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世纪的回顾与展望──“20世纪中国法制变革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溪流20世纪即将过去。这是一个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时代。在近一个世纪中,中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纪初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  相似文献   

2.
自省与超越——“20世纪中国法学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孙莉行将过去的20世纪,是整个中国命途多舛、变动频仍的世纪,对于中国法制和中国法学说来,它更是一个值得总结、审视、省思、感悟的世纪。由《法学研究》编辑部和辽宁大学法律系联合主办的“20世纪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法学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法学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孙莉《法学研究》编辑部与辽宁大学法律系于今年7月底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发起主办了“20世纪中国法学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近20个法学教学科研单位、学术刊物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研讨,并对研讨主题给...  相似文献   

4.
<正> 1996年8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律史学会、辽宁大学法律系和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营口市仙人岛举行。来自全国20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两个议题: 一、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的成绩及经验教训 二十世纪是人类发展最迅速的世纪,也是中国法制发生巨大变革的世纪。与会者打破了传统的中国法制史分期,将近代、现代和当代连成整体,对近百年中国法制变革进行了客观总结评价。一致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是一个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引进、移植西方法制的过程;是中外法制互相融合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成果较突出的有四个时期:(一)清末立宪修律,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端。这次变革实现了中国法制  相似文献   

5.
2000年4月4日至6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法律系、法制史研究所主办的“20世纪中国法制回顾与前瞻”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香港、台湾、美国、韩国的专家学者约120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卫篇,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19场。研讨会采用论文撰写人报告、评论人评论和旁听人提问、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就20世纪中国法制的艰难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反思,研究依法治国的客观规律,并对21世纪法制的发展提出了构想和展望。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由本刊编辑部与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世纪中国法学与法制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5—7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60多人,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在两天的讨论中,许多学者作了精彩的发言。此前,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7.
张少瑜 《法学研究》1997,(5):155-160
二十世纪中国法学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张少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研究》编辑部和辽宁大学法律系联合召开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学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于7月28日至31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沈阳市的学者共66人(其中外地29人)参加...  相似文献   

8.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我们不仅要回眸即将过去的20世纪,关注漫长曲折的中国法学与法制变革的历史进程,也关切着伴随社会转型而展开的走向现代法治国家的时代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学界对法学与法制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的全方位研究,中国社...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合上了她最后的帷幕,21世纪肩负着人类种种最美好的希冀降临人间。在这无数个美好的希冀中,全人类共同的一个心愿无疑便是期盼21世纪是个人类能真正共享公平、正义与法制的社会。回首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正义与法制遭受了最无情的践踏。较之世界法制史的百年进程,中国法制20世纪的历史更是让人百感交集。 生于20世纪之初的倪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际法学家,新中国首任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倪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与中国20世纪的法制史同行的一生,用优化自己的话来说是:“我的一生没有离…  相似文献   

10.
迈向新世纪的法制现代化研究——“法制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庞正景闻1996年10月13日至15日,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与美国黄兴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法制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近30所高等院校、科研...  相似文献   

11.
肇端于清末法制改革的中国法律现代化历程迄今已有一个世纪,今日中国所进行的声势浩大的立法活动依然是这场运动的延续,除非中国法制实现全面的现代化,这场运动将无停息之日。在对中国合同法历史变迁的考察中,我们可以体味百年来法制变革所经历的困境与艰辛,并为我们苦难的中国逐步摸索到步入康庄大道的路径以及在近20年的法制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进步深感庆幸。一部合同法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法制变革史与经济社会变迁史。一、中国合同立法的回眸我国古代合同法的表现形式为礼制中的有关规定及民事习惯,现代意义上的合同法始于19…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20世纪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新世纪的期盼与前瞻也越来越急切。而各种媒体的频频报道,无疑更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的心灵感受。正是在此种世纪之交的特别氛围中,谢望原博士的论文集———《世纪之交的中国刑法学研究》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正如我国著名的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评价的那样,《世纪之交的中国刑法学研究》“是一部涵盖中国刑法、外国刑法、中国区际刑法等内容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且对完善我国刑事法制具有重要价值的刑法学论著”。该书收集了作者10余年来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制度创新是灵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是党的十六大的主旋律。十六大报告不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制度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的设想。为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 ,充分挖掘十六大报告的理论资源 ,推进中国法制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4月 12日召开了“十六大与中国法律的制度创新”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本刊主编张文显教授主持。与会的教师、学生结合十六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国法制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下面刊登的八篇短文就是本次讨论会上八位教师发言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14.
刑事侦查程序中司法审查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党的十六大的主旋律。十六大报告不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制度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的设想。为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 ,充分挖掘十六大报告的理论资源 ,推进中国法制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4月 12日召开了“十六大与中国法律的制度创新”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本刊主编张文显教授主持。与会的教师、学生结合十六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国法制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下面刊登的八篇短文就是本次讨论会上八位教师发言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15.
强化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新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党的十六大的主旋律。十六大报告不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制度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的设想。为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 ,充分挖掘十六大报告的理论资源 ,推进中国法制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4月 12日召开了“十六大与中国法律的制度创新”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本刊主编张文显教授主持。与会的教师、学生结合十六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国法制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下面刊登的八篇短文就是本次讨论会上八位教师发言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20世纪的中国社会经历过三次历史巨变与三大法律革命。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所发生的一场法制创新运动,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发展道路,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文章就如何看待西方法律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如何理解传统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如何认识法制变革进程中的政府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法理学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党的十六大的主旋律。十六大报告不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制度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的设想。为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 ,充分挖掘十六大报告的理论资源 ,推进中国法制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4月 12日召开了“十六大与中国法律的制度创新”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本刊主编张文显教授主持。与会的教师、学生结合十六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国法制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下面刊登的八篇短文就是本次讨论会上八位教师发言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党的十六大的主旋律。十六大报告不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制度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的设想。为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 ,充分挖掘十六大报告的理论资源 ,推进中国法制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4月 12日召开了“十六大与中国法律的制度创新”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本刊主编张文显教授主持。与会的教师、学生结合十六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国法制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下面刊登的八篇短文就是本次讨论会上八位教师发言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党的十六大的主旋律。十六大报告不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制度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的设想。为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 ,充分挖掘十六大报告的理论资源 ,推进中国法制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4月 12日召开了“十六大与中国法律的制度创新”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本刊主编张文显教授主持。与会的教师、学生结合十六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国法制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下面刊登的八篇短文就是本次讨论会上八位教师发言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之后中国政治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党的十六大的主旋律。十六大报告不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制度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的设想。为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 ,充分挖掘十六大报告的理论资源 ,推进中国法制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4月 12日召开了“十六大与中国法律的制度创新”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本刊主编张文显教授主持。与会的教师、学生结合十六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国法制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下面刊登的八篇短文就是本次讨论会上八位教师发言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