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冲击和震撼着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观念、全球意识的共性作用下,民族主义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全球化浪潮下,表面上国家主权将衰弱,民族国家将式微,民族主义将消失;而实际上,民族主义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得到更加强劲的发展,依然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国家的“三位一体”是现代国家的特征。在关贸总协定中法国所倡导的自由贸易中文化例外的原则,就是法国民族主义的集中体现,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民族主义这一视角,去探求法国文化政策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全球化的任何思考和行动都无法真正超越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依然是全球化今天得以存在的坚实基础和前提,实际变化的也许只是民族主义的形态更替。民族主义本身从未曾消逝过,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提出作为一种忧患意识的民族主义,它理应成为民族主义在今天的合理形态。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关系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浪潮对民族国家构成了强大的挑战,民族主义勃兴和全球化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冷战后民族主义呈现新态势.  相似文献   

5.
关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人们有不同的意见.全球化时代仍然存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但是全球化时代必须解决摒弃狭隘的、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而应着力提倡理性的爱国主义,要让国人树立一种理性的精神,"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同时应把情感与理性的反思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公民爱国主义是伴随全球化过程所流行的三种理论话语。全球化语境下的新自由主义传承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力图消弭民族国家主权、极力推崇全球统治的话语体系。融入世界全球化进程,应对这种霸权话语,不能选择有致命缺陷的民族主义,应当在区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基础上,理性选择开放的、和平的公民爱国主义来重构民族认同,强化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全球化时代复杂的民族主义复兴为起点,分析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实现机制以及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同时评述西方学界关于民族主义的两种典型观点。在对民族主义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今民族主义复兴的原因以及今后的趋势进行分析。本文强调资本对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从资本的角度分析民族主义产生、发展、衰落以及复兴的原因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李寒梅 《外交评论》2013,30(1):91-109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日本兴起的新民族主义潮流,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形态的民族主义。其主要成因在于冷战的终结和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以及日本向后现代、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其基本诉求是重建日本人的民族国家认同,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重新焕发日本民族的活力。其主要方式是重新回到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价值中,以建设"强日本"为目标,挖掘民族历史中曾经有过的"辉煌"和传统文化价值中的日本特性,以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强日本"的国家目标寻找理论根据。其主要特征包括:天皇作为凝聚国民的核心或者民族认同核心的作用明显下降;在国家认同和国民统合的建构方式上,国家的作用重新凸显;对美国的依附和内向性,超越左翼与右翼。日本新民族主义的发展变化蕴含着危险性的一面,极有可能成为国内政治寻求出路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尽管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但民族的认同感依然强烈,民族主义的势力依然存在.而在民族主义中,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称之为语言民族主义.它体现在要求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独立性和纯洁性,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和侵蚀.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尚需大量研究.本文仅就这一问题做一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及民族国家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政党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历经独立以来风风雨雨的执政经历,今天的民族主义政党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在找准国家发展定位和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上做出了较多成功努力,这在今天不少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体表现得尤为突出.重视民族主义政党的积极作用,对政党执政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认真探索,对今天的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刍议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嬗变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民族危难和社会危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中国民族主义,虽然自甲午海战以来,在中国追求民族解放的不同阶段追求的目标不同,但受其所处时代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其主流思想均以中华民族、整个国家为主体,以建立民族独立国家为基本诉求,以保家爱国为宗旨。未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变迁,努力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并抵制民族分裂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使其逐渐由应激、被动型民族主义走向自发、主动型民族主义,由情绪化、非理性转向温和、务实理性并融合自由主义思想合理成份,形成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的民族主义问题波及世界各地,民族分离主义在其中居于突出的位置。由各种民族主义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民族纷争和剧烈冲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蒙上阴影,阻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对现存的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提出挑战。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国家主权与民族自决原则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巴勒斯坦民族意识是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挑战下萌发的。在与以色列的斗争过程中,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先后兴起了三次大的思潮:泛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思潮和伊斯兰化民族主义思潮,这三大思潮的发展变化揭示出巴勒斯坦人在不断受挫的反对以色列、实现巴勒斯坦人建国理想的斗争中,民族主义情绪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激进化。同时,以强巴弱的严峻现实使巴勒斯坦人的建国目标至今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斯·韦伯的民族主义思想,一直受到许多思想家的关注,也引起了诸多的争论.本文试图把韦伯的民族主义思想与他对现代政治的理解结合起来分析.通过考察韦伯民族主义产生的思想背景和现实历史条件,笔者认为韦伯是一个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者.在韦伯的思想视界里,处于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民族国家充满了为了国家生存而展开的激烈政治斗争,实力政治是民族国家的必要基础,国家生存和大国梦想是民族国家最主要的政治诉求,也是韦伯民族主义思想的精髓与实质.韦伯正是以此来理解德国在世界政治中的现实处境和成为一个政治大国的希望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基本立场与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参与全球化,但同时也必须明确自己的基本立场和利益,参与全球化不能消解民族国家利益和经济政治主权,积极参与超级产业竞争,需要动态比较利益,全球化不能妨碍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6.
全球主义与区域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冷战后同时发展的重要的国际关系现象,学术界对两者关系主要有"冲突论"、"兼容论"、"过渡论"三种看法.出现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区域主义的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区域主义的初始内涵是民族主义的体现和放大,经过旧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封闭性的区域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等不同阶段对区域主义内涵的改造,其当代内涵与全球主义日益接近.新帝国主义披着全球主义外衣为殖民主义张目,对区域主义造成一定冲击,我们在推进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同时,应坚决反对新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7.
论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进程使国家的经济主权特别是国家处置本国自然资源的权力、国家的经济立法权以及国家在经济领域内的管辖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削弱 ;正确认识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不仅会使发达国家得到好处 ,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