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和群体.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有得有失.所得在于始终围绕中国实际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创新了一套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念、方法和途径;所失在于马克思主义被偶像化、凝固化、片面化,马克思主义教育被幻化成防范人、驯服人、控制人的工具,马克思主义教育被扭曲为居高临下、灌输结论的一门“课”.只有认真分析总结这些问题,才能为当前的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对当代青年思想观念变化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爱国主义、国家认同是9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社会意识的主流,同时青年的成才观、职业观、消费观等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呈现出这一代人的个性特征.正确认识当代青年的个性特征以及成因,理解他们,引导他们,是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观的发展经历了初步确立、曲折发展、不断深化、守正创新四个阶段,形成了关于调查研究的系统观点,成为党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加强党在青年工作上的调查研究是“党的调查研究观”在青年工作领域的具体化。青年调查研究工作是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青年工作实际,加强青年工作领域的调查研究,既有助于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又有助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青年观立足于新的历史务件,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从四个主要的方面科学的论述了青年理论和青年工作,即如何认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教育和培养青年、如何实现青年的组织、如何定位青年的主要任务.列宁青年观具有丰富的内容,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建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作为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均十分重视和关注青年问题,并在青年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在分析建国以来党的几代领导核心的青年观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思想的共性,可以为我们研究青年问题、开展青年工作提供新的指南。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揭示青年的本质及其成长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指引青年群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不断健康成长并顺利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这一实践中发端形成、逐步展开和开拓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曲折的也是无止境的,它给我们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深刻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学理上分析,青年运动是个中性词,只是由于不同的时间、参与群体、价值取向以及不同的国家、运动的不同影响等等,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和号召青年的社会参与为分析框架,梳理“三个30年”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历程,着眼新世纪以来党所面临的新的国内外环境以及青年诉求的新特点,概括总结青年运动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青年观是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青年工作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观察、研究和开展青年教育与工作上的根本立场、观点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和发展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阮啸仙、刘尔崧、黄居仁,被称为广东革命史上著名的“东江三杰”.他们在社会变革的最前线寻找着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结合,探索着走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发展道路的实践,是“东江三杰”的成长给当代青年带来的启迪.培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是共青团组织的根本职责.  相似文献   

10.
张利 《传承》2012,(6):22-23
胡锦涛青年思想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历史当下的时代特征,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和研究当代中国的青年问题,是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航标灯,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为青年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是指导广大青年和当前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对1980到2009年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青年人物报道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析.通过抽样、编码、阅读,本文基于527篇报道样本描述和分析了被报道青年人物的“地区形象”、“生理形象”、“文化形象”、“婚姻形象”、“身份形象”及“事迹形象”,初步展示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青年媒体形象的特征及变迁.  相似文献   

12.
百年来中国青年的地位作用、时代责任、参与意识一以贯之,贯穿始终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青年期许的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期许,主要围绕"培养什么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的核心命题展开。中国青年群体从一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孕育形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并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成长,是以"五四青年"为核心原型进行构建完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最好的领导者和保护者,中国共产党百年青年期许,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和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发展及其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丁小强 《政策》2009,(5):51-53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这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也催生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90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和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中国共青团坚持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相似文献   

14.
做台湾青年工作是做台湾人民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多年来,民革中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继续巩固和深化做好台湾“泛蓝”阵营社团和人士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发展,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5.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确立科学的青年观,认真做好青年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我们党新时期的青年现有着丰富的内容,侧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建构新时期党的青年观的内在思想底蕴;二是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凸显新时期党的青年观的明确价值取向;三是锤炼青年、塑造青年、发展青年,提出新时期党的青年观的伟大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16.
美国“60后”的嬉皮士世代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中国“90后”的非主流世代亦被称为“垮掉一代”或者“享乐的一代”,二者都表现出标新立异、追求另类、崇尚自由等群体性特征。两个青年群体在生活方式上有许多的共同点,但是在金钱观、性爱观、价值观和信仰观方面又各有不同。分析两种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对两种文化现象的异同进行比较,将对认识和看待现今中国的“90后”非主流文化现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李雅莉 《传承》2011,(9):20-21,48
建党9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对青年学生进行深入持久的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宣传和普及教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学生的大众化。总结9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主要是利用报刊等大众媒体旗帜鲜明地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地向青年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利用学校、党校等教育机构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唱经典红色歌曲,用美的旋律陶冶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情操。  相似文献   

18.
青年群体是社会主体构成的重要单元,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新锐力量。青年政策是青年群体成长与发展的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青年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在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应用,是中国共产党引导青年成长和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伊始即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相继领导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青年政策。对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青年政策加以细致梳理和归纳,探究其中蕴含的演进逻辑与机理,总结其中反映的指导原则和现实启示,对新时代制定青年政策、开展青年工作、引导青年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机关后勤团员青年是机关后勤队伍的中坚力量,机关后勤团建工作是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随着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80后”、“90后”青年职工队伍逐渐成为机关后勤事业发展的骨干和生力军.从一定意义上讲,增强青年职工的凝聚力建设,加强机关后勤共青团工作成为现阶段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文 《青年探索》2006,7(6):50-51,55
孙中山先生是在长期的民主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其青年观的。他认为,革命中的青年思想行动上具有“头脑新洁、先知先觉”“,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特点。他在信赖倚重青年的同时,对青年寄予厚望。希望青年们树立高尚志向,努力求学问,注重人格养育,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造福祖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