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小飞 《时代法学》2007,5(5):38-42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取缔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法地位,制定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设计了资产阶级的政体模式,是中国历史上制度文明的一次飞跃。然而资产阶级的政体模式并没有因为其历史进步性而获得实践的合法性,民初的政体模式以失效而告终。失效的深层原因在于宪政文化没有根基。清末民初广大民众的宪政文化是缺失的,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宪政文化总体上是异化的,这使得资产阶级政体模式因缺乏宪政文化基础而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2.
中西文化冲突与清末宪政模式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宪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前者凸显君权主义,后者以保障人权为诉求.西方宪政文化的输人及其对清末立宪的影响,是在"中体西用"的思维定式下被纳入中国传统政治体系后才发生作用的,因此,其价值含量和基本功能无不受到贬损和扭曲.在中西不同文化相互冲突、交融和互动的形势下形成的清末宪政模式,对中国近代宪政实践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留下了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3.
程华 《河北法学》2002,20(5):2-6
清末开始仿照西方立宪,到20世纪末已近百年。其具体路径是以国家为主导、以激进革命的方式推动宪政实践;脆弱的社会基础不能支持宪政;宪政发展模式上或盲目移植或自我封闭;中国宪政的主导思想是重理性主义而轻经验自由主义。这些就是百年宪政之路提供给我们的历史资源。当中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又一次面临宪政道路的探索,反思一个世纪以来的宪政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明治维新以后,随着西方文明传入日本,在日本的知识界出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作为日本文化背景的东方文化与新来的西方文化之间的比较考察问题。在近代化与宪政模式的选择上,日本“求知识于欧美,欧化而不同化”,确定了适合日本的宪政模式。从日本近代立宪主义发展的基本轨迹看,其源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欧美立宪主义思想和制度  相似文献   

5.
王贵松 《清华法学》2015,(2):139-154
行政诉讼是清末民初立宪道路上始终绕不开的一项重要制度。1914年的《行政诉讼法》是我国第一部行政诉讼法典,构想于清末预备立宪之际,成形于袁记约法之时。经过民初关于平政院的激烈争论后,《行政诉讼法》建立了独立审判机关、专门诉讼程序的大陆法系模式,而舍弃了英美法系的做法。在制度设计上,日本的行政法院及其行政裁判法成为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取法的主要对象。但在具体的设计上也参考德奥等国做法,选取了受案范围的概括主义等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制度;同时考虑中国传统,设计出肃政史、大总统确保裁决执行等独特制度。《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也成为中国行政法制大陆法系化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6.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对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的外交官和思想家。他所撰写的《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在《日本国志》中,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后法律制度的状况进行了客观介绍评论。该书对日本成功移植引进西方的宪政思想和制度的评介,对清末宪政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07年《论今后民党之进行》与《国会与政党》是张君劢清末立宪主张的深化,充分展示了张氏的清末宪政想象.它具有开明专制的面相和民主的底色,是一张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立宪"药方".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权语词在中国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年前的1908年,清朝政府在各种压力之下,权衡利弊,颁行了《钦定宪法大纲》,从而开创了中国立宪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的宪政之路。但是,宪法、宪政毕竟是舶来品,在与中国特定国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的理论上的激烈争论;亦在实现宪政之路上出现了种种的曲曲折折。当然,中国要实现宪政、必然要实现宪政,这是历史之大势,浩浩荡荡,奋勇向前,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在《钦定宪法大纲》颁行一百年之际,反思清末的立宪与中国的宪政之路,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清末与民国时期宪法学方法运用状况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百年前的1908年,清朝政府在各种压力之下,权衡利弊,颁行了《钦定宪法大纲》,从而开创了中国立宪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的宪政之路。但是,宪法、宪政毕竟是舶来品,在与中国特定国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的理论上的激烈争论;亦在实现宪政之路上出现了种种的曲曲折折。当然,中国要实现宪政、必然要实现宪政,这是历史之大势,浩浩荡荡,奋勇向前,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在《钦定宪法大纲》颁行一百年之际,反思清末的立宪与中国的宪政之路,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一百年前的1908年,清朝政府在各种压力之下,权衡利弊,颁行了《钦定宪法大纲》,从而开创了中国立宪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的宪政之路。但是,宪法、宪政毕竟是舶来品,在与中国特定国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的理论上的激烈争论;亦在实现宪政之路上出现了种种的曲曲折折。当然,中国要实现宪政、必然要实现宪政,这是历史之大势,浩浩荡荡,奋勇向前,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在《钦定宪法大纲》颁行一百年之际,反思清末的立宪与中国的宪政之路,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谢觉哉是新中国民主宪政思想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继承毛泽东所提出来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观的同时,还在多方面对此理论进行了宪法法理化的延伸和发展。他从宪法法理的角度阐发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基础理论、阶级基础和基本原则,并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历史使命和作用有所揭示。谢觉哉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延伸、细化,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宪政理论学说体系,而这也成为谢觉哉宪政思想的精华及重大贡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1908年清末立宪至今,中国宪政已有百年历史。宪政从西方传来之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反帝救亡成为当时的主旋律。宪政之于近代中国也因此被赋予了双重目标,即追求民主政治与追求民族独立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且后者优于前者。近代宪政不可避免地被当作功利性的手段,其自身的价值内涵却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3.
关于清末宪政运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笃才 《中国法学》2002,(1):150-158
清末宪政运动是中国近代宪政史的开端。本文重新讨论了清末宪政运动中的三个问题,认为:清末预备立宪不是骗局,而是清末统治者认真权衡自身利害做出的政治抉择;立宪派领导的国会请愿运动不是乞求统治者的恩赐,实际上是一场同清政府争夺立宪主导权的斗争;清末君主立宪虽然失败,清末宪政运动的方向仍然应当给以肯定。  相似文献   

14.
清末预备立宪官制改革中首先提出了行政裁判院的设想,并提出了《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后又起草了《行政审判院法》,①但最终因辛亥革命的爆发未能颁布。民国之后,尽管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了以平政院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机关,但对于行政裁判模式究竟应采特别模式还是普通模式一直存在着争议,且论争贯穿于整个北京政府立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胡肖华  尹华容 《河北法学》2006,24(10):69-72
宪政是自由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自由主义的制度化实现.宪政体制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事实上都是自由体制.宪政与自由有着密切的关联,宪政是自由的内在要求,自由是宪政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南北议和的结果是清帝逊位,以禅让模式终结当时统治中国的清帝国。清帝《逊位诏书》成为帝国主权转移至民国的重要合法性文献,对中华民国建政意义深远。作为原帝国所辖领土的辽阔的边疆民族地区因此被当然合法地纳入民国法统之下,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一个完整继承清帝国的主权国家。然而西方列强及国内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图谋瓜分、分裂中国的野心不死。因此,在辛亥革命中,中央、边疆民族与列强及分裂主义之间展开了关于中华民族宪政合法性及国际承认的政治博弈,虽然最终我们基本捍卫了领土主权完整,但仍需保持警惕,应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以应对西方的理论挑战。  相似文献   

17.
近代宪法学说有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国人不断反省传统的与既存的制度与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人为了早日改变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实现迅速崛立于世界富强国家民族之林的梦想,努力地拿西方先进的东西特别是西方宪法和宪政来改造中国。此处尝试把近代宪法学说的发展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以便更清晰地理出近代宪政运动先行者的求索历程,努力从宪法学说理论及其实践的结合上展现出中国近代宪法学说和宪政运动的演进路线,探析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当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宪法学说理论和宪政建设的健康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对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的思想家。其撰写的《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在《日本国志》中,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宪政制度现状的客观评介,为近代中国输入了全新宪政思想,也为清末宪政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科举,作为整合传统中国的文化教育、官吏选拔、精英政治的制度中枢,于1905年清末新政中一朝被废。废科举之后,沟通传统教育与传统政治的桥梁断裂了,士绅阶层出现巨大分化,官僚体系中的书生群体被军人集团取而代之。清末宪政改革的失败,自废科举时起,便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