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理想人格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塑造相结合的产物。每个人都无法脱离其生存的制度环境,不能不受到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塑造。制度环境决定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和类型。理想人格的塑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道德教化;二是制度规范。相对于道德教化而言,制度规范具有优先性。制度规范是塑造理想人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制度主义恰适性逻辑,主要关注行为对于情景的适当性和制度对于环境的适宜性两个方面。从价值取向、主体动力和创新途径来看,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的恰适性实践逻辑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构建实现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制度基础。其基本路径为:以宣传教育为手段提升公众对社会治理的理性认同,以"公共性"为目标建立社会协同善治平台,以公众利益为中心构建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以非正式制度变迁为重点塑造恰适性社会治理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4)
国家环境政策的目标在于为未来规划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体系,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被创制出的重要工具。作为一种衡量经济利益与环境成本的预防措施,我国对这一制度的实践已经历时近三十年。本文以程序正当理论为切入点,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原理,讨论国家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程序事项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比较其他国家对这一制度的应用,同时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无论是从法律制度建设还是法律制度实践的角度,观察其中是否有程序保障不足的现象,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缘起、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思想的产生与演进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刑罚及行刑思想的理性探索。社区矫正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符合行刑由严酷走向宽缓的国际趋势。我国实施社区矫正制度的前景取决于社会刑罚观念、社区的发育成熟度以及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目前,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施行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重刑主义思想在人们心目中的根深蒂固;其二,社会基础层面社区发育的不成熟;其三,法律规范层面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有待完善。我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实施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其一,营造"宽严相济"思想的社会氛围;其二,进一步塑造社区矫正所需要的社会基础;其三,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政治稳定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论坛》2016,(2):27-31
政治结构稳定与制度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政治结构的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得益于这种政治结构带来的社会安定环境。制度创新就是顺应社会发展创立适合新的社会价值标准的制度,为人们提供新的政治价值认同,促进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平,降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稳定的政治结构与政治制度创新相辅相成,既是实现社会政治生活和谐的保障,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消弭功能、引导功能和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6.
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个人努力程度、技能、选择等都会对机会公平造成影响,但是,机会公平主要受到社会基本制度的影响,其中,财产所有制度对机会公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能做到形式公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实质公平。制度是具体的、历史的,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制度安排中仍然存在身份、地位、户籍等先赋性因素制约机会公平的现象。消除不合理的制度规范,是实现机会公平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信息公开是实现权力有效监督的重要方式,是民众知情权的基本保障,是媒体自由的必要条件,信息公开构成反腐败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均通过立法规定了信息公开制度。中国目前规范信息公开的法规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政府、民众观念及法律规范方面,中国信息公开都存在亟待完善之处。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公开问题,从多方面完善中国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8.
李晓远 《学理论》2014,(26):3-5
诚信作为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行业、每个单位及社会成员的一切社会交往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中。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诚信出现了去"本体论"、"公共性"、"制度性"的新特征,社会转型期及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为社会诚信对制度的保障提出了需求,作为制度保障的个人信用制度是最基础的保障,然而也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通过加强个人信用立法,健全个人信用法律体系;构建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提高个人守信意识;完善配套的制度建设,构建新时期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对于新时期社会诚信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强制度建设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和保证。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多与制度设计、安排的缺失有直接关系。因此,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首先需要健全和完善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只有整个制度真正蕴含和体现了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才能确保以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平等,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民主制度实践具有特定的文化与社会内涵。从制度原则到制度实践,民主政治的实现必须以这两个层面推动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在当代现实性意义下,“坚持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以代表权、权力效率及选举程序等方面的完善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政务公开制度是确保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主要制度安排,而我国现阶段的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不论在立法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都尚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正视并探索适当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正是确保公民知情权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为此,应从观念更新、法律保障及制度完善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包括培养公民的现代权利意识和观念;确立知情权的宪法基本权利地位,以《条例》协调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完善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强新闻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救济制度,规范电子政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人性中的恶是腐败的深层基础,但权力的异化和滥用则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必须正视人性中的恶及善恶互变现象,以外在的刚性制度约束和内在的文化心理约束激发人性的正能量;必须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微杜渐、惩恶扬善,这是人性向善和政治走向文明的内在需求;必须加强制度设计,提高制度执行力,规范权力运用,防止制度虚置,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提高制度反腐的科学化水平。广大领导干部必须习惯于在监督下谨慎用权,为民掌好权,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为全体人民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精神乐土。  相似文献   

13.
选举环境是衡量选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尺,也是保障选举程序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在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的基础上,"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高度重视党内选举环境建设。文章在对当前造成党内选举困境的主要环境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党内选举环境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制度环境形塑着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重控制、轻培育”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重制度建构、轻社会基础”的村民自治制度;“欲迎还拒”与“不信任”的农村社会文化.制度环境的合法性激励与资源性激励均不足,制约了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优化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应端正官员态度,明确政府责任;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培育力度;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夯实社会基础;创新农村传统文化,塑造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5.
彭洪欣  李佳孝 《学理论》2013,(23):347-348
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入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基石,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助力器。近五年研究多集中于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研究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教育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探讨,尝试健全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6.
制度有效性理论论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是制度有效性理论的论纲。制度有效性问题是制度理论的核心问题。制度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永恒的。影响制度有效性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制度的来源、制度人性化的程度、制度结构健全的程度、制度自我实施的能力、制度的性质、制度的公平性、制度的简明性、制度的灵活性等;影响制度有效性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制度与相关制度的相容度、制度与制度环境的契合度、制度的执行方式等。影响制度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代偿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任远 《理论视野》2012,(3):43-45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不平等的扩大源于市场经济所赖以运行的制度缺陷。影响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安排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不利于弱者的制度安排,第二类是强者垄断的制度安排,第三类是限制流动性的制度安排。应该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才能够为市场的运行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平等的制度环境。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18.
基层民主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基本目标。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文化的无序性、制度建设的无效性、社会组织职能的缺失等几个方面。正确处理我省基层自治组织与党组织、基层政权、民众的关系是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的重要前提,建立规范民主的有效制度,保障基层民众的民主政治权益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特邀监察员制度是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作用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制度规范、制度实施环境、机构变动和领导重视程度、特邀监察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明确这项制度的重要地位.有效规范特邀监察员活动范围.合理界定特邀监察员制度的作用边界、方式和原则.明确特邀监察员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卓成霞 《学理论》2009,(24):29-30
基层民主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基本目标。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文化的无序性、制度建设的无效性、社会组织职能的缺失等几个方面。正确处理我省基层自治组织与党组织、基层政权、民众的关系是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的重要前提,建立规范民主的有效制度,保障基层民众的民主政治权益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