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制度的优劣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甚至是政权的更迭,这些已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得到证实。而土地制度中以土地所有权最为重要,所有权主体的确定又是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前提和核心。但目前,我国的集体上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诸如“主体虚位、错位”等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使得现有土地制度既无法充分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又阻碍了农村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现有相关土地立法之不足 《民法通则》第74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  相似文献   

2.
作为生存法的不动产物权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动产物权法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土地的利用问题,而对土地的利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保证土地的永续利用,首先应该将土地看作自然资源的载体,进一步强化对“权利滥用”的禁止,因为对土地的利用直接影响到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其次是明确不动产物权制度作为强行法的功能,除确立物权法定原则和登记要件主义外,还要突出对耕地的特殊保护。第三是把人役权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我国的划拨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公有房屋居住权都具有权利主体的特殊性和权利转让的限制性,因而具有传统民法中人役权的性质。第四是发挥地役权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特殊作用。地役权的私法色彩较为浓厚,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注意到地役权在保护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物权立法中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概述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在广大农村土地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集体上地使用制度的重大改革。即在明确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权交给农民经营使用。我国《土地管理法》第14、15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以及由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土地,可以由集体或个人承包经营,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者有保护和依照承包经营合同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经营农业的义务和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80条规定: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的承…  相似文献   

4.
新法规聚焦     
土地是自然赋予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土地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是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市场以及与之紧密相联的房地产市场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巨大步伐,正日益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然而,在土地的使用价值充分得到显现的背后,炒买炒卖土地,乱占耕地和菜地、滥用土地的情形不仅扭曲了土地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对民法典中物权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涛 《法学论坛》2006,21(2):68-75
土地公有制与私法理念的差异使我国的物权立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土地所有权集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于一身,便于政府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积极的干预以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但也可能因为过分的干预而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干预的形式主要应该是对土地规划的严格执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土地权利体系中缺乏土地下级所有权这样一个中间环节,影响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3,(22):50-51
土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构成基础。土地制度应该是人类社会最早建立的制度,也是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土地制度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修正、调整。  相似文献   

7.
程刚 《行政与法》2005,(9):110-112
土地制度是一个社会的重要财产制度,我国为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的调节作用,以提高国有土地的利用效率,因而创立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其目的就在于以土地使用权代替和发挥土地所有权的作用和功能。但是该项土地使用权制度最大的不足就是对土地使用权的期限设定了限制,从而损害了市场作用的发挥和损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取消土地使用权的期限限制,将国有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政治化或虚拟化。  相似文献   

8.
土地发展权论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胡兰玲 《河北法学》2002,20(2):143-146
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 ,它包括空间建筑权和土地开发权。它是随着城市化的出现、人类提高了对土地的利用水平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形式。国外已有立法对之予以规范 ,而我国尚无相应的法律措施。应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及立法 ,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土地发展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覃晴 《法制与经济》2013,(12):93-95
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城中村"集体土地、房屋通过出租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是提高农民收入、满足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需要。现行的法律制度和传统物权理论已无法解决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禁止农村集体土地出租、出让用于非农建设与现实发展需求的矛盾。相比之下,以财产归属和利用制度组成的"物权二元"理论,使得一切自然人、法人能够基于占有权,对农村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从而实现"城中村"集体土地充分的开发利用。其指导下的"城中村"土地开发,应该在严格控制土地用途变更,限制农村集体土地非法流转的条件下,允许村民对自家宅基地、村集体对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增加农民收益与缓解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自有人类以来,有关土地归属和利用的种种制度设置和制度运行,便始终与社会安宁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社会的兴旺和衰败息息相关"。而农村土地使用权创建以来,由于受到农村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保障观念的影响,其流转受到了严格限制。当前调整农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是我国土地改革制度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宪法》第10条规定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土地制度。根据该条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为了落实《宪法》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我国刑法第228条规定了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快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  相似文献   

12.
土地法简介     
土地法是调整土地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农业土地、城市土地、森林土地、特殊用途土地等法律制度,征用土地、荒地的开发和利用,土地的保护和改造、土地的统计和管理等内容.由于土地是一切经济生活中的劳动总条件,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各国政府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土地利用都十分重视.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法规调整土地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之间的流转是通过土地转换制度实现的。现行土地转换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 ,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不利后果。因此 ,要进行土地转换制度创新 ,完善征地制度 ,以充分确保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4.
林旭霞 《中国法学》2023,(5):191-210
在土地分层利用的情形中,现有民法体系中由“法定相邻关系”与“意定地役权”组合而成的“双轨制”呈现出局限性。既有解决思路无法为调整分层土地利用中的利益关系提供充分的制度方案。解决问题的进路是:基于公序良俗原则,类推适用强制缔约制度,设立强制地役权。强制地役权在分层土地利用中有充分的适用空间,可与民法体系相融合。基于原则冲突理论,在“土地合理利用原则”与“合同意思自治原则”之间,应优先适用“土地合理利用原则”,并以裁判强制缔结地役权合同为原则具体化后的规则。强制地役权合同内容应符合分层土地利用规划、建设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强制地役权合同定价由第三方评估机构以专业评估方法加以确定,并通过程序控制克服评估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社会发展本刊评论员知识就是财富。知识产权是人类对其一切智力劳动创造的成果拥有的权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又是开展国际间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之一,其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是对某区域以后的土地利用提前的计划、安排,是依据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特性所进行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的综合措施.依据我国土地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拟提出对策,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进行完善,主要有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的法律体系完善,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法制程序,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7.
相邻关系的概念及其变化劳动创造了人。而劳动之所以能发生,人之所以能被创造,乃以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空间为必要前提。换言之,土地、阳光、空气、水等生态和生物恒素构成的物质空间,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①所谓相邻关系,传统上系指因土地相邻而引起的相邻土地所有人间的权利义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说土地过度使用、土地闲置、耕地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等问题。本文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怎样保护好现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浪费现象,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保持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达到人与土地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朝 《河北法学》2011,29(6):26-32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户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价值形态的利用,并非是对入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彻底放弃。我国应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对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限制性规定,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法律保障;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保证;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认定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大多数其他财产的来源,谁控制了土地谁就控制了人类的未来"。可见土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基于此,各国都重视土地立法。我国应如何根据国情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是关系农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指出当前我国土地制度立法和相关制度的完善,关键在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