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工人阶级的典范、“铁人”王进喜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喷油。”我想,这是对正确的“压力”观的形象、准确的表述。现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不肯找活干、靠父母退休金过日子的“吃老”一族?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感受到或认识到生活的压力,觉得反正有人  相似文献   

2.
心穷     
时下有两句话颇为流行,一句是“穷得光剩下钱了”,另一句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并不完全是有钱人的显摆,两句话的意思几近相悖,却印证了同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心穷!也因此有相当多的人抱怨,中国有钱的人逐年增加,社会慈善意识却极其淡薄;某些官员们的收入在增加,贪污腐败却难以禁止……贪婪者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缘于心穷。  相似文献   

3.
诚信与规则     
什么是诚信?通俗讲就是说话算数,要遵守规则。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这个意思。但中国还有句古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意思是说将军出征在外,由于敌情复杂,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所以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皇帝的命令适当随机应变,不一定生搬硬套。这又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做人做事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孔子有一句名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讲究学习,听到正义之事不去实践,知道不对的地方也不去改,这是我所担忧的。这是一种什么忧虑呢?用一个传统的词讲,是一种对世道人心的忧虑。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忧虑,比如说蜗居带来忧虑,婚姻引起忧虑,环境污染也是忧虑……但是除了这些忧虑以外,孔子认为人最应该忧虑的是什么昵?是世道人心。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独生女,也是家里的“小太阳”。爷爷、奶奶、父母等都围着我转,因而从小养成了任性、撒娇、固执的性格。家里样样事都得照着我的意见办,稍不如意便在家中如孙悟空般“大闹天宫”。因此也就谈不上孝敬父母这一道德修养了。父母把我看成了心头肉,常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给我吃,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钱供我读书。为了使我上学不迟到,一大早就起来买早餐给我吃。他们对我的爱是人与人之间最深情的爱,是最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爱。然而原来的我却不能体会到父母对我的一片爱心,反而时常向父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无理要求。记得有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安》2014,(6):3-3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俗语,这句话既言简意明,又意义深远,其含义是:做事应当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去正人、服人。我们平时把它挂在口头,反复用来自省,但其内涵反映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言行一致。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人,不是东西。但是,人一高兴或生气时,也总爱叫他们“东西”,这称呼里边蕴籍着爱不够和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我们所有做父亲做母亲的,提起孩子这个话题,无不感慨万千,这是人的感情世界一部最丰章的乐章!因为孩子,是每对父母亲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关心他们;培养他们,教育他们,是责任,是义务,也是人性。使他们长大后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这一心愿,我们的父母亲们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悲喜剧。一位年轻的母亲,在飞机失事时自己受重伤,却把年幼的孩子紧紧抱在怀中。在医院…  相似文献   

8.
没有人会在口头上反对“科教兴国”,但各级政府在施政过程中有几人真正认真考虑了这句口号,却是个问题,一个令人堪忧的重要问题。它之所以重要,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究竟走什么样的道路,目前的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久。“科教兴国”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8,(24):43-43
“我一个人笑,一个人哭,一个人玩耍,一个人享受孤独……”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在作文中写到的话。留守儿童,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工作,用勤奋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但他们却留在家里,与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其中一人,又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些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少之又少。亲情、关爱,是留守儿童最渴望的美好情感。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有一群人把爱心带给留守儿童,让他们在“爱心父母”的帮助下,感受广西50年来发展的新景象,感受到社会大众对他们的关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11.
成语“班门弄斧”,一直是用采比喻有的人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我们到某些学校,或叫新教师教一节公开课,或请青年教师谈谈工作经验,也每每会听到“请老同志干吧,我们不敢班门弄斧”的答话。说这种话的人,有的确属谦虚,但有的却以此为托词,一推了之。对此.想起一句俗话:“下棋要找好棋手”,意思是跟高手下棋,才能暴露自己的弱点,便于就教于行  相似文献   

12.
鹿鸣     
在我有限的生命历程中,鹿鸣对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这不是鹿鸣婉转动听,而是鹿鸣与我们苗寨有着极不平常的际遇。 多年前,我们苗寨后面的山岗是一片绿茫茫深幽幽的大森林,每天清晨和傍晚,亲切的鹿鸣常从森林中传来,若是遇上好大气,还可以看到鹿群在林边的草地上你追我赶地逗乐、嬉戏。村里的老人说,我们苗家人虽然擅长狩猎,但那时我们苗寨是不把野鹿当作猎取的对象的,寨里人还把野鹿叫做“元吉”,意思是寨里外出做工的人,只要听到马鹿的叫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大吉大利。祖父的祖父也曾说,寨里人还能从野鹿的活动规律中…  相似文献   

13.
自从在1988年的第一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刊登了以笔名郎郎发表的“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这篇文章以来,在大学生当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我们的生活目的应该是什么?我们将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呢?难道就这样看小说、翻杂志、下围棋,看电影,最后混张文凭吗?大学生们在向父母、向老师、向社会诉说我们同代人的苦恼和困惑、丑陋和渴望。在大多数人眼里,大学生是“幸运儿”、“天之骄子”,每个人头上仿佛都笼罩着一个个炫目的光环。是的,当代的大学生是生逢盛世,从小在顺境中长大,从小被父母和老师宠爱,后来又顺顺当当地跨入了多少人为之神往的大学校园,心里好  相似文献   

14.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4,(7):3-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置身山下不同的位置,仰视庐山,我们观赏的角度不问,看到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同样,读一本书,我们对于书中人物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这就好比“一千个人的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也许会把哈姆雷特当成是一个热衷于胡思乱想而怯于实践的懦夫,而我却认为他所说的那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是深刻之至的。  相似文献   

16.
蒋筑英这个名字,也许不少人对他是陌生的,但就是这个名字,在二十多年前的光学检测领域中,却享誉海内外。蒋筑英不仅以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学术界博得了极高的赞誉,而且在平常生活中以其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赢得了人们的爱戴。现在,他却离开了我们,离开7他付诸了毕生精力的科学事业,永远地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记得蒋筑英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致勃勃地朗诵了一首闻一多先生的诗《红烛》,我还清楚地记得其中一句:“啊,红烛,莫问收获,只问耕耘……”这使我想起了“春…  相似文献   

17.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是祖国的希望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怎样才能使孩子从小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出完美的人格 ,将来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我体会孩子的行为习惯除了在幼儿园接受老师的系统教育外 ,还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一、家长应树立良好的威信。古人云 :“养不教 ,父之过” ,父母对孩子必须从小严格要求 ,树立起良好的威信 ,但不能动辄大打出手 ,伤害孩子的灵性和人格 ,而应科学地掌握孩子的心理 ,多做正面的说服教育 ,多给以鼓励启发 ,使其逐渐明白是非曲直。这样 ,管教起来…  相似文献   

18.
《半月谈》2005,(6):58-58
对于父母陪读这种现象,社会上一直众说纷纭。赞成者多从为学生减轻压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以利于升学的角度出发,反对者则异口同声地认为:抱着的孩子长不大,必须要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在本期来稿中,大家对这种现象也是见仁见智。编者认为:从根本上说,陪读不是一种好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也许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但肯定也有来自家庭教育的问题,矫生惯养使得一些孩子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不能独自面对问题。这应该引起父母们的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敢于面对、勇于负责的精神。对于因为各种原因已经走上陪读道路的父母,我们建议您对孩子不要一切包办,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不要让孩子在您的“呵护”下失去飞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们思想上还需要哪些超越(下)□周文彰四、超越“假、大、空”的思想怪胎我为什么把“假、大、空”叫怪胎呢?因为它是不正常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社会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搞“假、大、空”。但是“假、大、空”却产生了,这是一个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20.
按理说,人有头自然也就有脑,岂可分离?不过,那是人在“自然”状态下的理。倘换个角度去观察,这个理还就真有另当别论时。 赵薇的“军旗装”事件发生后,有人批评她是“有头而无脑”——尽管这一句不能顶一万句,但这一句确实是颇有见地颇有醒世之意的一句。几十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真是罪恶滔天。而几十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