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不尽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智力启蒙、情感启蒙。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因为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语言的清晰度和思维清晰度完全呈正相关。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其实非常简单,不外乎就是多和孩子说话,尽早带着孩子进入阅读和背诵阶段。这项工作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去做。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孩子出生第一个月,就要凡事跟他说说。婴幼儿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有两种功能,一是刺激大脑发育,二是刺激心理发育。如果早期缺少语言交流,则孩子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网络语言的兴起是人们的始料未及的MM、菜鸟、恐龙、粉丝、BT……这些俏皮的网语一下子得到许多年轻人的认同。目前,网语已经“跳”出了网络,开始频频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亮相,并在日记、作文中现身。有人称,这样的做法,对我们神圣的母语简直是种侮辱!古往今来,我们美丽的汉字创造出了多少经典的文学作品。维护汉字,就是维护我们民族的文化!那么,网语泛化是汉语言生机勃勃的表现,还是对汉语言的恶搞和污染?对此的争议一直不停。2006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对网络用语作了专门介绍,认为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它将会给母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必须面对和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东 《法制与社会》2011,(6):234-234
商务英语是一种应用性很强、应用范围很广的社会性语言,其社会化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商务英语在社会化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诸多共生共变的现象,从中可以折射出商务英语语言形式的演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语言体系的基本特点,结合商务英语在社会化应用过程中体现出的特征,系统总结了商务英语社会化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早期的哲学思想将语言的意义定义在语言对世界的图示中,这种图式语言的可能性与不可能则是判断意义的标尺。语言通过命题图示世界,而图示本身则是缺乏意义的,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和无质料的东西我们只能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5.
认知系统由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的概念系统组成.概念系统只有一个,是不同语言子系统共享的深层根基.就双语者而言,在两种不同语言子系统内存在的词项受到各自语言系统的词汇语义(lexico-semantically constrainecl)条件制约,在概念系统中分别存在着与各自语言相对应的概念特征.语言不同,彼此对应的概念特征可能互相重叠,也可能互相不同.但是,在概念系统中,不同语言的概念演进方式、表征方式和表征结构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概念表征内容.鉴于这些本质性特征,二语习得研究应该重视对习得者的词项储存内容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二语习得者对所学词项的表征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领会,并能够让他们仔细观察两种语言中词项概念表征内容的差异和使用时的搭配,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达到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在已经步入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在这种趋势下,文化以各种媒介为载体,日益大众化。本文认为作为民族精神精华的传统经典文本,也不应该拘泥于传统背诵读经的形式来实现自身的诠释,而应借助于现代传媒方式,对经典解读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实现传统经典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据20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言国情学术专著《中国的语言》统计,中国56个民族有129种语言,其中有20多种语言使用人口不足1000人,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然而,民族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每一种语言都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和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将是中华文明的损失,都将使民族文化也一同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  相似文献   

8.
语言具有原生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其维系着公共生活的有序运作,同时又对于个体具有身份构建和文化认同的意义。近代以来,政治权力介入语言领域,语言权利是民族国家共同语的政治构建与反构建过程的副产品。国家对官方语言的选择和对少数民族语言地位的安排是语言权利研究的重点。由此,在不同的时期也引发了关于个体语言权利与集体语言权利、自由主义与认同政治、语言公正与语言生态等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争议。  相似文献   

9.
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形成和传播的方式与手段,法律文化是法律语言存在的背景和环境,在我国诸多的法律职业中,律师使用的法律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都展现了不同的法律文化.本文将详细解读律师语言中的特点,来探讨其背后分别展现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从时间、内容、方法和效果等四个维度认真剖析儿童读经现象,假若选择读经的时间适宜、经文思想性合乎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经文难度系数得当、学生阅读方法科学,那么,适度让儿童读一些中国经典文章是一种妥当的教育方式,这样做既有利于中国优秀经典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让儿童逐渐生成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认同感,进而生成既与时代精神相对接又有中国文化根基的健全人格,还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法律语言是法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法律 ,作为法律语言所要表述的内容 ,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都要求高度准确 ;语言 ,作为法律的一种载体 ,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 ,也同样要求高度准确。因此 ,准确是法律语言的灵魂。本文试从九个方面探析确保法律语言准确性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输入、内比、输出三个过程。语言素材输入的渠道主要是听和读,而阅读是最有效的途径。首先,阅读内容可以选择的范围广,而听的材料则有限。其次,阅读时读者可以对内容,尤其对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反复的揣摩或者摘记。同时学习者还可以对阅读材料进行朗读或背诵,这对记忆非常有帮助。所以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语言素材的输入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文化依靠语言并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识别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当前中国大学生校园中出现的一些新词语进行了调查研究。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高校流行语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一种言语形式,代表着一种青年文化形象。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语言现象来揭示本质规律,同时运用这一规律来指导言语实践,即人们日常交际语言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罗士俐 《北方法学》2011,5(4):111-120
关于法律语言特征已有相关著述,主要秉持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法律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准确性,另一种认为是模糊性。这两种观点的论据均欠妥当。法律语言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立法语言中,通观我国法律条文的语言表述,法律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的本质特征当为严谨性。从词、句和修辞等维度进一步论证,法律语言的本质特征也当为严谨性。  相似文献   

16.
刑法司法之美是作为法之美的一种具体的刑法之美的一种形态.刑法司法之美是刑法司法以其外在呈现和内在蕴含所带给人们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感受.刑法司法之美以剧场美为自身特质,并通过象征、仪式和诉讼语言得以呈现.刑事庭审之美和裁判文书之美是刑法司法之美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刑法司法之美不是为美而美,而是可以助益于保障人权和保护社会这两项刑法基本价值的实现.在文化建设的倡导中,刑法司法之美是刑法文化的一个新视点.  相似文献   

17.
历代判词是中华法律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中华法律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试图从探讨樊增祥判词语言雅与俗的特征出发,说明他的用词用语无一不是受看法律文化价值观念的的影响与制约。也就是说,樊增祥的礼法文化的价值观,支配着他的语用方式,决定着他的判词语言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法律语言的语词更替、语义流变,甚至法律解释,本身就是一部特殊意义的法律文化史。本文通过对一脉相承的中国法律文化介绍以及法律语言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法律文化,说明了以人为本是法律语言和法律文化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9.
侦查讯问工作是一项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问进行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讯问语言具有直接对抗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是建立与犯罪嫌疑人心理联系的基础.在具体的讯问活动中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类型的讯问语言并注意讯问语言着重强调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张密 《法制与社会》2012,(20):227-228
中介语的概念最早由Selinker( 1972)提出,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利用一定的学习策略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第二语言的语言系统,就是中介语.中介语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偏误分析是用来分析学习者中介语使用现象最主要的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写作里常用动词的使用进行偏误分析,来了解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动词偏误类型,并探讨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纠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