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求实》2013,(6)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通过"服务下乡"将国家力量渗透于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最终实现现代国家建构和促进社会融合。为了提高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我国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对乡镇站所进行整体改制,坚持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多元化和契约化,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给传统的乡村关系带来了新的变量。在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中,农村社会组织成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等传统供给主体的重要补充,乡村关系呈现多层次性。无论是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还是乡镇政府与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表现为"公私伙伴关系",都只是乡镇政府与乡村社区自治组织的合作供给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乡镇范围内的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富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有效建设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乡镇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民生活水平和获得感,文章利用服务主导逻辑的分析框架梳理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面临的困境,对国外公共管理学界的价值共创理论进行梳理,探讨分析价值共创理论对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意义及适用性,并为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寻求可行性方案,以期为今后公共管理领域开展价值共创相关实证性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经历了“公社付费、农民生产”、“乡镇政府主导、费用摊派”和“政府付费责任上移、多元参与”几次变革.每一次变革都给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变革之路演绎和引领着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路径与前进方向.文章通过深入探析我国农村三次公共服务变革的社会背景与基本特色,理清变革的基本脉络,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供给是公共组织的基本使命。选取合适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探索和创新供给方式,以最好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赢得拥护和支持,是公共行政需要研究的永恒的课题。纵观公共行政的历史,从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来看,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呈现出了政府供给论——多元供给论——多中心供给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区一些基层政府来说,“吃饭”和“建设”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个别地方的财力甚至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财政困难是制约我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主要因素。提高我区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必须加大中央对我区基层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必须加强我区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必须完善我区基层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困境与出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府职能转换背景下,公共服务职能成为乡镇政府最主要的职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乡镇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压力、激励不足和地区性差异是当前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问题。问题的解决既有待于上级政府的政策调整,也有待于乡镇政府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以需求理论为导向的供给模式导致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整体不足"和"供给错位"的问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应从供给侧改革入手进行理论修正与现实探讨。公共价值管理范式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一定的逻辑契合性,可以用来指导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借鉴公共价值管理范式,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可以通过疏通并拓宽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渠道,完善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机制,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的法律保障等路径进行。  相似文献   

8.
论乡镇政府的职能错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前,乡镇政府存在的"对上服务、向下要钱"而难以有效地提供农民需要的公共产品的错位现象比较突出,导致这种职能错位的主要原因有:行政化控制致使乡镇政府权力太小,难以对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压力型行政体制造成乡镇政府不堪重负,没有精力向乡村提供公共服务;财政危机使乡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大大削弱;动力机制不健全致使乡镇政府向乡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不高.而要解决乡镇政府职能错位的问题就应该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确立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尊重乡镇政府的相对自主地位,进一步加强人民对乡镇政府的监督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我国转变政府职能以及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必由之路。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已初露端倪,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确立公共服务的评价机制是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彦 《求实》2017,(1):77-86
在公共服务供给中供给村民参与机制,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度水平的可选路径。村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空间,受到供给过程和服务类型的制约,由此型塑了村民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参与模式。在生产型参与中,村民可以通过开展集体互助活动,在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和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中实现服务的自我供给。在决策型参与中,在供给前可以引入公共协商程序,让村民就公共服务决策进行协商对话以凝聚共识。在监督型参与中,村民可以借助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对供给进行监督。在校对型参与中,村民可以通过民主评议制度对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顾客满意指数模型和Better-Worse系数法,从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度、需求度和优先序三维度,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供给不适应不同集中居住模式下社会需求变化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议以公共服务治理创新动态均衡区域公共服务需求的深刻变化,提升公共服务有效性:委托第三方进行连片特困藏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度、需求度评价和优先序分析,据此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和优先序,探索推行适应区域异质性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政策改革,在连片特困藏区探索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政策,构建需求主导的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考核机制,制定激励有效的公共服务人员待遇政策,等等。  相似文献   

12.
双重身份的改革:乡镇政府改革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一身兼具"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的双重身份,使乡镇政府既不能成为真正的公共服务者,也不能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者.后税改时代,构建稳定的农村社会秩序,以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在价值要求都在呼唤乡镇政府承担"政治实体"的一元身份.同时,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机遇也为乡镇政府承担"政治实体"一元身份的定位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思考乡镇政府改革的时候,必须转换思维,明确乡镇政府身份,积极克服乡镇政府改革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特征。为适应这一变化。必须逐步改变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供给模式,吸引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组织具有服务社会的本性,发展社会组织,能够在扩大供给主体、优化供给方式、改善供给状况和改变供给理念方面,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特征。为适应这一变化,必须逐步改变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供给模式,吸引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组织具有服务社会的本性,发展社会组织,能够在扩大供给主体、优化供给方式、改善供给状况和改变供给理念方面,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5.
乡镇政府是国家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纽带,怎样合理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是理论界和务实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应深化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理顺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关系;为村民自治提供良好的行政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的供给一般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都存在着失灵现象。为此,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就成为最优选择。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中,非营利组织因其自身的优势,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社会组织起步早、发展较为完善,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做法,便于更好地改进我国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体制,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当前杭州市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共服务社区化、与政府签订承包合同、接受政府资助以及与企业合作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等。进一步完善杭州市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需要加快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能力提升;建立起制度化的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协作供给模式,提升服务供给合力;拓伸扶持渠道,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成银生 《唯实》2007,(3):64-66
目前制约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主要有:涉农立法的缺失滞后影响乡镇职能转变;压力型的领导体制使乡镇政府倾向于对上负责;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使乡镇政府无力开展公共服务;各级政府机构改革滞后不利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使乡镇政府欲转变职能却“无人接棒”。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中出现了的一系列新问题,传统"中心-边缘"模式无论在理论解释还是实践指导上均表现乏力甚至无力,"非中心"共治模式却表现出日益强劲的指导意义,进而推进共治模式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中的系统嵌入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首先从多元性、互赖性和对等性三个方面论证了共治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中的历史蕴含及其消解相关问题的契合性,之后基于共治视角反思了现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角色定位、互赖行为、责任体系、沟通能力和嵌入情景,最后以反思中发现的问题为抓手构建了一个以共治为内涵要义,以"角色定位-合作行为-嵌入情景"三大模块为核心内容的研究框架,为今后进阶、深度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提供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具有相当特殊的技术和经济性质,市场制度以及单中心供给体制(即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一的供给主体以及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等)均难以奏效,只有构建多中心体制(即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以及多中心的资金安排等),才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