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各国在国际交往中难免会出现纠纷争端,各种争端解决机制又是恢复国际社会平衡、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对国际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一个全面的阐述,并对其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的兴起与我国的应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试图在一种电子商务活动全球化的背景下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解析ODR的基本形式和运作 ,透视国际范围内在这一领域的行动和政策 ,提出在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 ,建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以期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构筑一个使消费者充满信心 ,并且是便宜、高效、公正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后,伴随着进出口贸易大量增长的同时,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也在不断增多,中国进入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在贸易自由化浪潮的今天,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合法”限制进口的尚方宝剑。我国正面临贸易争端解决的重大挑战。WTO争端解决机制被公认为是整个WTO体制中最具有核心作用的机制,成为各成员国解决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最为有效的机制,如何运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如何建立一个以诉讼为核心、各种纠纷解决方式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相互支持、共同作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我国司法制度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在价值在于,有利于法院功能的补充和释放、有利于法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当事人最符合效益地解决纠纷并能维持社会关系的长期持续。但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是由法治发展的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情况包括我国古代法律传统影响下的民众心理及文化价值观、我国当前城市现代化和农村乡土化并存的社会发展现实、以及当今国际上ADR的迅猛发展格局,可以说,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种在综合古今中外多种因素的动态系统中构建社会事实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国际投资法中的外交保护是指本国国民在国外遭受损害,依该外国国内法程序得不到救济时,本国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向该国要求适当的救济。外交保护作为一项传统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曾是一种主要的解决投资争端的方法,但是随着国际投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的完善,外交保护失去了其原有的地位。并且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甚至在卡尔沃条款出现之后一度引发了其效力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大多数国际投资条约倾向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投资者设置了相对统一的国际投资保护机制以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如ISDS。而对东道国的权利,投资协议中设置了公共利益、环境和安全等例外条款,但仲裁实践中,东道国的利益很难得到仲裁庭的支持,导致了东道国公共利益的损害。同时,随着国际投资争端的剧增,现有的ISDS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在TTIP的谈判中,欧盟提出了改革设想,从原有的倾向于保护投资者转向关注东道国的利益,包括建立新的投资法庭及上诉法庭替代ISDS,修改现有投资保护标准等。这种改革设想将对外国投资的国际法律规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我国外资法拟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WTO与其他国际机构最大的区别之一 ,就是它有一个争端解决机制。根据WTO机制的运作情况和WTO各成员国参与机制的具体经验 ,我国律师应当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有关外贸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清理 ,保证其符合WTO规则 ,并最大限度地利用WTO机制 ,为政府的外贸部门和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公司、企业提供与预防和解决争端有关的法律咨询与服务。  相似文献   

8.
国际能源合作开发争端是现代国际法晚近出现的新问题,其涉及的主体众多,选择的方式广泛,适用的法律多样。传统解决方式诸如调停、仲裁等国际争端解决方式显露出它的局限性,《能源宪章条约》中的解决机制为国际能源合作开发的争端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美国晚近发展的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ADR)也为能源合作开发的争端解决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始出现,到20世纪的后期,国际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并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它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是出于国际机制的支持,与此同时,国际非政府组织也推动国际机制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促使国际机制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导致国家之间的“水冲突”,尤其是因国际河流的开发导致的冲突时有发生。迄今为止,国际河流的开发尚未形成有效机制。而海洋石油的共同开发机制已经颇具雏形。国际河流的流动性与石油的流动性非常相似,两者具有相同的自然流动性、地理统一性以及政治上的国家分隔性。在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国际河流开发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借助海洋石油共同开发制度,构建我国国际河流的流域生态系统共同开发法律机制,以期通过国际法的手段预防和解决国际河流开发引发的国际冲突。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组织的主体地位在现代国际法模式下已经得到承认,诸多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有效磋商与合作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WTO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应明确非政府组织在WTO中的咨商地位及相关权利,加强WTO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和磋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突出,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在华开展治理传播,已成为向中国展示世界和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重要窗口。他们一方面在涉及中国民生、环保、社会发展等重要问题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又往往受制于政策门槛、资金准入、社会参与、自身结构性问题等方面的障碍,活动绩效受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尽管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被一直作为国内问题处理,如今却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问题之一.在过去的30年里,一个庞大、多样的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系统正逐步形成,并在国内政府、跨国组织机构和国际环境协定的谈判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理念、形式、结构和方法策略,其完成确立目标所运用的手段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有力地促成了国际市民化社会的形成,对变革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思维范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全球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将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内的国内事务,其解决需要我们用新的视野和更广阔的角度来分析对待.  相似文献   

14.
NGO与国际社会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国内社会一样,国际社会也处于不断的转型之中,国际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同质分化和异质整合的动态过程;当今国际社会转型最显著的特点是NGO国际网络的形成;NGO是国际社会分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对国际社会具有整合的功能,这种功能具体表现在NGO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层次发挥着相应的治理功能,NGO的宗旨在于谋求可持续发展,其治理功能是有效的,但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的治理绩效又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5.
承认是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法领域里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国际关系领域,承认一直被视作国家交往的前提条件,是否给予承认也因此成了一种政治资源。随着非国家行为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社会进程,外交承认的原则已经在包容性和排他性两个极端之间发生重大的变化,欧盟的对外行为最能反映外交承认的新特征。但欧洲的创新没有取代传统外交,而只是增加了新层面。从长远来看,NGO和其他行为体参与国际社会对外交承认标准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柬埔寨皇家政府和禁毒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实现"无毒东盟、无毒地区、无毒世界"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禁毒执法,扩大毒品预防教育和治疗康复工作.这些工作得到相关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环保NGO在通过环境诉讼参与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公民个人所不具备的优势,环境立法发达的国家普遍赋予环保NGO以环境诉讼的"原告资格".德国的环境立法和环境判例也在不同程度上认可了环保NGO的原告资格,但这种原告资格还是受到很大的限制,原告仅能依据自然保护法的规定提起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只赋予被官方承认的环保NGO,因而,德国环保NGO通过环境诉讼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尚有待拓宽.  相似文献   

18.
因特网消除了传统主权国家的疆界 ,便于用新的组织性手段来制订、适用和执行法律。因特网使人们更容易获悉法律规范 ,因而促进了自愿遵守。因特网通过增进取得示范法 ,从而有利于协调国家间的法。因特网促进了制定规范机制的运作 ,便于实施和强制执行机构发挥作用。由于因特网能够促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因而也增强了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网络的结果将有可能加快国际法从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中挣脱出来的趋势。同时 ,它还使国际人权法出现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非政府组织的实践具有典型的伦理特征。基于志愿精神的行动肩负着组织发展、社群德性建构和文化创造的三重价值负载使非政府组织的实践呈现出多元伦理面向和多层面道德内涵。在现代社会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工具理性支配下,管理思维过度侵入非政府组织理念,形式化道德准则扞格日常道德生活,文化适应的困难导致本土融入受限,构成了非政府组织实践中伦理困境的发生之源。要实现非政府组织实践追寻慈善和志愿精神的合目的性,具象化实践以重视日常道德生活的伦理智慧生成,移情理解和主动扬弃外来文化对实践的影响,并努力实现本土化非政府组织伦理向普遍化发展应当成为正确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浅析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政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斯德哥尔摩到哥本哈根联合国环境大会,非政府组织都是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气候谈判中独立的和有价值的行为体,并且与国际政府间组织以及国家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关系又影响和改变着全球气候谈判的进程,推动着以国家为中心的环境治理模式向多元中心的全球环境治理模式转变。与此同时,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影响的增强也给我国的环境外交提出了挑战,需要我们用新的思路来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