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时势造英雄,时势造人才,这是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客观依据。事业发展和时代进步是孕育、催生人才的沃土。事业靠人才推动,事业又在不断造就、培养人才。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造就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每一次大发展,既是大批人才推动的结果,又是培育大批人才的沃土。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各类人才不断涌现。是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为史来贺、吴仁宝、鲁冠球等一批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企业家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天…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必须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  相似文献   

4.
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才,一要有知识、有能力,二要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要能在政治、精神、物质三大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可以成才"反映了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上的与时俱进,蕴含了科学人才观的核心内容,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性、进步性、社会性.要创造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社会环境,就要坚持党人才的原则,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体制.  相似文献   

7.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各级各类人才队伍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早在2003年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人才观。当前,要在人才工作中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要充分认识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第一资源作用,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引领人才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突出"人才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义,加强对人才的价值引领,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广开进贤之路"的选拔机制,用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汇聚人才;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基本理念,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中的巨大人才潜力和活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日渐成为人们判断人才的新视野,鼓励人人作贡献,鼓励人人成才成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最本质要求,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鼓励人人作贡献,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全省人民不懈努力,需要广大劳动者为之努力奋斗,尤其需要各方人才发奋图强,努力拼搏,同时,也需要省外、海外各方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没有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没有海内外各方英才的积极参与和真情奉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在党的人才培养问题上提出了广开进贤之路、培养造就优秀青年干部、造就青年英才、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等以及"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导向"等一系列重要观点。这是人才问题上的新视野、新思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起点上的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国情的实际出发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人才强国战略 ,重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 ,确立新的识别人才标准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0,(15):19-19
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四不唯”人才衡量标准,提出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刷新了中国的人才观,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极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永春 《党建》2013,(1):8-8
建成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才是保证。贵州省十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人才观。他们在培养、用好、引进、激励人才等方面,走出了自己的新路。他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进科技创新、紧扣发展急需、创新用人机制,引导人才自由流动,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开创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人才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5.
在金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建立健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的基础工程,对于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但一些单位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苏云峰 《湘潮》2012,(3):12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可以成才”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不论其知识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只要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就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以此来衡量,就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应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内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正从依赖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以依赖智力人才为主。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虽表现为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但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竞争的优胜者一定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成功者,人才资源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是科学人才观的又一个重要内涵。每个人都具备成才的潜力,都有成才的可能。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努力营造适宜人才学习、工作、生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1,(13):8-8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能人才观,它包含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要优先发展,人才发展要以用为本,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人才是执政党的重要任务,以及人人可以成才等一系列人才新思想新理念。只有让这些新思想新理念落地生根,才能更好地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要努力树立促进科学发展的人才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