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悉,“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大力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平均每年将有110万农民进城落户,并出台对进城落户农民免费进行技术培训等10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要求,但是这项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受到农业人口"三权"维护与转移机制不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缺失等因素的制约。为此,应通过健全农业人口"三权"维护和转移机制、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差别化落户的成本分担机制、推动居住证制度和积分落户制度改革等措施对农业转移人口差别化落户政策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政府将帮助农村居民在城市定居",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一个重要的、促进城市化和社会发展的信号。"农民进城以后,给农民市民待遇""让进城务工人员享受相关住房公积金、降低农民工落户门槛,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等成为百姓、专家学者和外媒热议的话题。在中国周边,日本、韩国曾走过相似的阶段,尽管时代背景和国情不同,但日韩农民如何融入城市、变城市居民的举措仍有中国可借鉴之处。大都市圈的小公寓今年69岁的铃木原本是秋田  相似文献   

4.
省委省政府日前公布《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有:不得限制进城务工工种决定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严格审核、清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手续,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各行业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公众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在办理农民进城务工和企业用工的手续时,除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证书工本费之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和提高收费标准,严禁越权对农民工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简化进城落户手续简…  相似文献   

5.
劳动就业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改革开放前,农民被禁祻在土地上没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对农民进城就业政策开始转变,但其转变过程几经曲折和摇摆.从1984年开始农民获得进城就业机会后,经历了排斥、歧视、限制的阶段,直到2000年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后,农民才真正获得了城市自由就业权,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本文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演变过程的详细分析,认为政策设置必须尊重人民权利、市场规律和人口流动规律,社会政策必须与经济政策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较快地推动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问:中央对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有什么要求? 答: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它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要明确牵头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劳动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农民工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是新兴的社会阶层,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我国对农民工劳动权实现的保护力度不够,他们的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权和社会保障权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利于农民工个人及其子女的全面发展。如何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的实现,在我国当前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立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永志  甘玲 《实事求是》2006,192(5):28-30
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几个方面。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应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调整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尽快把农民进城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和健全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和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目前影响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制度和政策因素主要是:户籍门槛仍然过高;进城农民常常面临就业歧视;农地制度改革不彻底,使进城农民难以割舍与土地的脐带关系;保障体系残缺,未覆盖全部进城农民,进城农民存在后顾之忧。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必须抓住几个关键:一是户籍制度改革要有重大突破: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各种利益与户籍身份剥离,使城乡居民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和公平的发展机会,建立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二是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地制度,改变目前农村土地产权"虚置"的状况,明晰土地产权,从而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搞活农地流转,为农民市民化提供有利的制度条件。三是强化政府的职能,在各项政策的制定上,由过去的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转变,并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四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0.
陈瑞英 《党史博采》2006,(10):29-30
劳动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农民工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是新兴的社会阶层,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我国对农民工劳动权实现的保护力度不够,他们的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权和社会保障权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利于农民工个人及其子女的全面发展.如何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的实现,在我国当前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建华 《探索》2012,(5):138-145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突出以权益保障和民生建设为导向的统筹发展思路,在"确权维权"中夯实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多予放活"中优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如何实现"给钱"和"放权"的良性互动,形成一套确保钱不乱花、权不滥用、综合配套的制度机制,是对领导机关统筹发展能力的新考验。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立足于保障和发展城乡居民的自由和权益,以民生促进民主、以民主保障民生,在确保农民财产权、农民自治权、农民迁徙权方面,进行了若干创新性的制度探索,初步形成了政府与公民共创共享幸福生活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9月8日,省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有保障地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在城镇落户,努力做到与城镇居民同城同权、同工同酬,并同等享受各种福利待遇,让转户农民在城市生活得更加放心、更加安心、更为平等、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颁布,"农民市民化"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从最初的迫切需要解决就业、身份、保障等问题,到如今寻求公共服务和社会权益的均等化。可以说,农民进城脚步的快慢决定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然而,在农民进城的过程中,受体制与政策的影响,伴随出现了"大城市病"、"半城镇化"、"伪市民化"等问题。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农民与农村承包地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社会问题。原先"进城退地"的制度安排要求进城农民退出农村承包地;刚公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主张进城农民继续保留承包地,即"进城不退地"。兼顾农民问题与农业问题不能笼统地主张"进城退地"或者"进城不退地",而是需要分类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4,(19):4-5
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要公布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探索实行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允许地方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能让他们“悬在半空”。  相似文献   

16.
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源效应,激发农民内生的、农村内部的建设动力,是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滞后,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内源效应发挥的瓶颈.因此,应找准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难点,提出相应的破解支点,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民主体地位的回归、进城农民的"乐业安居"、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就业权的实现密切相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融入关系到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就业权具有宪法基本权利的属性,农民就业权的实现是面向国家保障义务的。目前农民就业权的保障面临法律困境,应完善法律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农民就业权的实现,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农民向哪里转移?惟一途径就是让农民进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农民为市民"。然而,农民进城的路有多宽?通过对几位进城农民的调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7,(5)
正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创新,由改革前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再到现在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形成了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三权分置"的政策体系的推进在保障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创新我国农村土  相似文献   

20.
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劳动力的再配置效应是引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城镇化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主体是农民,通过“减少农民”进而“富裕农民”,而非有些地方部门领导简单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建设城市、发展城镇。城镇建设如无统筹谋划,将会让进城农民感受到生活成本过高,加之没有户籍和各种保障,城镇的吸引力也必然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