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王淑霞 《求索》2008,(8):97-99
“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定义的交往世界。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交往主体、交往主体的交往活动和交往的“理想话语环境”三者的统一和互动。生活世界需要规范化和有序化,即需要管理,管理贯穿于全部生活世界。和谐管理是生活世界中人际交往的协调模式。根据交往理性,和谐管理既是一种语言使用的规范化,又是一种交往关系的柔性协调。  相似文献   

2.
孙逸啸 《电子政务》2023,(6):100-112
网络信息内容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网络强国”背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网络信息内容政府治理在宏观层面呈现出由直接介入的“强监管”到单向控制的“线性监管”,再到多向协同的“结构式监管”的实然转向,但囿于治理理念、风险决策、组织体系、治理方式等方面的实践困境,亟待提出与之相匹配的理论予以关照。通过对“反思法”“元治理”理论的汲取,在厘清了网络信息内容反思型政府治理的框架内容及其实质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可以从主体、规范、程序、场景四个层面,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理性沟通和组织协作的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以期促进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0,(12):85-85
陈联俊在《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网络社会公民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主要包括基础条件、个体差异、交往环境、国家建设等四个方面因素。其中基础条件是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个性特征、认知水平、利益诉求、公共意识的差异;交往环境是指交往对象、交往内容、交往方式、交往组织的不同;国家建设是指主体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个体公民意识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存在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做起点,互联网络的发展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本文在探讨网络交往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分析主体间交往的表现,并从自我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网络中的主体间交往应遵循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的反腐手段,逐渐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和政府的肯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互联网得到迅猛发展并逐步普及,网络反腐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政府积极引导并建设相应的法律法规,广大网民也随着网络反腐机制的日趋完善,更加理性地看待和运用网络反腐这一手段。网络反腐正由混乱无序、乱象丛生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反腐必将在日后成为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6.
龙献忠  邱真 《求索》2013,(5):232-234
社区志愿组织作为网络治理的重要主体,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将网络治理与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有效融合.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性问题。针对网络治理中社区志愿组织发展存在的主体地位倒置、资金不足、整合程度较低以及社区公共精神的缺乏等问题,应从政府、企业、社区志愿组织以及社区四个维度来推进社区志愿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7.
谣言几乎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湖北石首"6.17"事件中网络谣言肆虐凸显了当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与不足,包括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意识淡薄、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和网络舆论引导方法、手段落后等。加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实现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增强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网络谣言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坚持"疏堵结合",转变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和坚持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任务艰巨而复杂,治理主体需要运用更加复杂化的治理工具和治理手段才能应对。从复杂性视角观察,现实中一些地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突出困境是复杂性系统的“拼凑式”治理,其本质是科层治理、网络治理和市场治理失灵的叠加。元治理作为一种治理理论,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具有较强的适切性,能够有效解决治理理论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多元治理失灵问题。元治理理论赋予政府新的主体角色内涵,注重发挥政府重塑治理共同体的重要作用,通过政府对治理主体的组织、治理方式的规制和治理资源的整合来有效应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局面,进而提升整体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9.
华伟 《青年探索》2002,(1):10-13
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中,青少年上网已成为普遍现象,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人际交往。网络交往在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深入地影响到他们“自我”的形成。本文将探讨网络交往中主体的特征,以及网络交往对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进城务工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其跨界性和独特性呼唤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对该问题的治理。从网络化治理视角审视进城务工女性心理问题的治理现状,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存在着治理不足和孤岛化治理的困境,应从倡导公共价值目标,明确各主体责任分工,加强网络沟通协商,健全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动的进城务工女性心理健康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社会的网络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截止2000年底,世界上网人数已突破4亿,预计在2004年将达到7亿;截止2001年6月,我国上网计算机为1002万台,上网用户为2650万人,我国开始进入网络社会。网络为人们开辟并提供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空间和交往手段。网络交往与网络行动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行动方式。虚拟实存的网络社会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网上的世界真精彩。政府上网可增加公平性、公开性,提高办事效率,便于人民参与和监督,网络在政府与人民的沟通上架起了一座桥梁。企业上网可减少中转环节,节约时间和成本,增加效益,网络使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得以实现。学校联网可克服  相似文献   

12.
黄晖 《中国民政》2013,(10):47-47
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正迅猛发展壮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已逐步由行政手段的直接管理转向市场和法律手段的间接调控,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逐步形成.2005年,财政部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全面贯彻实施《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充分考虑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特性和业务特点,又尽可能借鉴了国际通行的惯例,既兼顾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对引导民间非营利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政报》2005,(10):21-28
为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在民兵建设中的服务保证作用,推进我区民兵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一体化、内容设置规范化、方式手段多样化、活动场所基地化和各种保障制度化进程,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军区同意。现将《民兵政治工作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刘长龙 《长白学刊》2012,(6):128-133
网络群体行为与现实群体行为的参与主体、行动场域、组织方式、影响作用、生成与结束机理以及与管理者的冲突不同,但诱致因素、目的诉求、行为心理等又大致相同。对二者缺乏清晰认识和界定,导致应对行动失当,使网络群体行为难以预见和控制。启示政府应提高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宣教疏导,重视意见领袖对网络行为的影响,建立有效的联动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青年网际互动的特质与自我表达的实作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的出现与扩展为青年提供了一种先进的信息传输手段和缺场性交往平台,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青年们的交往方式与交往结构,本文基于对网络交往特质的探讨旨在揭示青年网际互动者所进行的网络交往行为其实是青年追求自我体现、自我肯定的另类表达。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城市政府合作体制反思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在对都市联盟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期待用行政手段在长三角组建超省级的都市联盟等跨行政区域政府合作组织,来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不同层级城市政府之间有效合作的设想方案,在实践中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政府合作体制设计本身存在着重大的制度缺陷。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行政手段要下要,而在于用得妙不妙,以及在思路上、在长三角城市政府合作体制的内容、方式、模式方面、在发挥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的作用等方面是否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自我实际是真实自我、想象自我和分裂自我的综合体,归根到底是现实社会交往主体行为方式在网络世界的体现。因此,网络"自我"身份不仅是新型网络交往行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对网络行为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负面影响。健康网络"自我"观念的确立是人际健康网络交往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冶芸  袁雪琳 《前沿》2023,(4):85-93
公共性作为社区治理的内在价值追求,是社区秩序的基本要素和支撑保障。特别是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异质性社区,重建社区公共性不但是实现多元社会管理格局的前提条件,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支点。本文通过对济南市K社区的调查研究,发现社区公共性培育面临着关系网络松散、公共空间萎缩、社区功能单一、主体结构失衡、社区组织发育迟缓等问题,这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迁移过程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流动人口需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首先要通过培育社区认同、营造社区文化、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网络、打造交流互助平台等途径,增进社区主体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其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破除主体间性困局,从而实现社区公共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率快等特点,容易造成失实言论成风、误导社会公众的现象。现代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有必要寻求其他具有公信力的主体,比如,借力社会组织依法依规行事,服务政府与公众。同时,因其言论更加接地气、态度更加中立客观,具备充分的调查和研究能力,亦可借助社会组织力量更好地开展网络舆情治理。  相似文献   

20.
邓易元 《人民论坛》2010,(11):36-37
网络监督在促进政府廉政建设、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实现社会理性善治方面,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由于网络具有自发性、隐蔽性的特点,网络监督也存在着现实困境。因此,必须完善法律制度,使网络监督规范化,大力填补制度空白和盲区,真正发挥网络监督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