策,因为人家多年来人口都是负增长,政府当然鼓励生育,且多生育还有奖。  相似文献   

10.
郝赫 《工友》2024,(3):11-12
<正>各级工会组织聚焦女职工所需、所盼、所求,加强女职工权益维护力度,积极探索开展一系列维权服务特色工作,为广大女职工权益提供专属保障。加强源头参与积极推动完善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围绕女职工在平等就业、薪酬待遇、生育保护、职业发展等权益实现方面的利益诉求,先后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贯彻落实情况、企业性别平等机制建设、企业用工成本中的性别差异化、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等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1.
生育保护假期制度是保障育龄妇女权益的重要手段,OECD国家将产假期限、工作保护和津贴补助三者有机结合,创设的陪产假和育婴假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性别平等,帮助受雇者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提升了生育保护水平。当前中国面临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生育率不如预期乐观的情况,如何走出低生育率陷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OECD国家和中国现有的产假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为完善我国生育产假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21 年,中国正式实施三孩政策,并提出要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由于我国女性就业率居世 界前列,三孩政策下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与女职工生育保护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基于全国工作场所产假及 哺乳期女职工权益保护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工作场所生育保护相关法律制 度的基础上,对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加以呈现和分析,并对完善我国产假和哺乳制度及其配套设计提出政策建 议:在全社会植入生育保护的理念;全面评估和改善我国的生育假期制度;发挥政府、雇主和工会三方机制作用, 落实工作场所生育保护;适应女职工哺乳需求,创新工作场所哺乳保护。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河南省新乡市4个县(市、区)1000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意愿进行实证经济。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参保意愿较强烈,有90.7%的农民工表示愿意参与社会保险。在个体特征方面,农民工的年龄、学历、收入对社会保险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在制度认知方面,农民工对社会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其社会保险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在企业行为方面,企业对农民工参保的鼓励程度对其社会保险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因此,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保障需求水平和缴费能力,还要从农民工个人特征、制度认知、企业行为的差异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升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期,农民工权益容易遭受侵犯,工会在保障农民 工权益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广受社会关注。研究利用 2014 年原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两 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扩展回归模型(ERM)和多元 Logit 模型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工会效应进行估计。研 究结果表明,工会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降低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减少过度劳动问题,而且可以 大幅度改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福利,提高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的比率。因此,要维护农民工的基本劳动权益,工会部门优先要做的是下大力气提高农民工的入会率。  相似文献   

15.
退休政策通过影响劳动力的投入和养老负担对社会产出和就业人口、退休人口的福利水平产生影响,因此要对退休政策进行调整须进行较为充分的经济论证。研究对单人经济的退休年龄分析显示:存在一个基于个人一生效用最大化的“最佳”退休年龄,可合理平衡一生总产出和退休后的休闲。同理,一个多人经济社会也存在一个平均的“最佳”退休年龄。研究的结论如下:现有的退休年龄政策背景下,中国将面临日益沉重的养老负担,说明中国的退休年龄政策亟须调整;延迟退休年龄至少在长期对就业无负面影响,且可增加GDP:将暂时多余的社保基金用于金融投资无助于社会养老负担的缓解,养老金空账运行并无问题。为完善中国的退休政策,研究提出适时延长退休年龄、提高养老金标准和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对职工上缴的养老保险实施记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尚不能完全实现保障劳动者经济安全的基本目标,亟须拓展规范空间。 在传统失业保险制度中引入预防失业功能,是进一步实现劳动者经济安全保障的可选路径。劳动法上的解雇保 护制度和传统失业保险制度中部分失业救济的缺失构成引入预防失业功能的现实需求;社会连带和外部性理论 构成其理论基础;《宪法》规定的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条款为其立法依据。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失业保险引入 预防失业功能,当下应采取部分失业补贴为主、职业技能补贴为辅的形式,将来则可考虑进一步引进行业经验 费率制度。在此基础上,要确立以维护劳动者人性尊严为核心的立法理念,以辅助性和非核心性作为定位规则, 并加强相关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逐年递增,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降低,发展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对提高养老保险的总和替代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补充性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模型,测算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替代率,比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待遇的变化,并通过比较有无企业年金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影响来倡导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相似文献   

18.
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ADR)中的调解制度作为调整劳动关系、解决劳资矛盾的核心制度,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现行的利益争议调解机制尚未成熟,有待转型。目前此领域的研究多是针对外国国情,无法为我国转型提供思路。本文从国外的调解制度比较研究中借鉴比较方法,选取十个与我国有着相似经历的转型中国家和调解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对比其调解组织和制度的特点。基于我国国情,为我国调解制度改革提出提升立法层次、完善成员设置和任命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在创造大量新工作岗位和机会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综观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出台的与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相关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健全制度、补齐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方面已进入"快车道",完善平台企业用工和劳动保障制度已成为我国引导和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认为,未来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制度将更加精准和差异化,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成为必然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多方协商共促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将加快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