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葵  肖龙 《行政与法》2010,(8):40-42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根本性转变,必须与政府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相辅相成。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利于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障碍,提高政府公信力,重塑政府形象,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的积极引导作用,有利于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核心的行政理念,以转变职能为核心,以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为准则,以"大部制改革"和"公共财政"打造为推手,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切实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行政决策法治化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根本动力和价值追求是公众权利的实现与保障。行政决策法治化通过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公众权利的实现与保障上达到耦合,耦合的基本要求是公众参与制度化、利益团体多元化、信息公开规范化、监督形式多样化及责任追究明确化。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阐释了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并在分析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确立政府公共服务的公共利益价值,进一步转变和理顺政府职能,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监督与问责机制,确立以公众为中心的多元化绩效评估主体,坚持政府公共服务要以人为本,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政府首先应当是法治政府,法治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行政的服务导向,同时也是依法行政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之"服务"侧重于政府行政的宗旨和导向,法治政府之"法治"强调的是政府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和方式。两个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对政府行政提出的要求。服务型政府是更高目标,法治政府是最低限度的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5.
卢斌 《法制与社会》2011,(10):144-145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战略举措,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行政改革方面的体现。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指导理念,"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互相契合。"服务型政府"只能在指导理念层面发挥作用,其最终的实现,则必须依托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就行政法律制度设计而言,总的思路是厘定政府的法定"服务"义务,具体操作应从丰富行政法目标体系、完善行政立法、加强依法行政和提高公务员学法用法能力的方面率先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代公法理论的变迁,主权理论的破产,要求各国家对公法的职能和价值追求有新的判断,公共服务和私人利益的保护成为公法需要调整和关注的新视点。政府越来越倾向于成为服务型主体,而非掌控全部事务的独裁体,公法从原来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命令机制转变为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和调配的载体。在全社会平衡好公共利益的供需均衡,建立服务型政府,处理好政企关系,建立以维护私人利益为理念的法制体系,尊重和保障私人主体的法律利益,是现代公法的利益基础。  相似文献   

7.
宪政,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宪政的目的性价值基础是"以人为本",它要求保障和实现个人的权利或基本人权。服务型政府,即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以公民本位、社会本位为指导原则建立的政府。本文以宪政的基本要素,民主、法治、人权等方面与服务型政府的内在契合性为切入点,在分析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的基础上,从理念、模式、程序、规则等方面对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构建起来的以为公众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因此,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管理及其绩效评估应该以公众是否满意作为标准。实施绩效评估就应该扩大公众的参与,确立公众的评估主体地位。本文就政府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的有关问题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论服务型政府的法治理念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进步的进程始终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治理方式的发展。在政府治理方式的发展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化则是核心步骤。在政府职能转化目标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构服务型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既是对我国政府改革和发展方向的重新定位,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既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与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从政府规制与服务型政府的契合出发,服务型政府应当有相应的法治理念,呼唤开放的、公开的治理模式和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在行政改革中所追求的目标,服务型政府的实质是公民与政府共同合作的产物,公民积极广泛的参与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找完善公民参与的对策,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汪顺华 《法制与社会》2012,(13):130-13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的全新执政理念。因此,本文在理解以人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利益整合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包容性增长,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四个方面论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践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每个权力主体追求的目标,权力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就有可能将手中的权力谋取额外收益,进行违法违纪和违背党的宗旨的腐败行为。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市场化交换。当法制不完善、腐败惩治机制存在一定漏洞时,政府当局严厉的反腐政策在短期之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腐败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困境。遏制腐败的方式各种各样,而制度反腐败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即较高水平的制度化能够防止腐败,以非正式制度创新制约腐败也是一种不错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王永明 《法制与社会》2011,(17):146-147
温家宝总理最早于2004年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然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浪潮。行政法作为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应顺应改革浪潮,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使政府能够更好的发挥其职能。  相似文献   

14.
谭永强 《法制与经济》2008,(14):83-84,99
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每个权力主体追求的目标,权力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就有可能将手中的权力谋取额外收益,进行违法违纪和违背党的宗旨的腐败行为。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市场化交换。当法制不完善、腐败惩治机制存在一定漏洞时,政府当局严厉的反腐政策在短期之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腐败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困境。遏制腐败的方式各种各样,而制度反腐败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即较高水平的制度化能够防止腐败,以非正式制度创新制约腐败也是一种不错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公共性控制:政府环境责任的省察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东辰 《现代法学》2011,33(2):72-81
政府环境责任以公众环境利益为指向,以公共性为价值追求。政府环境责任的确立是行政伦理道德、政治合法性与权力合法性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的政府环境责任一方面缺少法律规范的支持,另一方面表现出一些与环境善治不符的病症。完善政府环境责任,要求责任理念回归公共性、公共环境利益明晰化,并从具体制度规范上予以配合。  相似文献   

16.
吴浩 《法制与社会》2010,(33):162-163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代表的"新管理主义"的一套替代性理论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讨论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加强对公共服务理论的学习对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并对如何实现服务型政府进行了大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由政府主导的封闭式绩效评估活动已逐渐显现其官僚特征,不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要求。在绩效评估活动中,评估主体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评估主体研究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研究,它引导政府树立以公众为基础、社会共同参与的理念,平衡各阶层的利益,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从我国绩效评估主体的构成入手,在分析我国绩效评估主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备的绩效评估主体应具备的条件,进而对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政府是现代民主国家政府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应有的基本品质。本文针对我国现行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着手,对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孔晓明  巩固 《法学论坛》2008,23(2):98-101
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其法制目标是人的环境利益平衡.以个人私益为出发点的公民环境权不能实现环境利益的平衡,环境利益平衡只能通过对公众环境利益的维护来加以实现.环境法对公众环境利益的维护主要依靠政府环境行政管理与责任制度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我国<环境保护法>在此方面存在不足,应加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运用整体主义的方法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指出为了公共利益,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的国家应当对经济进行干预.公共选择理论使用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利用经济人假设,政治是交易过程,政府也是经济人,它不会从抽象的公共利益出发制定政策,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的个人主义分析方法、经济人假设和交易的政治观,动摇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正当性,对经济法构成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