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高校在实践中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加强法治宣传,立体地、多维度地培育高校法治思想教育体系,是全面推进和加强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培养人民警察的公安院校,更应准确把握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内涵,高度重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公安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1号《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已经2011年7月12日教育部第21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袁贵仁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指导和规范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章程的起草、审议、修订以及核准、备案等,适用本办法。第三条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高等学校应  相似文献   

3.
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是现代大学治理的基础,这不仅源于科学研究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社会权属性,还源于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并不必然会保障科学研究自由,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地加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章程建设来推进现代大学治理。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经历了雏形阶段、《高等教育法》依法规定和依法修改阶段,推进了现代大学治理。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仍然处于"依附"状态,由此,必须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校是学校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小学依法治校存在以下问题:强调依法治校的工具价值,呈现管理的“便利性”倾向;强调治校章程的形式要件,实质内容的“良善性”缺失;强调法治主体的形式参与,师生权益的“保障性”虚空的形式化偏差。法治副校长具备科学的法治思维、精深的法治知识、坚定的法治意识,能够助力管理者领悟依法治校的本质、支持治校章程的制定、增进师生对法治的亲近感。法治副校长通过对管理者进行合理的权力规制、深度参与治校章程的立改废、差异化的法治教育和权利救济等方式,可以提升学校依法治校水平,让依法治校实质发生。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与依法治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迈向现代法治社会的今天,大学治理理念也正在发生转变,依法治校逐步确立.承认高校学生在学校治理中的权利主体地位,是依法治校理念的应有之义,而重视学生自治组织这个学生权利表达载体的作用,对促进高校依法治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把完善高校治理结构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任务提了出来。按照这一部署,201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治理与高校管理在内涵上不尽相同。美国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森对"治理"一词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任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26所高校铺开。到目前为止,试点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大学章程建设、探索教授  相似文献   

8.
《中国残疾人》2013,(2):7-7
教育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要求,学校不得违背法律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擅自设立有区别的招生条件或规则;要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不得以非法理由拒绝招收残疾学生。  相似文献   

9.
孙玉玲 《青年论坛》2007,2(3):87-88
要在高校创建民主文明的教育环境,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实行依法领导、依法治校。高校要想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首先要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即依法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接受党委领导。依法治校是党领导高校事务的一种方式,党委领导是实行依法治校的政治保证。高校党委领导和依法治校是有机统一的、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校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校,高校管理者要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加强和完善高校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加大民主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完善有效保障师生权利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敏 《传承》2008,(18):38-39
依法治校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校,高校管理者要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加强和完善高校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加大民主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完善有效保障师生权利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其中,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2020 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下文简称《实施纲要》) ,提出要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立高校章程文本中还普遍存在学校创设性规定不多特色不明显,党委和校长职责分工有交叉议事规则不详尽,学术权力与民主管理权力、民主监督权力被虚化等问题,制约着高校治理体系改革与法人主体权力的发挥。因此,要加快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供给,着力推进《高等学校章程法》《高等学校法人法》的立法,探索公立高等学校监事会制度,有利于促进依法治教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25)
正如何让法治政府建设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用6句话给出了温暖的回答。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今后5年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走期以来,高校专业设置一直由教育部统一管理.直到2002年,仅有6所高校获得专业设置自主权.尽管在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早已明确:"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但其所规定的学科、专业设置权究竟是何含义?高校能自主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教育部1999年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两个不到位"问题:即落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不到位、政府宏观监管不到位.为推进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进程,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2013年起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按新目录执行.  相似文献   

16.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两大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林 《求索》2008,(6):166-167
创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把握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的辨证关系,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全面落实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贵州政报》2023,(1):23-31
<正>黔府办发〔2022〕2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有关精神,推进我省标准化创新发展,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助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晓舟 《前沿》2010,(20):198-200
大学章程高等学校设置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现代大学和推进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大学章程的内涵,阐述了制定大学章程的价值和意义,探讨了大学章程的建设方略。提出要明确大学章程与高等教育法、大学规章制度之间的关系,要加强大学章程制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大学章程实施的有效性,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李先广 《人民论坛》2011,(8):134-135
依法治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高校实施依法治校,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制度规定,正确把握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对依法治校内涵的理解,不断加强法制意识,切实把办学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相似文献   

20.
李玫姬 《传承》2012,(18):48-50
开展基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是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对学生意志力的塑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